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殿卿
葉飛與“蛇口模式”
■ 吳殿卿
30多年前廣東蛇口工業區的崛起,打破了新中國改革開放的堅冰,為繼之而起的沿海經濟特區,乃至全國新時期的經濟建設樹立了樣板和旗幟。 “蛇口模式”作為新中國改革開放的標志載入史冊。時任交通部部長的開國上將葉飛,是這一歷史工程的奠基者。當年,他是怎樣靈感突至、冒著莫大的政治風險作出這一決策的?在改革開放碩果累累,經濟開放已由沿海而內陸、由東部而西部的今天,回憶這段歷史是頗有教益的。
1977年5月9日至29日,交通部部長任上的葉飛,率團出訪了瑞典、芬蘭、丹麥、挪威等北歐四國。
這是葉飛到交通部兩年多來第一次率團出訪。此次出訪,原本具有很大禮儀性、政治性:一是應瑞典交通大臣和芬蘭工商部部長邀請對他們訪華的回訪,丹麥、挪威屬于順訪;二是這些國家有意借此了解粉碎“四人幫”后中國的政治形勢是否穩定,外交政策有何變化。但急于改變中國交通落后面貌、毫不隱諱自己奉行“拿來主義”的葉飛,卻使出訪帶上鮮明的專業考察的性質。代表團成員7人,除葉飛、交通部外事局副局長袁庚、外交部一名兼翻譯的工作人員外,其余均系交通運輸工程方面的專家。對此,葉飛有自己的見解:專心致力于經濟、技術考察,本身就是對國內形勢是否穩定的有力回答。
瑞典、芬蘭等國,普遍海運發達,技術設備比較先進,且此前均同中國簽訂了政府間的海運協定。葉飛率團到訪,各國政府都很重視,不僅接待友好、周到,參觀考察的內容也安排得非常豐富,幾乎有求必應。前后半個多月的時間里,葉飛與代表團成員一起參觀了斯德哥爾摩、哥德堡、赫爾辛基、奧斯陸和哥本哈根等港口,考察了滾裝船、純集裝箱船、多用途破冰船等各種功能的船舶,對大小不等的多家造船廠、與交通運輸有關的研究機構,從技術到管理進行了多側面的考察了解。參觀考察后,這些國家現代化的交通設備、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給葉飛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特別是他們重技術、重人才、重科研的管理理念,強烈的國際市場意識、競爭意識,以及通過港口保稅區、工業區擴大生產經營的做法,對葉飛的思想觸動很大。
若干年后,葉飛還多次與人講起:出訪北歐四國的那些日子里,我腦海中經常思考一個問題,我國封建社會過于漫長,在帝國主義列強侵凌下,社會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但是大陸解放快30年了,為什么社會經濟發展仍然不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仍然遲緩?為什么資本主義社會能做到的事,社會主義卻做不到?……如果我們還是(按)老辦法(走)下去,二三十年能實現現代化嗎?葉飛還不時與同行的袁庚等人議論、探討:哪些東西可以“拿”回來為我所用?中國交通發展怎樣才能快些、更快些?
