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劉華清
“相與也深,相知更切”
——彭德懷與左權在太行山
■ 劉華清

抗日戰爭爆發后,1937年8月,按照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因葉劍英從事與國民黨的統戰工作,朱德也于1940年5月回到延安,所以在八路軍領導人中,一直堅守八路軍總部的只有彭德懷和左權。自八路軍總部1938年2月挺進太行山,到1942年5月左權犧牲,在長達四年多的時間里,彭德懷與左權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彭德懷與左權同是湖南人,兩家相距不過百里,兩人均出生于貧苦農家。彭德懷于189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湘潭縣彭家圍子,幼年只讀過兩年書,因家貧輟學務農,討過米,下過煤窯。15歲參加饑民鬧糶,被官府通緝,逃到洞庭湖當堤工。左權于1905年3月出生在醴陵縣(今醴陵市)平橋鄉一戶貧農家庭,一歲時便死了父親,曾幾度輟學,后在親友的資助下上了縣立中學。
但兩人的成長經歷卻完全不同。彭德懷行伍出身,1916年入湘軍當兵,1920年在連隊秘密組織救貧會,后因派會員殺死一惡霸而被捕,在押解途中逃脫。1922年改名彭德懷,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后回湘軍任排長、連長、營長。192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領導了著名的平江起義,是中國工農紅軍的創始人之一。左權則是學生出身,就學于多所名牌軍校。1924年3月考入廣州陸軍講武學校,后來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被選派到蘇聯留學,畢業于伏龍芝軍事學院,1930年回國,成為黨內為數不多的既有軍事理論又有實戰經驗的軍事家。
相同的家庭背景使他們互相信任,不同的成長經歷又讓他們互相仰慕,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1941年11月的一天,左權向彭德懷講述了自己心中隱忍了近10年的苦悶:他曾因“托派”文件事件而遭受留黨察看處分。
本來,這只是一個誤會。1932年5月,有人向蘇區中央局告發,稱左權在任紅軍新十二軍軍長時,曾收藏過“托陳取消派”的文件。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在閩西的紅新十二軍攻占汀州時,上海托派組織通過郵局寄刊物給紅新十二軍政委施簡。1930年12月紅新十二軍軍部開會時,一團政委劉夢槐無意中在施簡的衣袋里發現了托派文件,于是當即將文件交給左權看。左權為不使文件擴散,看后便放進自己的衣袋里,事后也沒有向中央匯報。因此,蘇區中央局決定解除左權職務,調其回瑞金。左權一再向黨說明事實真相,但無法為當時的中央相信。只是由于他從上海進入蘇區后,工作表現一向很好,作戰勇敢,才沒有被當作反革命論處,但還是給了留黨察看8個月的處分。
為此,左權雖一直受到重用,但在精神上卻極其苦悶。
聽了左權的傾訴,彭德懷想起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期間王明曾對他說的一句沒頭沒腦的話:“你的黨性哪里去了?左權是托派,你們為什么還讓他當(副) 參謀長?!”他覺得王明對左權的成見很深。左權說:“只要王明在中央,我就翻不了身。”
了解到戰友的苦悶,彭德懷決定直接向中央為其申訴。11月25日,彭德懷以個人名義致電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出:“幾年來,對于左權同志的處分,雖在事實上早已撤銷了,但在黨的黨規上從未作出明確結論,致左權對此事苦悶不釋。根據我對左權同志的了解,不論在中央蘇區及長征時期,(他)對黨的路線是忠實的,對于工作是積極的,負責任的。年來在政治上已有較高的進步,過去的問題應該清理一下,建議中央撤銷(對)他的處分,使其安心。”
