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娟,張義喜,郭春燕,趙凌波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
20世紀80年代,教育部發出“加強對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學”的通知,90年代教育部又在“面向21世紀高等醫學教育改革”中專門設立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于是,各院校紛紛開展各種形式的改革[1~6],以使臨床醫學、護理等專業學生了解預防醫學,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我校護理專業預防醫學課程多年沿用傳統的教學設計。近年來,隨著社會需求的轉變,該課程存在的問題便凸顯出來:教學內容與工作實踐脫節;教學方法以傳統講授為主,照本宣科,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生對課程重視不夠等。為了進一步搞好預防醫學課程建設,在借鑒同行經驗的同時,結合當地社會需求,我校預防醫學教研室從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進行了教學研究與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果。
2012年3—4月,設計調查問卷。首先收集我國高等醫學院校非預防醫學專業專科生所用的預防醫學教材及教學大綱所包括的預防醫學教學內容,認真歸納整理后,確定擬調查內容,并按照章節分為5章45節。然后對每章/節內容給出重要性、適用性、判斷依據和對評價內容的熟悉程度5個評價項目,每個評價項目均采用五級評分法。如重要性:5分非常重要,4分比較重要,3分重要,2分不重要,1分非常不重要。最后根據預防醫學教學內容與評價項目,制定“高職高專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教學內容調查表”。
2012年5—7月,開展問卷調查與專題小組討論。首先對全市范圍內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檢中心等10家單位的業務主管領導、人事部門負責人、護理專家及具有3年以上護理工作經驗的護士,共77人進行了調查。對回收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并歸納整理出“高職高專預防醫學教學內容初步意見”,隨后邀請高職高專院校預防醫學教師,被調查單位的領導,護理專家及護士各3名進行專題討論,論證護理崗位的工作職責與任務,從業者應具備的預防醫學知識和技能,并最終確定預防醫學教學內容(見表1)。

表1 高職高專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教學內容
為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方法,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在講授“緒論”、“預防保健策略與措施”部分時,結合國內外案例,如1854年斯諾調查倫敦霍亂事件,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事件,2003年SARS事件,20世紀50—60年代的反應停事件等,將理論知識與案例有機結合,既增加了課堂信息量,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講授“環境與健康”、“疾病預防與控制”各節內容時,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5~6人/組),提前1周布置相應的專題作業,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網絡資源做好準備,課堂上進行分組匯報與集中討論,教師引導并歸納講授。比如“家庭裝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一節,可以該節的標題為主題,讓各組學生課后制作PPT并作課堂匯報,教師逐一點評并對知識點進行歸納。這樣可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組織“流行病學與統計學”部分知識教學時,可選取學校附近的社區作為開展社區診斷的社會實踐場所。讓學生把調查設計、調查實施、社區診斷及報告撰寫等學習內容放在真實的調查工作中進行,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溝通、協作及解決問題能力。
傳統的理論考核不足以反映學習的整體狀況,因此,需加強課程的過程考核。具體包括3方面:平時成績(10%)、階段任務考核(50%)和期末理論考核(40%)。平時成績包括出勤率、上課表現等;階段任務考核指各專題作業(參與度、語言表達、報告撰寫、PPT制作等)完成情況;期末理論考核針對課程重點知識進行考查。
2012年9—12月,在我校2010級護理專業20個班級中隨機抽出5班和14班作為教學改革試點班,其他班級仍沿用傳統的教學設計。課程結束后對其的調查結果表明,通過課程改革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加了課程信息量,鍛煉了學生溝通、表達、團隊協作能力,但未能兼顧每位學生的成長與提升。
隨著疾病譜改變、人口老齡化、醫療條件改善以及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已經成為現代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醫學教育也必須適應現代醫學的發展需要。在醫學教育中加強預防戰略,培養具有提供綜合性服務能力的人才是目前國內外高等教育普遍關注的問題[6]。就高職高專護理專業而言,只有培養既精通護理又熟悉預防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才能滿足社會需要。預防醫學是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形成預防的觀點、人群與環境的觀點、“大衛生”的觀點,為開展預防保健工作打下基礎。而如何使預防醫學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還需不斷摸索與創新。
[1]郭愛民,魏守剛,路孝琴,等.非預防醫學專業醫學生預防醫學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全科醫學,2004,7(7):459-460.
[2]鮑緹夕.高等衛生職業教育中預防醫學課程改革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21):140-141.
[3]涂明華,沈寧,戴寶珍,等.護理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4):1-2.
[4]趙申武.醫學臨床專業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09,16(1):293-294.
[5]周承藩,朱啟星,楊永堅,等.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15(5):449-450.
[6]甕學清,劉靜,唐玉平,等.非預防醫學專業醫學生預防醫學教學現狀和社會需求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4,7(7):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