晚年葉飛在回憶錄中,記述了當時的思想:“我到交通部兩年多,在國內看的港口還沒有這次在北歐看的多。我原來看我國的碼頭機械一排排的,覺得很先進。這次出去一看,才知道人家才是先進,我們已經落后了。……真是百聞不如一見?!薄澳菚r,真稱得上浮想聯翩。我與袁庚議論利用香港的設想:那里有交通部所屬的香港招商局,根據中央對港澳‘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是可以充分利用招商局的有利條件的?!?/p>
此次出訪回國后,葉飛將利用香港招商局的問題,列入了交通部重要的議事日程。
交通部香港招商局,是駐在香港的一個百年老企業。新中國成立前,原是國民黨政府的產業。新中國成立后,招商局在內地的資產、員工被全部接管;1949年秋,招商局在香港的員工宣布起義,翌年初,政務院派員接管。當時,除將所屬的13艘舊船開回內地使用外,在香港保留職工20多人以及部分房舍、倉庫等資產,沿用招商局原名繼續對外營業。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營發展不大,主要依靠國家財政補貼。1971年后,周恩來抓了一下,讓其承擔對外買船任務后,逐漸有了較大發展。1975年葉飛任交通部長后,在大批量購買遠洋運輸船的過程中,招商局再次發揮重要作用,借此其經濟實力有了進一步發展。
訪問北歐四國及此后不久交通部又組團出訪聯邦德國考察萊茵河,所見所聞深深震動、刺激了交通部上下。1978年5月,葉飛主持召開由各省市交通部門領導參加的座談會,討論制定了新中國第一個交通現代化規劃。1978年6月27日下午,葉飛和副部長周惠、郭建出席國務院會議,向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國務院副總理王震、陳慕華、方毅、谷牧、康世恩等,匯報了交通部座談會情況和交通現代化規劃。在這次匯報中,葉飛第一次向中央領導正式提出了關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的問題。
葉飛說:“我們感到,現在國家對設在香港的招商局利用得很不夠。交通部計劃今后要通過招商局,充分利用香港的資金、技術,來為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利用招商局的有利條件,在香港籌建一個航運公司,實行單獨經營、單獨核算,目的是為國家賺取外匯。除了經營海上運輸外,還可以在香港建設修船廠、浮船塢、鋼絲繩廠、尼龍纜廠和配件廠,發揮香港這個陣地在資金、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優勢,既為國家海運服務,又把生意做到境外去,為國家賺外匯,搞擴大再生產,同時積累、總結管理經驗。這是件一舉多得的事情?!?/p>
李先念非常贊同葉飛的發言,當即表態說:“對香港,我的意思是放手利用?,F在蘇聯都在香港建廠,我們為什么不搞?我的意見,不光是交通部這幾個廠可以搞,還可以搞它幾十個廠。香港是我們的嘛!搞100個廠也不算多。毛主席以前講過,我們對香港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F在‘長期打算’是長期打算了,就是沒有‘充分利用’。交通部開這個頭是好的?!?/p>
會后,交通部黨組決定派袁庚去香港,對招商局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考察。行前,葉飛向袁庚交代:“要認真考察一下,看這個機構能否有用,能用到什么程度?!?/p>
1978年8月初,袁庚從香港回到北京。8月10日,他將對招商局的調查情況向交通部黨組作了匯報。他說,經過近些年的發展,香港招商局現有干部、職工和船員6000余人,下屬機構包括兩個遠洋運輸公司,香港友聯修造船廠,新加坡船務代理公司,海通物料公司,遠東驗船公司等。這些單位都已摸索出了一些發展業務的經驗,諸如怎樣與當地和國外廠商建立業務聯系,怎樣掌握國際航運業動向,怎樣將航運與多種經營相結合等,均具有一定競爭力??傊愀壅猩叹趾苡邪l展前途。
交通部黨組聽完匯報后一致認為,既然基礎不錯,就要放手利用。要抓緊時間,凡能干的都盡快干起來,并當場作出決定,立即組織力量起草給中央的文件,即《關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問題的請示》。
