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成權 鐘 明 熊 惠
(湖北省洪湖市中醫(yī)醫(yī)院,433200)
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及尿酸增高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為急性關節(jié)炎、痛風石沉積、痛風性腎病等。目前臨床上主要以秋水仙堿、溴苯馬龍、別嘌呤醇等藥物治療,副作用較大。我院風濕科依據多年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臨床經驗,研制出新制劑——痛風舒寧片,用于臨床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將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療的100例患者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病例選擇:①符合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ARA)1977年制定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診斷標準,并排除繼發(fā)性痛風[1]。②中醫(yī)辨證分型屬濕熱痹阻型[2]。③無胃炎、腸炎、胃腸潰瘍、胃癌等胃腸疾病。
患者100例來自全國各地,均在風濕科住院,男性99例,女性1例;年齡32~76歲,平均53.24歲;病程5個月~26年,平均4.35年。
痛風舒寧片由我院制劑室提供,由黃柏、山慈菇、土茯苓、蒼術、薏苡仁、澤瀉、萆薢、秦艽、片姜黃等組成,為半浸膏片,每片0.28g,每片含生藥0.7g,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15天為1個療程。
觀察方法:①臨床療效。②主要癥狀積分改善情況[3]。關節(jié)疼痛度積分:休息時關節(jié)疼痛的程度,按4級分類:0級:無痛;1級:輕度痛;2級:中度痛;3級:重度痛,日夜持續(xù)難忍。關節(jié)壓痛積分:按4級計算:0級:無壓痛;1級:按壓或被動活動時訴痛;2級:按壓或被動活動時出現(xiàn)痛苦表情;3級:按壓時退縮或拒按。關節(jié)腫脹積分:按4級計算:0級:無腫脹;1級:輕度腫脹,關節(jié)周圍凹陷輪廓微隆起;2級:中度腫脹,關節(jié)周圍凹陷消失,與骨突平;3級:重度腫脹,腫脹高出骨突。③檢測治療前、后血尿酸(SUA)、血沉(ESR)、C反應蛋白(CRP)等指標變化。
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療效標準[4]。臨床控制:癥狀完全消失,關節(jié)功能恢復正常,主要理化檢查指標基本正常;顯效:主要癥狀消失,關節(jié)功能基本恢復,主要理化檢查指標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癥狀基本消失,主要關節(jié)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標有所改善;無效:與治療前相比,各方面均無改善。
療效評定結果:100例患者中,起效時間最快1天,最慢5天,平均3.28天。關節(jié)疼痛減輕最快,其次為消除腫脹,最后是關節(jié)功能恢復。2個療程結束后,綜合療效評定,臨床控制28例,占28%;顯效34例,占34%;有效35例,占35%;無效3例,占3%。總有效率97%。
治療后觀測6項指標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0.01),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6項指標測定(±s)

表1 治療前、后6項指標測定(±s)
2.48±0.06 1.23±0.04關節(jié)壓痛指數 11.27±0.63 3.58±0.52關節(jié)腫脹指數 12.86±0.61 9.23±0.32血沉(mm/h) 65.29±18.52 32.45±9.47 C反應蛋白(mg/L) 23.62±7.18 6.53±2.48血尿酸(μmol/L)項目 治療前 治療后關節(jié)疼痛指數756±34.22 449±31.39
臨床驗證前的藥效學結果如下:
1.抗炎作用見表2。
表2 對大鼠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模型血清IL-β、TNF-α的作用(±s)

表2 對大鼠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模型血清IL-β、TNF-α的作用(±s)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1
組別 動物數 劑量 IL-1β TNF-α(ng/ml) (fmol/mL)正常對比照10 0.238±0.033 10.796±3.152模型組 10 0.315±0.039* 12.074±4.290低劑量組 10 0.75g/kg 0.329±0.039 11.302±3.420中劑量組 10 1.50g/kg 0.311±0.027 11.251±2.268高劑量組 10 3.00g/kg 0.243±0.035# 10.796±3.152消炎片組 10 6.5mg 0.258±0.039#10.325±3.200
痛風舒寧片高劑量對IL-1β的升高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痛風舒寧片低、中、高劑量TNF-α水平與模型組比較有所降低,但無顯著性差異。
2.鎮(zhèn)痛作用見表3。
表3 對小鼠疼痛的鎮(zhèn)痛作用(熱板法)(±s))

