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柳光強 尹 情 通訊員 趙 寒
編者按:近年來,隨著公共財政服務和保障能力的不斷提高,各級財政資金不斷向基層、向鄉鎮、向“三農”傾斜,需要鄉鎮監管和落實的資金量越來越大。然而,長期以來,受體制機制制約,鄉鎮財政監督職能弱化,鄉鎮財政資金監督滯后、監督“缺位”等問題非常突出。日益龐大的鄉鎮財政資金與乏力薄弱的基層財政監督力量形成巨大的反差,這也是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解決這一體制難題,山東省臨沂市全國首創縣區財政局分片設立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采取向鄉鎮派駐財政監督員的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這一創新舉措,有效解決了以往鄉鎮財政監管中存在的“老大難問題”。“臨沂經驗”作為創新鄉鎮財政監督機制的一種新思路,供各地學習交流。
2011年底,記者隨同去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采訪時,蒼山縣財政局6個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不久,臨沂市縣區財政局分片設立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工作剛開始啟動。時隔一年,臨沂市除蒼山縣、河東區2個縣區試點外,先后又有10個縣區相繼正式下文批復分片設立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共批準設立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44個,新增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人員編制198人,臨沂市縣區財政局向鄉鎮分片設立財政監督辦事處工作全面推開。
談起開展此項工作的初衷,作為首個派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試點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原蒼山縣縣長、現任臨沂市河東區區委書記王曉軍談了當時的情況。“在縣里,每年審計報告檢查出很多違規案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2011年初,臨沂市財政局黨組決定在全市財政系統開展“財政改革管理提升年”活動,要求深入基層,搞好調查研究,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開創全市財政改革管理的新局面。為此,臨沂市財政局抽調專人圍繞《鄉鎮財政監督工作現狀及對策》課題進行了深入到鄉鎮基層一線的調查研究,形成了《關于向鄉鎮派駐財政監督辦事處的調研報告》和《關于轉變鄉鎮財政職能加強鄉鎮財政監督的意見》,調研成果獲得了山東省財政廳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臨沂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臨沂市財政局根據調研情況,制定印發了《關于創新財政監督機制 推動 “財政改革管理提升年”活動的意見》,以提高監督效能為目標,創新思路辦法,完善體制機制,推動財政監督工作不斷實現新突破。按照“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先行試點、分步實施”的原則,探索建立縣級財政向鄉鎮派駐財政監督員和鄉鎮財政監督聯絡員制度。文件確定了在領導重視程度高、財政監督工作業績突出、人員基礎較好的蒼山縣開展縣財政向鄉鎮派駐財政監督辦事處工作試點。結合縣情,蒼山縣開啟了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創新之路。
然而,創新不是一列直達目標的“特快”。作為一次嘗試性探索,蒼山縣在開展試點工作中同樣面臨著諸多阻力。王曉軍感嘆到:“設立辦事處需要擴充人員,建立辦事機構,新的人員編制和機構設施的落實是一個大問題。此外,個別鄉鎮領導對工作不理解,認為設立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是對鄉鎮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的‘不信任’,不支持試點工作。這些導致試點工作實施起來較為困難。”
當然,也有相當部分非常支持試點工作的鄉鎮領導。蒼山縣蘭陵鎮黨委書記蘇云濤認為,開展派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對加強鄉鎮財政管理非常必要。“一方面,辦事處開展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可以促進鄉鎮財政收支管理規范化運行;另一方面,對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保障群眾權利,維護社會穩定也具有一定作用。此外,這也是一種權力的制衡。通過制度制約,權力制衡,實際上是對鄉鎮干部的一種保護。”蘭陵鎮因而也成為蒼山縣首個設立縣財政局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的鄉鎮。

在蒼山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推動下,2011年6月,該縣蘭陵、卞莊、向城、尚巖、大仲村、磨山等6個中心鄉鎮獲批準成立縣財政局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每個辦事處人員編制6名,配主任、副主任各1職,所需編制和人員從鄉鎮農稅人員中調劑,經費方式為財政撥款。為選拔高素質人才充實監督隊伍,該縣召開了“全縣財政系統選拔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工作人員動員大會”,通過競職演講、民主評議、黨組評議的方式,從縣局中層干部和鄉鎮基層財政管理所所長、副所長中公開選拔6名監督辦事處主任和6名副主任,并擇優選拔錄取了24名駐鄉鎮財政監督員,建立起了一支業務知識過硬、綜合素質強的鄉鎮財政監督隊伍。
與此同時,在蒼山縣財政局的積極協調下,各駐地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紛紛配備了辦公場所。駐蘭陵和尚巖兩個財政監督辦事處,成功入駐新建成的縣檢察院派駐蘭陵、尚巖檢察室,與縣檢察院、縣紀委派駐鄉鎮人員聯合辦公,加大了督查力度,促進了業務銜接。并積極籌措資金,購置了公務用車,配備了電腦、打印機、辦公桌椅、文件柜等設備,確保了財政監督辦事處試點工作順利有效開展。此外,該縣結合工作需要,研究制定了《辦事處監督檢查程序》、《檢查工作規則》、《檢查工作制度》、《檔案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車輛管理制度》等9項制度,進一步明確了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職責。
在將近一年的積極籌備后,2011年12月2日,蒼山縣財政局駐6個中心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正式揭牌成立,標志著臨沂市縣區財政局設立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功。這無疑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其良好的效果為進一步擴大試點和逐步推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我們區共有8個鎮街財政所和1個工業園區財政局,比較大的財政所有4至5名工作人員,小的財政所僅有3名。財政所幾乎都沒有設置專職的財政監督人員,鄉鎮財政監督職能基本上全部由區財政監督部門代行。”河東區財政局局長梅深修介紹了辦事處設立之前該區鎮街財政監督的情況。