8月30日,交通部黨組再次召開會議,專門研究香港招商局的利用問題。這次會議,原則上通過了《關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問題的請示》 (以下簡稱《請示》) 討論稿,同時作出決定:由交通部第一副部長曾生兼任香港招商局董事長;交通部外事局副局長袁庚任常務副董事長,駐香港主持日常工作。

這一人事安排,葉飛是經過慎重考慮確定的。曾生、袁庚兩人不僅政治堅定、思想開放,有強烈的革命責任感、事業心,且都是廣東人。戰爭年代,曾生擔任過香港海員工會書記、新四軍東江縱隊司令員,毗連香港的廣東省寶安縣當年是東江縱隊的基本活動地區。袁庚在抗日戰爭時期曾擔任過東江縱隊的聯絡處長,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兩廣縱隊的作戰科長、炮兵團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轉業到中央機關工作。“文革”期間,“四人幫”迫害原東江縱隊的干部,袁庚受牽連被關押多年,落實政策后調交通部任外事局副局長。葉飛后來說:“當時派到香港去工作,至少要具備三個條件:熟悉香港;會講廣東話;懂得市場,會做生意?!彼裕?、袁兩人都是最佳人選。
在這次會上,葉飛講了一段在當時聽來很“出格”,也曾經頗受非議的話。他說:“駐香港的干部,要懂得做買賣、懂得廣東話、懂得資本主義經營方式的人,否則是要吃虧的。既然派袁庚去,就要授予袁庚在香港工作的權力。有些事情,他有權就地處理,不要事事請示。不能馭將于千里之外,馭將必敗。在香港早晚市價都有變化,什么事情都要請示,那還行?!我們在香港的攤子很大,行政上都歸招商局,袁庚同志總負責,就是大老板,在香港就能拍板。只有涉及重大方針政策的問題,要請示部里。其他業務工作,不要事事請示。經營方面,凡能賺錢的都辦,要跳出交通部業務的范圍。考慮問題不能光從交通部的角度,要從國家的角度出發。體制完全改變,單立戶頭,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就是和國內斷線,不上繳財政,利滾利,滾雪球,這樣才能越滾越大。這樣做,實際上是利用香港為國家賺外匯,只是不通過財政部,而是由交通部自己上繳。”
此后不久,社會上傳說袁庚去香港前葉飛曾交代:到香港后,“除掉妓院、賭場不能干,什么賺錢都可辦”。為核實這句話,筆者查對了交通部當年的會議記錄,如上的原話是沒有的,記錄上除前邊引的一段外,另有幾句是:“你去以后可以看,什么賺錢都可以干,如蓋旅館辦餐廳賺錢,你可以搞。只要看準了就可以干。授你權,就是這個方針?!碑斎唬瑸楹唵?、扼要,說成“除掉妓院、賭場不能干,什么賺錢都可辦”,意思上也不為錯。
10月9日,葉飛簽發了交通部黨組上報黨中央、國務院的《請示》件。
從內容上看,《請示》較一般同類文件的文字稍顯長了些,主要是多了點這類文稿很少有的談認識的內容。如《請示》開頭部分寫道:“由于‘四人幫’的干擾、破壞,我們的思想又沒有徹底解放,以致至今還沒有放手大干,喪失時機,教訓甚多。特別值得深思的是,盡管香港的資源、勞力都很缺乏,但近十年來竟新開了三萬多個工廠,產值增長了十幾倍。速度之快,在資本主義世界也很突出。我們的條件比人家優越,完全可以利用招商局這個現成基礎,多辦一些事情,更多地為國家增加外匯收入,積累建設資金,引進新技術、新設備,為加速(實現)四個現代化服務?!?/p>
關于招商局的經營,《請示》提出了一個24字的方針:“立足港澳,背靠國內,面向海外,多種經營,買賣結合,工商結合?!?/p>
關于發展規劃,《請示》提出:“進一步發展一批中小型現代化交通工業和其他工業企業;接受來料加工,裝配業務;就地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和裝配線,聘請專家、技師,為國內培訓技術和管理人員;興辦現代化建筑公司,承包港澳、國內基礎工程與建港任務;抓住船價大跌時機,增添一批新船或半新船,開辟班輪航線,承辦旅游聯運,開展對外攬載業務;收購超齡輪船,發展拆船業,把廢鋼重煉重軋為各種鋼材;增設浮船塢修造國內外船只;興建集裝箱碼頭,積累經驗;購進或賣出與航運有關的房地產、倉儲等?!?/p>
關于資金,《請示》提出:“經營這些企業的資金來源,我們本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向國家要投資。主要是就地籌集資金,依靠擴大發展業務,采取滾雪球的辦法,或向銀行貸款(包括向外資銀行抵押貸款),也可試行發股票和有價證券,多方設法吸引港澳與海外游資;并建議允許香港招商局的中轉代理、倉儲、駁運等業務每年約兩千萬港幣的凈收入,從一九七九年起留用五年,不上繳財政,用以擴大業務?!?/p>
