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浙江杭州 310018 2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簡稱行業“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了行業新業務拓展戰略的目標:傳統審計鑒證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新型審計鑒證業務快速增長,審計業務收入年增長保持在10%以上;非審計業務收入大幅增長,年均增長保持在25%左右;到2015年,實現全行業業務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達到750億元,其中非審計業務收入達到314億元,占行業業務收入的42%。
伴隨著浙江省經濟的快速發展,浙江省內會計師事務所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據浙江省會計行業管理網相關信息公布得知:截止至2013年初,浙江省會計師事務所共有366家,注冊會計師從業人員4 609人。本文從提升浙江省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競爭能力、培育有序市場、規范行業管理、建設注冊會計師人才隊伍形成等方面提出建議,以期為促進浙江省注會行業良性發展提供參考。
(一)政治法律環境。浙江省地處我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并共同構成長三角經濟圈。據2012年全國35個主要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排行: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居于前四,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分列第五、第十,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作為影響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注會行業也受到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浙江省注協制定發布了《浙江省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對浙江省注會行業未來5年的發展作出科學安排,提高行業發展的針對性和目標性,明確行業發展的著力點。浙江省注協還定期對執業資格人員進行資格審核,以確保執業注冊會計師能夠按照職業道德和執業準則要求規范自身行為。
(二)經濟環境。2008-2011年間,浙江省注會行業收入達到相當程度的高速增長,行業的社會影響力日益擴大。對表1浙江省注會行業收入和浙江省GDP進行對比可見,全省的注會行業基本實現了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共成長。

表1
(三)社會環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信息不對稱隨即產生,從而導致所有者和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的財務信息結果不確定,這越來越需要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注冊會計師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對企業經營成果進行評價,會計師事務所的角色也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肯定。
(四)技術環境。《關于支持會計師事務所進一步做強做大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指出要鼓勵會計師事務所加快信息化建設。浙江省注協統一協調和指導開發會計師事務所業務管理和內部管理系統,支持會計師事務所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建立了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加強信息化人才培養。
(一)注會行業優勢分析。
1.行業收入有所提升,實力明顯增強。2011年度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總收入近435億元,較2010年增長了21.4%,其中審計業務增長18.2%,涉稅業務增長33.5%,咨詢業務增長21.1%,其他業務增長42.4%。在全國整體增長的勢頭下,浙江省會計師事務所2011年度實現總收入33.73億元,比2010年度增加了9.38億元,增長幅度達到38.52%。
2.嚴格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批,帶動整體發展。2009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9]56號)。文件指出,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要突出服務特色,不斷挖掘市場需求,深化專項領域服務,成為面向小規模企事業單位和廣大農村提供優質服務的主體力量。2011年,浙江省財政部進一步加強對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依法從嚴審批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有效控制了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特別是有限責任制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數量增長。據公布的數據來看,浙江省2012年共增加小型會計師事務所4家,較2011年新增的7家會計師事務所而言,不僅數量下降42.85%,而且在規模上基本都有所擴大。
3.審計業務范圍有所加大。浙江省注協按照新業務領域拓展要求,將農村合作銀行年報審計、企業績效評價、反傾銷調查服務、司法鑒定等項目作為重點推動項目納入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范圍。以浙江省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為例,目前其業務范圍除了傳統的財務報表審計外,逐漸增加了股份制改組與上市服務、房地產估價服務、保險公估服務、稅務服務、工程投資咨詢和基建審計服務、培訓服務、司法會計鑒定服務等各項業務,逐步實現大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的目標要求。
4.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漆江娜(2004)等的研究認為,“四大”在我國審計市場的審計收費顯著高于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低價的收費可以為本土會計師事務所贏得一部分客戶。低價是浙江省內會計師事務所與區外會計師事務所甚至“四大”相比最主要的優勢所在。
5.具有相對忠實的客戶群。實踐調查發現,浙江省內的大多數公司還是傾向于選擇本省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工作。一方面浙江省內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的了解一般會多于省外的會計師事務所,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約相應的審計費用。因此多年來,考慮到較高的轉換成本以及過高的審計費用問題,許多會計師事務所都擁有一批省內的忠實客戶。
(二)注會行業劣勢分析。
1.傳統審計業務收入仍占主導地位。近年來浙江省內會計師事務所抓住新業務拓展戰略實施的有利契機,結合本地實際和本所市場定位、服務品種和發展方向,積極拓展新業務種類和范圍,行業審計與非審計業務結構、服務區域布局結構、行業產業化布局結構得到明顯優化。但是,傳統的審計業務收入仍然占據主導地位。2011年度浙江省注會行業實現總收入33.73億元,其中:注冊會計師法定業務收入為21.98億元,占總收入比重為65.14%,非法定業務收入為11.76億元,占總收入比重為34.86%。
2.會計師事務所規模還相對較小。從截止至2012年末的366家浙江省內會計師事務所數量分布來看,擁有注冊會計師500人以上規模的僅有天健會計師事務所1家,100-500人規模的有2家,50-100人規模的有7家,10-50人規模的有121家,3-9人規模的有195家,2人以下規模的有40家。
3.浙江省內各會計師事務所發展不均衡,差距比較明顯。浙江省注會行業不斷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對行業提出的新要求,大力推動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做精做專,但與此同時,仍然可以看到浙江省內各個會計師事務所規模一般不大,各會計師事務所發展不均衡,差距比較明顯。見表2。

表2 浙江省2012年前十名會計師事務所概況(按執業人數排名)
