陳玲玲
湖南省臨湘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湖南臨湘 414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可防治的、通常表現為呼吸急促的慢性疾病,其特征為難逆的呼吸道狹窄及氣流受限。由于空氣污染和吸煙,尤其是可觸發肺部炎癥反應的二手煙或三手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發展成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1]。其患病人數多,病死率高,經濟負擔重,現已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針對穩定期COPD的藥物治療不僅能有效預防COPD,減少急性發作的頻率,還能減輕急性發作的嚴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運動耐力。作為一種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沙美特羅常治療哮喘和COPD,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且持續時間可達12 h。而皮質類固醇激素的吸入治療也常用于減少COPD患者急性發作的頻率和減輕癥狀,延緩或避免COPD患者的疾病惡化。因而,有學者研究發現沙美特羅聯合氟替卡松吸入能更有效改善穩定期 COPD 患者的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本研究通過采用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吸入劑治療穩定期 COPD患者,觀察其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狀況。現將本次治療總結報道如下。
診斷標準按照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本)》實施[2],選擇120例COPD患者,52例女性,68例男性,平均年齡(56.6±12.1)歲。所選患者咯痰、氣喘咳、嗽癥狀較輕,COPD分級Ⅱ~Ⅲ級。隨機分兩組。A組為治療組60例,24例女性,36例男性,平均年齡(55.8±13.1)歲,平均病程(18.1±5.5)年。給予常規治療如止咳、祛痰、抗感染等,加用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復方制劑。B組為對照組60例,女性28例,男性32例,平均病程(19.4±6.2)年,平均年齡(56.8±12.5)歲。給予常規治療如止咳、祛痰、抗感染等,并應用氨荼堿、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兩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所有患者均在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測定肺功能,通過美國森迪斯公司所產SENSORMEDICS-6200型肺功能測定儀檢測肺功能相關指標FEV1、FEV1/ FVC及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
兩組治療前肺功能指標FEV1、FEV1/ FVC及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比較其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治療6個月后治療組及對照組的FEV1、FEV1/ FVC及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聯合使用吸入糖皮質激素與吸入β2受體興奮劑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表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累及肺部及氣管,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逐步減退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逐漸下降等等。由于炎癥在COPD的發病機制中占據核心地位,一直以來抗炎治療受到大家的重點關注。當前醫學界對COPD的治療著重依賴于支氣管擴張劑,后者通過減小氣道阻塞來減輕患者的呼吸困難。此類藥物最為常用者為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它能使氣管持續擴張,從而達到緩解癥狀、減少急性加重發作頻次和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并且有學者通過回顧分析發現,長期吸入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可以減少COPD患者急性期使用吸入藥物的劑量[3]。另外,較多小樣本臨床研究證實,吸入型皮質類固醇激素能降低COPD惡化率[3]。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通氣功能指標變化的比較
有學者認為聯合使用沙美特羅及氟替卡松對COPD患者尤其是肺功能Ⅱ-Ⅲ級的穩定期患者有顯著療效[4]。因為吸入糖皮質激素與β2受體興奮劑,作用位點分別在氣道炎癥和支氣管痙攣等多個不同環節上,兩者聯合應用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吸入糖皮質激素具有良好的局部抗炎效果,而吸入β2受體興奮劑則有著長效支氣管擴張的作用和輕微的抗炎效果,后者能減輕呼吸道平滑肌痙攣,延緩氣道重塑。另外,糖皮質激素還可增強β2受體的表達,而β2受體激動劑則通過對糖皮質激素受體的增敏作用達到增加糖皮質激素的抗炎效果。故兩者聯用具有協同作用[5]。
2007年一項全球多中心的、大規模的、前瞻性的研究(TORCH)結果證實,相比于安慰劑,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可使COPD患者的病死率下降17.5%,同時還能將急性加重發作次數明顯減少,有效改善肺功能,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6]。并且TORCH的后續研究進一步發現,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可使得穩定期COPD患者 FEV1下降幅度每年達16 mL。
經過為期6月的治療,治療組和對照組的120例患者,肺功能指標FEV1、FEV1/ FVC 及 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均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并且聯合使用糖皮質激素及長效β2受體興奮劑吸入的患者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上,聯合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能有效改善穩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與常規治療方法比較效果明確及顯著,不良反應輕微,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1] Blanco-colio LM,Tuno J,Martin-ventura JL,et al.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statins[J].Kidney Int,2008,63:12-23.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本)[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7-13.
[3] Peter Calverley,Romain Pauwels,et al.Combined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The Lancet,2008,361:449–456.
[4] 鄒春芳,谷偉,陳玉寶,等.沙美特羅氟替卡松聯合呼吸操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28(5):417-420.
[5] 姚婉貞,常春.支氣管舒張劑和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223-225.
[6] MARCHAND E.Effect of pharmacotherapy on rate of decline of FEV(1)in the TORCH study[J].Am J Respir Crit CareMed,2009,179(5):426,author reply 42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