為提高辦事效率,《請示》建議:“鑒于港澳的資本主義競爭激烈,情況瞬息多變,一定要改革上層建筑,簡化審批手續。應該確定(香港招商局)就地獨立處理問題的機動權。建議授權港澳工委可以一次批準招商局動用當地五百萬美元的權限,從事業務活動;可以批準從港澳派去海外進行業務活動的人員,不必再報經國內審批。”
這些意見和建議,在今天看來也許不算什么,但在“文革”剛結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實在可以算得上斗膽陳言、石破天驚。
10月12日,李先念就欣然簽批了。他在《請示》報告上字斟句酌地說:“擬同意這個報告。只要加強領導,抓緊內部整頓,根據華主席‘思想再解放一點,膽子再大一點,辦法再多一點,步子再快一點’的指示,手腳可放開些,眼光可放遠些,可能比報告所說的要大有可為?!?/p>
此后幾天里,葉劍英、鄧小平、汪東興、王震等也很快圈閱批復。10月20日,《請示》稿批件退回到葉飛的辦公桌上。
就在李先念簽批交通部《請示》的同一天,即1978年10月12日,葉飛在上海錦江飯店交通部整頓上海港工作隊的辦公地點,主持召開黨組會議,再次討論了對香港招商局的利用問題。參加會議的除彭德清、陶琦、王西萍、程望副部長等黨組成員外,在香港主持招商局日常工作的袁庚、買船小組負責人江波及上海部屬單位的幾位領導,均列席會議。
始終保持著軍人作風的葉飛,是典型的急性子。此時,他或許還不知道報送中央的《請示》李先念已經簽批,但他堅信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會支持交通部的意見,所以沒等文件批復即先行研究如何落實了。這次會議,本著葉飛提出的“用足用夠香港對外窗口、技術先進優勢”的精神,議定了落實《請示》的三條具體意見:一、招商局總部可以設在香港,但工作要打出去,日本、舊金山、西歐都可以設分公司;二、考慮到操作方便,不適于用招商局名義的企業,可以用灰色公司的名義,在歐洲共同體、日本分別設分公司;三、立即開辦兩個拆船公司,香港一個,內地也要搞一個。
對此,袁庚提出:“前幾年招商局曾想搞拆船公司,因為香港地皮太貴,沒有搞成。我看在靠近香港的廣東大鵬灣可以搞一個?!贝蠹乙恢沦澇伤倪@一想法。接下來,當袁庚提出“這樣逐項落實起來,工作過程中要突破一些國家原來規定的舊的框框”時,葉飛接過話來說:“這個問題看來要到國務院去提,不提不行。不突破這一步,就寸步難行。以買船為例,過去規定舊船由我們買,新船由外貿部買,現在還不是突破了!形勢變了非變不可。這個問題,要在適當時提出來。你們不要在下面扯皮,由我們來解決。要改革上層建筑。是不是事事都要經過批準才辦?這叫奉公守法。但有時候、有些事這樣做不行,要沖破一些框框。怎么沖破?要有點膽量,但不能亂來,看準了就辦,否則怎么創造?當然這不能亂來,否則就要天下大亂。講這個主要是為了解放思想,不要受這個束縛。即使出一點毛病,我們替你們承擔,你們放心好了?!?/p>
會議結束后,葉飛又與袁庚個別磋商了建拆船廠的問題。葉飛對袁庚說:“你回廣州后抓緊與廣東省領導同志商談在大鵬灣建拆船廠的事,要考慮搞大一點。由招商局在香港和廣東省邊界地區劃一塊地方建一片工業區,地皮和勞動力用廣東省的,資本、技術和設備用香港的,企業收益兩方分享,利益均沾。他們應該會支持?!弊詈?,葉飛叮囑袁庚:我下月到西歐幾個國家出訪。定了的事你們先抓緊干,搞起來。
11月17日,葉飛和國家經委副主任郭洪濤率團從北京出發,前往西歐的荷蘭、比利時、聯邦德國三國考察訪問。12月初,葉飛一行在聯邦德國考察萊茵河時接到了香港招商局電報:代表團結束訪問返京時,請葉部長、郭副主任在香港短暫停留,聽取招商局及在港單位的工作匯報。
12月14日,葉飛、郭洪濤一行結束在西歐的訪問到達香港。稍事休息、參觀,葉飛于16日下午和晚上,與郭洪濤一起連續聽取了袁庚、招商局總經理金石等幾位負責人的工作匯報。
袁庚于9月初正式到香港擔任招商局常務副董事長。到香港上任,袁庚一個人也沒有帶,招商局原來的干部未作變動。他傳達了部里利用招商局的決定后,干部職工都很受鼓舞,很快便明確分工,分頭干了起來。短短3個多月的時間,有關買船、遠洋運營、修船、船舶代理、倉庫、碼頭等工作,都有相應的發展和加強。友聯廠正準備擴建,計劃開辦的新企業,如集裝箱制造廠、無線電導航儀器廠(與日商合作)、玻璃纖維廠(與英商合作)、船舶物料五金公司,以及氧氣廠、新加坡修船廠、建筑公司等,均已啟動籌備。