同年12月29日,彭德懷又將左權的申訴信電傳中央,并再次表明自己的態度。
中共中央對此十分重視,決定由中央組織部部長陳云負責調查此事。可惜的是,還沒等到中央的正式結論,左權就英勇殉國了。
作為一名軍事理論家,左權對司令部的工作有自己的見解。1938年3月,他在第二戰區東路軍將領會議上發言說,司令部是指揮員指揮軍隊的機關。它的主要使命是:擬定戰斗(戰役)的計劃號令;組織關于保障首長人員下達適應情況之決心和順利實現此決心之方案。因此,“不應把司令部的工作束縛于‘等因奉此’,而應保障在戰斗(戰役)前、戰斗中和戰斗后多方情況的收集與研究,保障對軍隊的不斷指揮,組織順暢的通信聯絡,統一各種專門性的勤務機關與戰斗部隊的協同,這都是保證順利實施靈巧機動的重要事項”。
左權把這一理念貫穿于八路軍總部的工作實踐中。作為副參謀長,左權對彭德懷十分尊敬,總是竭盡心力,為他分擔重任。從指揮軍事、偵察敵情、籌劃糧草到宣傳接待、總結經驗等,事無巨細,他都攬在自己肩上,使彭德懷從繁忙的軍務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時間、有精力考慮軍政戰略。為了能使彭德懷的戰略意圖、戰役計劃得到準確貫徹,左權總是先和彭德懷切磋運籌,然后精心計劃,精確計算,無不細致周到。彭德懷對于左權這樣一位既有軍事理論素養,又有實戰經驗的軍事人才,是十分信賴的,對他也倍加尊重和愛護。他們之間,不僅在戰略方針和作戰計劃上合作愉快,而且在具體的戰役、戰斗中,也配合得天衣無縫。
百團大戰就是他們精誠合作的杰作。
百團大戰的部署是兩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1940年夏秋,日軍在華北地區實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加緊推行“肅正建設計劃”,企圖分割、封鎖、摧毀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鞏固其占領區。為了打破敵人的“囚籠政策”,彭德懷設想發動一次大的“破擊”戰役,給敵人以重創。7月,左權帶著彭德懷的戰略意圖到一二九師師部搞調研。聽過大家的議論后,左權說:“彭德懷要我到這里來,正是為和大家商量這件事,他有個想法,由榮臻和伯承同志再次協力,從南北兩面對正太路來個大破襲,打通晉察冀和太行區的聯系。”7月22日和8月8日,由彭德懷和左權共同署名,八路軍總部相繼下達了關于偵察工作和破壞戰術的詳細指示,要求對每一個攻擊目標都要經過偵察,作出計劃。對需要特殊破壞技術的水塔、隧道、橋梁,還要求派出便衣組,配以技術人員出動,以計算藥量和作業。彭德懷和左權決定:總破擊的時間為8月20日20時。20日20時整,各兵團按預定時間發起攻擊。各路指戰員如猛虎下山,迅速撲向敵人控制的據點、車站、橋梁、碉堡。槍炮聲、爆炸聲,響徹了正太路、同蒲路、平漢路等交通線指定地段的上空。
百團大戰的名字是彭德懷、左權共同決定的。大戰打響后,兩人一夜沒合眼,等待著前線的消息。8月22日午后,彭德懷和左權再次到作戰室聽取戰況。作戰科長王政柱匯報實際參戰兵力:正太路30個團,平漢線盧溝橋至邯鄲段15個團,同蒲線大同至洪洞段12個團……共計105個團。王政柱話音剛落,左權說:“好!這是百團大戰,作戰科要仔細查對確數。”彭德懷說:“不管是一百零幾個團,就叫百團大戰好了。”彭德懷和左權當即一起擬電發各兵團,并報中央軍委,將此次破襲戰役定名為百團大戰。