借鑒蒼山縣成功經驗,按照“先行試點、分步實施”的原則,2012年上半年,臨沂市又在該市河東區進一步擴大試點。
經過精心籌備,2012年5月,河東區派駐九曲、太平、相公三個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每個辦事處均為副科級事業單位,隸屬區財政局管理,經費方式為財政撥款,每個辦事處人員編制5名,所需編制和人員從區直各部門和各鎮街財政工作人員考選任用。辦事處主要負責轄區內各級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鄉鎮及以下的各種財政性資金的監督檢查,包括對人員和家庭的補助(貼)性資金、支農惠農的項目建設資金、上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下達到鄉鎮的資金以及農村養老、醫療等基金;組織實施對轄區內各級財政收支和縣鄉所屬企事業單位、農村合作組織等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對國有資產收益分配、非稅收入管理使用等情況進行監督;監督其他應當由財政監督的事項。
辦事處成立后,河東區財政局緊接著對招錄的監督員進行了崗前培訓,采取邊檢查邊學習的方式,從6月中旬開始,先后開展了2009年至2011年農業專項資金的檢查、2011年全區會計信息質量檢查、2012年部門預算編制、執行情況的檢查,以及對各鎮街衛生院及社區服務中心2011年公共衛生服務資金的專項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向河東區委、區政府做了全面匯報,引起了該區領導的高度重視,對相關違規違紀問題根據規定進行了處理處罰,在區范圍內進行了通報,起到了震懾和威懾作用。同時,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專項資金檢查中,發現資金管理辦法制定得不夠明確,使鎮街衛生院財務人員造成政策上的理解錯誤,導致部分衛生院資金使用不規范,辦事處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映,引起了高度重視,目前正在著手修改相關辦法。

在蒼山縣、河東區試點工作取得較大成效的基礎上,臨沂市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廣分片設立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的經驗。財政部門聯合組織、編辦、人社等部門,根據部門職責分工,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支持分片設立財政監督辦事處工作開展。聯合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督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督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隊伍建設等情況,為推廣分片設立財政監督辦事處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臨沂市財政局制定印發了 《關于在全市推廣縣區財政局分片設立財政監督辦事處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實施的具體步驟和時間要求。各縣區根據市局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規范財政監督機構,充實監督隊伍,分片設立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臨沂市財政局專門召開了由縣區財政局負責人、監督機構負責人和人事科長參加的全市推廣縣區財政局分片設立財政監督辦事處工作會議,總結經驗,倡樹典型,研究部署在全市推廣縣區財政局分片設立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工作任務。截止8月中旬,全市12個縣區共設立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44個,新增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人員編制198人,縣區財政監督機構及財政監督辦事處人員達到264人,加上市財政監督人員5人,全市財政監督隊伍達到269人。同時,有7個縣區財政監督機構升格為正科級機構,有1個縣財政監督機構高配正科級負責人,全市縣區財政監督機構負責人正科級8人,副科級57人,其中44個財政監督辦事處負責人全部為副科級。
對于臨沂市的探索,財政部曾多次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并專門聽取了該市分片設立財政監督辦事處工作匯報,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012年某天,正在辦公的蒼山縣駐大仲村財政監督辦事處主任許鑫接到電話,該鎮陶毛村村民打電話舉報該村農技站宋某多報糧農補貼。根據舉報線索,大仲村辦事處立即對宋某開展檢查,經檢查證實,宋某2011年通過虛報面積100多畝,套取糧農補貼1.2萬元,占為己有。2012年用同樣的手段,虛報面積上千畝,套取糧農補貼10多萬元,被檢查組及時制止,并追回以前年度的1.2萬元資金,檢查人員及時向相關部門做了溝通匯報,宋某被檢察院刑事拘留,并立案偵查。
自從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設立后,村民參與財政資金監管的熱情高漲,村民對政務公開和財政資金的關注讓許鑫出乎意料。他興奮地告訴記者:“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的設立,不僅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熱情參與,有效調動了社會監督的廣大力量。”各縣區鄉鎮財政人員熱情高漲,形成了關心財政監督、學習監督知識、迎接競聘上崗的濃厚氛圍,為全面推廣分片設立財政監督辦事處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臨沂市財政局局長李民滿懷信心地說:“我們設立財政監督辦事處的目標就是推動建立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打造市、縣、鄉(辦事處)財政監督三位一體,上下聯動,左右聯合,信息共享,高效有序,橫到邊、豎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新格局,確保鄉鎮財政資金安全運行、規范管理、有效使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談到未來工作打算,他似乎早已深思熟慮,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由于辦事處工作人員基本來自基層和縣區直部門,對于財政監督業務多是‘門外漢’。我們將分期分批、有計劃地組織人員培訓,提高財政監督干部執業能力和工作水平。此外,還要進一步對我市現有的財政監督辦法、考核制度進行梳理,不斷充實和完善,以適應財政監督的新形勢、新要求,推動財政管理上水平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