關于建拆船公司的問題,金石作了說明:初步估算了一下,拆船廠占地面積很大,在香港買地皮太貴。準備與廣東省、日商一并協商一下,到廣東大鵬灣一帶興建。我們辦,引進日本的技術。投資比例,招商局占四成,廣東省和日商各占三成。
袁庚具體匯報了與廣東省領導協商在大鵬灣建工業區的情況。袁庚說,我在11月22日已與廣東省革委會副主任劉田夫就建工業區一事進行過交談,廣東省革委會副秘書長陸熒也參加了。我向他們介紹了中央領導對《請示》件的批復,介紹了部黨組、招商局籌建工業區的指導思想:考慮到香港地皮太貴,勞動力也貴,把原擬建在香港的大部分企業移到港粵邊界的廣東一邊。這樣既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又可通過香港引進國際市場的資金、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為產品銷售提供多方面的便利。同時還可以為廣東省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企業好了,廣東作為投資(地皮和其他生產條件)方,也可獲得相當的利益。劉田夫當即表示贊成和支持,并表示,工業區用地可以在大鵬灣一帶選擇,建成后的管理也可以參考香港的一些做法。雙方約定,這一問題等葉部長出國訪問歸來經香港到廣州時,再進一步商定。
聽了袁庚等人的匯報,葉飛非常滿意。他表示:“同意你們這么辦,是符合中央精神的。在寶安縣沿海地區選擇一個適當的地方劃作工業區,興辦有關工業企業,立即就辦。我這次就去廣州和省委領導談,抓緊定下來,然后由交通部和省委根據商談意見聯合向中央寫個報告?!?/p>
郭洪濤此前對交通部利用招商局的規劃知之不多,聽了袁庚他們匯報后深受鼓舞,說:“你們的設想和規劃很好,按中央的指示辦吧!廣東省委同意后向中央寫個報告。你們可以把這里作為交通部的技術后方,內地搞不了的在這里搞,內地培訓不了的到這里培訓,作為交通部的基地。”
12月18日,葉飛與郭洪濤、招商局總經理金石、張振聲一起抵達廣州。此前,交通部副部長曾生已先期到達。當天,他們一起與廣東省革委會副主任劉田夫、王全國在省委招待所磋商了籌建工業區的問題。
首先由金石匯報招商局籌建工業區的構想,以及需廣東省革委會解決的主要問題:一、廠房用地;二、原材料進口及產品出口免稅放行;三、非技術人員請省革委會安排。
劉田夫態度十分積極,當即表示:“除第二點省革委會無權允諾外,一、三兩個問題都好解決。具體辦法,由陸熒副秘書長和曾定若同志與招商局的同志們商談。”
關于工業區地址選擇,招商局提出到沙頭角、蛇口、大鵬灣三個公社進行實地考察,然后根據三地的地理、經濟及水、電供應等情況再作決定。
王全國表示:招商局搞工業區,要有配套設施,包括水、電、碼頭、道路和相應的福利、文化、醫療設施。你們應先去考察一下再定。
金石提出:員工的工資最好是根據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實行計件工資。工資額以不高于每人每月平均200元人民幣(含工人福利金及生產獎金)。由招商局以外匯付給廣東省,換取人民幣付給工人。那年月,月工資200元是只有老資格“縣太爺”才能拿到的數。劉田夫、王全國不約而同地說:“可以?!?/p>
雙方都有準備,談得很順利。葉飛見主要問題都談到了,均無異議,遂對金石他們說:既然如此,那下一步就是你們和廣東省革委會的同志根據商談的情況,聯合向中央寫個報告。
對于工業區的地址選擇,招商局高度重視。金石、張振聲等進行了認真的實地考察,經綜合考慮、比較,最后選定在蛇口公社。12月24日,大家一起向劉田夫匯報:“認為工業區建在蛇口比較有利。”劉田夫表示同意,并當即向在場的廣東省革委會、寶安縣的同志說:“招商局是駐在香港的交通部的機構,不是資本家的產業。對充分利用招商局,國務院已批準,是有紅頭文件的。應該放手讓招商局干,先干起來再說,然后總結經驗,進一步發展。招商局干起來了,對地方也是一個很好的促進?!?/p>
1979年1月上旬,招商局和廣東省革委會的有關同志共同起草了《關于我駐香港招商局在廣東寶安建立工業區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起草好后,經在廣州的曾生審閱修改,劉田夫、王全國等廣東省革委會領導審閱簽批后,招商局于1月10日派專人送往北京,由葉飛簽發呈報黨中央、國務院。
1978年12月底,作為新中國改革開放標志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會議公報明確,要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這使葉飛更堅定了創建蛇口工業區的信心。
