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嘉
同事小文為了鍛煉身體,一直堅持騎自行車上下班。近些天來她總感覺嗓子特別癢,就像羽毛掃過一樣,開始時她以為自己是要感冒了,就買來感冒膠囊和咽喉片來服用,并且增加了飲水的量。雖然沒有出現其他的不適,可是嗓子癢的癥狀居然一點也不見好轉,只好來醫院就診。
醫生給小文檢查完,告訴她嗓子癢是鼻咽炎的緣故。由于小文每天都騎車上下班,而上、下班這兩個時間段,汽車尾氣排放量都比較大,空氣污染較其他時間嚴重,加上騎自行車的時候,呼吸比靜息狀態下快,會吸入大量臟空氣,而面對臟空氣,我們的呼吸道十分脆弱。吸入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導致鼻咽部和氣管黏膜的損傷,進而很容易引發細菌感染。大氣污染能引發呼吸系統疾病,那豈不是以后不能騎自行車上下班了,小文心中充滿了疑問。
醫生給她進一步解釋,污染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隨著呼吸進入我們的呼吸道,而我們的呼吸道的防御功能無法將數量過大的這些物質過濾掉,因此PM2.5滯留、附著在鼻咽部和氣管壁上,并與進入人體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產生刺激和腐蝕黏膜的聯合作用,損傷黏膜、纖毛,引起炎癥,并增加氣道阻力,長期持續不斷的作用就會導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氣管炎等疾病的發生。
治療方面,醫生給小文開具了羅紅霉素和華素片。另外醫生告訴小文,中藥在對抗大氣污染造成的呼吸道損傷方面具有良好的療效,比如連花清瘟膠囊。實驗研究證實,該藥可明顯抑制多種炎癥因子的產生,能減輕汽車尾氣引起的呼吸道炎癥損傷,污染嚴重時服用該藥,可改善咽部不適、咳嗽吐痰等癥狀,同時該藥具有調節呼吸道免疫功能作用,可減少呼吸道損傷以后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的機會。
除了藥物治療,醫生提醒小文日常還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空氣質量特別不好時,比如灰霾天氣時,盡量不要騎自行車上下班,避免將更多的有害物質吸入體內,外出坐車時最好帶上口罩,醫用N95口罩最佳,能更好的阻擋PM2.5顆粒和有毒氣體的吸入;第二,外出歸來以后,要換掉外衣,及時洗手、洗臉、漱口,最好用棉簽蘸點自來水或生理鹽水清洗鼻腔,將滯留在體表和鼻腔的顆粒物及時清洗掉,減少對身體的損害;第三,每天要主動飲水6~8杯,午后可用羅漢果泡水代茶飲,羅漢果可清咽利肺、止咳化痰,能幫助人體清除上午吸入的灰塵雜質;第四,多進食一些可以保護我們的呼吸系統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蘋果、柿子、紅心甜薯、玉米、西蘭花、芥藍、胡蘿卜、菠菜、甘藍、韭菜、豌豆苗等;第五,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注意開窗通風,家中或辦公室里可養一些能凈化空氣的植物,比如綠蘿、吊蘭等,值得注意的是,吸煙是造成室內空氣PM2.5增高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室內最好禁止吸煙;第六,要適度進行體育運動,巴西研究人員發現,有氧運動可幫助預防呼吸道炎癥,遏制因暴露在空氣污染環境下出現的促炎效應,比如慢跑、步行、太極拳、中華通絡操等;第七,要保持科學合理的生活規律,避免過于勞累,少熬夜,戒煙限酒;第八,要主動咳嗽,咳嗽可以幫助我們“清掃”進入呼吸道內的顆粒物等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