表3 對小鼠疼痛的鎮(zhèn)痛作用(熱板法)(±s))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動物數 痛閾值(S)10 6.60±2.59 6.50±2.46 6.40±2.83低劑量組 10 9.70±4.55 9.50±3.41 9.20±3.33中劑量組 10 9.20±2.39 10.00±5.42 9.50±3.84高劑量組 10 11.40±2.41* 11.20±4.56* 11.00±4.32*阿司匹林片組 10 11.80±3.29* 11.30±4.52* 11.20±3.79*30min 60min 90min正常對照組
痛風舒寧片高劑量組在30min、60min、90min對熱板法致痛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P均<0.05)。
3.降低高尿酸血癥作用見表4。
表4 痛風舒寧片對尿酸致小白鼠高尿酸血癥的影響 (±s))

表4 痛風舒寧片對尿酸致小白鼠高尿酸血癥的影響 (±s))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 P<0.01
組別 劑量 動物數 血清尿酸(g/kg) (n) (μmol/L)正常對照組 - 11 196.91±39.55模型組 - 12 310.50±74.88*低劑量組 1.1 12 262.25±70.45中劑量組 2.2 12 124.00±57.33#高劑量組 4.4 11 56.27±42.24##別嘌醇片組 0.04 10 17.11±30.41##
痛風舒寧片中、高劑量組對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P<0.05)。顯示痛風舒寧片能降低尿酸致高尿酸血癥小白鼠的血清尿酸水平。
痛風性關節(jié)炎與中醫(yī)學之“痛風”相近。最早的中醫(yī)典籍中無“痛風”病名,多將本病歸屬于“痹證”、“白虎歷節(jié)風”。元·朱丹溪《格致余論·痛風論》及其《丹溪手鏡·痛風十三》、《丹溪心法》開始使用“痛風”之名,其后的許多醫(yī)家大都沿襲“痛風”而設專論,如清·林珮琴《類證治裁》、吳昆《醫(yī)方考》都將痛風與痹證分而論之。外感、內生之邪是發(fā)病的主要條件,飲食失節(jié)是本病誘發(fā)和加重的重要因素。若稟賦不足,臟腑功能減退,氣虛陽弱,易于感受風、寒、濕等外邪,或內生寒濕熱瘀濁毒,導致邪凝筋脈關節(jié)而發(fā)本病;飲食不節(jié),嗜食肥甘厚膩,生濕釀痰化熱致瘀,或情志失調,易于影響氣機調暢,使氣血津液運行敷布失常,生產氣郁血瘀痰阻,留滯筋脈關節(jié),亦可致本病。痛風舒寧片中黃柏、山慈菇、土茯苓、蒼術清熱燥濕解毒,為君藥。薏苡仁、澤瀉、木通、萆薢利水消腫滲濕,為臣藥。牡丹皮清熱、涼血消瘀;秦艽、獨活祛風濕;片姜黃破氣行血、溫經止痛,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之功。藥到病可解。
藥效學實驗結果表明,痛風舒寧片能顯著抑制大鼠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模型關節(jié)炎腫,改善病變關節(jié)滑膜炎癥,減少炎癥介質IL-1β的分泌,對大白鼠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對熱刺激和扭體法引起的小鼠疼痛反應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能明顯降低尿酸致小鼠高尿酸血癥的血清尿酸水平,具有明顯的抗高尿酸血癥的作用。因此,痛風舒寧片對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控制均有顯著效果。
治療和預防痛風性關節(jié)炎應著重于平常的健康指導及預防,良好的生活習慣,嚴格的飲食控制,適量的運動,充足的水量攝入,適量的堿性藥物均有助于血尿酸值的下降,從而預防本病的反復發(fā)作。
[1]孟昭亭 .痛風[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7:120-121.
[2]路志正,焦樹德 .實用中醫(yī)風濕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38.
[3]廖承建 .三妙散加味聯(lián)合丙磺舒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81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05,37(7):31-32.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中醫(yī)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5: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