1979年1月26日,他簽發了交通部與廣東省共同呈報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報告》。同時,他向李先念建議:在廣州主持這項工作的袁庚同志現在北京,若需了解具體情況,可由他當面匯報。
1月31日上午,李先念與國務院副總理谷牧召見袁庚及交通部副部長彭德清,聽取了袁庚關于建蛇口工業區的匯報。袁庚熟悉情況又作了準備,匯報得很系統。從招商局的歷史到目前的情況,從香港經濟建設上的優勢到創建蛇口工業區的指導思想,以及工業區的發展前景等,都作了介紹和說明。李先念、谷牧聽得非常認真,不時插話提出問題,或對袁庚的匯報給予評論、肯定。當匯報到要求在蛇口劃出一塊地作為招商局的工業用地時,袁庚隨手呈上一張地圖。李先念用鉛筆在地圖上畫了一下,說:“給你一塊地可以,就給這個半島(指南頭以南的半島)吧!你要賺外匯,要向國家繳稅——廣東拿了30%,其實就是繳稅?!?/p>
袁庚匯報完,李先念、谷牧都很滿意。李先念拍著手里的《報告》問谷牧:“招商局他們這個報告,你看怎樣批好?”
袁庚趁機提出:“《報告》中關于免稅進出口的問題,是根據國務院頒發的《開展對外加工裝配業務試行辦法》第四條提出的?,F在只要中央點個頭,在《報告》上面簽個字,這塊地皮的價值就大大提高了。”李先念遂說:“好,我批!”一邊說著,一邊在《報告》上批道:“擬同意。請谷牧同志召集有關同志議一下,就照此辦理。先念,1979.1.31?!?/p>
2月1日,葉飛與彭德清、袁庚一起召集交通部有關部門領導,具體研究了《報告》落實問題。在具體分析了各部門在蛇口工業區建設中承擔的職責后,葉飛強調:這是當前全部的工作重點、中心,要把最強的力量拿上去,以最快的速度搞起來。
2月2日,谷牧遵照李先念的指示召集國務院有關人員開會,研究招商局建設蛇口工業區的問題。他向與會人員傳達了李先念的批示精神,要求各部門、各單位都要盡可能給予配合和支持。
2月11日,交通部統一組織的一個35人的工作隊,包括1名總工程師和各方面專家、技術人員34人,登上南下的列車。他們的任務是到廣東省寶安縣蛇口公社進行實地考察,擬訂工業區的總體規劃和“五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航、通車、通信,平整土地)工程方案。
2月28日,招商局與廣東省公路勘察規劃設計院、交通部第四航務工程局正式簽訂了蛇口工業區設計委托書。
就這樣,蛇口工業區在人們新奇、疑惑的目光中破土動工了。首期開發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設了通往香港的客貨運碼頭、變電站、供電線路、引水工程、通信工程,以及一些商品住宅和商業服務設施。施工過程中,拓荒者們借鑒香港企業的管理經驗,率先引進國外通行的競爭機制,振聾發聵地叫響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同年4月,就在蛇口工業區建設進行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廣東省領導在一次中央會議上提出了發揮毗鄰香港、華僑眾多的優勢,在深圳地區劃出一塊地方設置類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區吸引外商投資辦企業的設想。這一設想得到中央領導的首肯。同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轉了廣東省的這一報告,同意試辦“出口特區”。
隨著沿海特區的開辟,蛇口工業區建設過程中率先采用的利用銀行貸款,邊投資邊獲益再投進去擴大收益的做法,以及吸收外來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探索市場經濟運作規律,引進競爭機制的做法等,很快被稱為“蛇口模式”廣泛傳播開來,對沿海各大城市陸續開始的改革開放、特區建設,起到了示范和推動作用。
在蛇口工業區全面啟動后的1979年2月底,開國上將葉飛離開交通部,再披戎裝,擔任了海軍第一政治委員。但他仍然密切關注著蛇口工業區建設的進展。他不僅自己多次前往視察,還帶著海軍的領導同志前往參觀。他還多次邀請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到蛇口視察,指導蛇口工業區的創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