4.會計師事務所業務多集中于浙江省內。根據浙江省內設立分所的8家會計師事務所分布區域分析,除了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外,其余會計師事務所分部大多設立在浙江省內,故其審計業務也多集中于浙江省內,對于沒有設立分部的會計師事務所而言,其經營范圍則更加局限。可見浙江省注會行業建設的任務仍然很重,做大做強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新業務領域拓展也剛剛起步,行業信息化建設亟待加強。
(三)注會行業機會分析。據相關數據發現,浙江省的GDP呈現逐步上升的態勢,這對于作為市場經濟組成部分的注會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大機遇。同時,行業“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拓展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范圍,重點推動建立新業務會計示范基地,以及全力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鼓勵會計師事務所“走出去”、強強聯合和多元化、信息化等戰略都為浙江省注會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注會行業威脅分析。
1.現有和潛在會計師事務所的沖擊。由于“四大”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遠較本土會計師事務所高,并且限于國外法律的限制,諸多海外上市的大型跨國公司選擇“四大”而非本土會計師事務所。一般認為,由“四大”出具的審計報告比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更具有說服性。因此,許多企業為了創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也不惜花費高額的審計費用來聘用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這會擠占浙江省內大多的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眾多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之間也會通過降低收費標準來競爭客戶,不利于浙江省內會計師事務所的健康發展。
2.相關行業的威脅。新業務拓展戰略的實施逐漸擴大了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范圍,使得會計師事務所的非審計業務比例逐漸上升,但是對于浙江省目前的會計師事務所實施情況而言,其審計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并沒有形成足夠的優勢,非審計業務與其他相關行業在專業度和知名度上的差距還很明顯。因此,雖然在傳統的審計業務方面并沒有什么替代威脅,但在稅務鑒證、商定目的審計、資產估值等領域,律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均可構成威脅。
通過上述PEST分析和SWOT分析,本文對上述3種不同類型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策略分析,制定適合不同規模會計師事務所實際情況的發展戰略。
(一)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走出去”。注會行業作為新型社會組織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走向全球化是其未來發展趨勢。《關于支持會計師事務所進一步做強做大的若干政策措施》已明確提出要鼓勵有條件的綜合排名靠前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據自身國際化發展戰略,采取在境外設立統一經營、自主品牌的分支機構,或者加入國際知名會計公司網絡。浙江省注會行業多年來通過落實貫徹中注協和浙江省注協相關政策,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和職業道德水平逐步提升,行業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日趨增強。目前已形成以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為帶頭的幾個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基本實現浙江省內注會行業與全省收入同步增長。與此同時,這幾家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逐步擴展自己的業務范圍,擴大分所的執業地域,甚至得到國內其他省份的認可,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更是獲準從事H股企業審計業務,并成功由本土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轉制為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目前浙江省的幾個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已經占據相當的市場份額,同時其業務也遍及全國各地,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在各項方針政策的推動下,應牢牢抓住經濟高速增長的翅膀,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探索會計服務市場開放路徑,開展國際業務,拓展國際市場,最終融入世界。
(二)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強強聯合”。從浙江省中型會計師事務所目前所處的環境來看:一方面,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具有一定的規模與優勢,但是與浙江省內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又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本土的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又有相當的客戶資源,相對于較不發達省份又具有一定的經濟優勢。2011年浙江省推出了多項扶持政策,對做大做強并取得顯著成果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資金扶持或稅收優惠,并積極推動行業領域擴展,創造良好的執業環境。多年實踐證明,單靠原始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單打獨拼達到做強做大的目的是不大可能的,國際上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也多由合并聯合得以壯大。因此,浙江省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完全可以借鑒國際“四大”和本省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如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模式,結合自身發展戰略合并擴大規模,努力實現人事、財務、業務、技術標準和信息管理五方面的統一,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合并質量和內部治理機制建設的核查與指導,同時積極承接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年報審計業務,尤其是大型銀行、保險公司年報審計業務。依托合并取得的人才優勢,開展多元化的專業服務,探索多元化的經營模式。
(三)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從嚴審批,提升質量。通過SWOT矩陣分析,浙江省內的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同樣適用“ST”策略組合,存在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較低的執業成本、相對穩定的客戶關系等優勢和外部會計師事務所不斷進入、客戶多集中于中小企業和傳統業務、專業勝任能力和競爭力差的威脅。因此浙江省內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應努力提升業務水平,結合自身資源優勢、重點培養和挖掘自己的客戶群體,在熟悉的本土市場上提供專業化服務,同時發揮比較優勢,尋求機會不斷擴大實力。2011年,浙江省財政部門進一步研究制定了注會行業監管政策,加強日常監督,依法從嚴審批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已獲得初步成效。會計師事務所應在政府相關具體政策的約束下,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各監管部門也應互通信息、共享經驗、相互協調,共同促進浙江省內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