在大戰的關鍵戰斗中,彭德懷和左權兩人是齊心協力的。在戰役的第三階段,10月29日晚,彭德懷發出于次日凌晨4時發起關家垴戰斗的命令。關家垴是一塊三面都是斷崖的高地,只有一條很窄的坡路通向頂端。當晚,日軍岡崎大隊乘夜摸上了關家垴。敵人憑借靠垴頂的窯洞頑抗,八路軍指戰員冒著敵人飛機的投彈掃射和由垴頂傾瀉的火力艱難地向上沖。彭德懷把總部特務團的警衛連也投入了戰斗。對于在這樣一個危險地段,要不要發起這場戰斗,部隊干部有不同看法。左權知道,這將是一場惡戰,改變作戰計劃已不大可能,在緊急關頭,他堅決支持彭德懷的命令,下令說:“指揮所的同志全部向前推進,猶豫等于死亡!”依靠頑強與勇敢,八路軍終于將武器優良的岡崎大隊殲滅過半。
在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總計進行了大小戰斗1824次,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拔除日偽軍據點2993個。破壞鐵路474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橋梁、車站、隧道等260余處。大戰的勝利,體現了彭德懷、左權高超的指揮協調能力,連北平日軍的報紙也說,“此次華軍出動之情形,實有精密之組織”。

太行山條件艱苦,在八路軍總部,不分總司令、副總司令、參謀長,都和戰士們一樣,一同吃大灶,食物主要是小米飯、土豆。
彭德懷和左權都是湖南人,在吃飯方面,習慣差不多。左權喜歡吃辣椒,彭德懷因為腸胃病,雖然喜歡,卻不敢開戒。兩人都喜歡吃魚,可是太行山不是魚米之鄉,難得有吃魚的機會。一有機會,左權總是讓著彭德懷。他說,辣椒不比魚差。他把生辣椒放火上一烤,烤得綠一塊,黑一塊,并把它稱為虎皮辣椒,用鹽一拌,吃得津津有味。
彭德懷不抽煙,也不喝酒,就喜歡飯后喝茶,而且喝到最后,連茶葉都嚼得精光。左權則是桿“煙槍”,一支接一支,可以不停地打“連發”。這是他消除疲勞的最有效的方法。因為煙抽多了,每月5元錢的津貼常常不夠買煙的開銷。有一次,他的襪子破得都不能穿了,警衛員提議用津貼買雙襪子。可是津貼有限,買了襪子就沒錢買煙。左權說,襪子暫時補一補,對付到下個月再說。在他看來,煙比襪子更重要。
知道了彼此的愛好,兩人總是互相關心。一次,彭德懷得到一盒香煙,便用紙在外面加了“掩護”,準備送給左權,不知被總部哪個工作人員“偵察”到了,摸走了幾支。彭德懷發現后,趕快給左權送去。他指著被抽空了的煙盒子說:“再不送來,層層抽稅,就只有形式沒有內容了!”左權要是弄到了茶葉,也會當彭德懷的運輸隊長,立即給他“運”過去。
與彭德懷相比,左權雖然年輕,但身體并不算好,左半身有輕度的麻痹癥,一遇上陰雨天氣,病情就會加重。彭德懷勸他抓緊治療。左權想,如果丟下工作去治病,勢必加重彭德懷的負擔,于是總是推說:“你不也是帶病工作嗎?我這種病好對付,跑一跑,動一動,出身汗就輕快了。”
對于左權的喜事、好事,彭德懷比自己的事還高興。1940年5月下旬的一天,在武鄉縣土河坪八路軍總部醫院里,左權的女兒出生了。這時正是彭德懷和左權策劃組織百團大戰的前夕,左權因為去外地辦事,還不知道孩子出生的消息,彭德懷、浦安修夫婦第一時間趕來看望。彭德懷問左權的夫人劉志蘭:“給孩子取名字了沒有?”劉志蘭回答:“還沒有。”彭德懷說:“劉師長的兒子叫太行,你們的女兒就叫太北吧。”取名太北,是因為武鄉是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屬太北區。左權回家后聽說彭德懷給孩子取了名字,覺得很有紀念意義,欣然同意。
左權認為自己年輕,每當戰斗危險之時,他都搶先上前,把危險系在自己身上。八路軍總部每次在戰斗中轉移,左權總是讓朱德和彭德懷先走。可是朱德和彭德懷偏偏又是倔強脾氣,都不愿先走。
1942年5月,日軍糾集3萬兵力,再次對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發動了空前殘酷的大“掃蕩”,形勢十分嚴峻。鑒于當時敵我兵力對比懸殊,彭德懷、左權連日開會研究對策。左權提出:在敵軍分路合擊時,乘隙鉆出合擊圈;當日軍撲空撤退時,伺機集中兵力殲其一路至幾路。一切部署完畢,八路軍總部各部門于5月23日奉命轉移。
25日,走了一整夜的隊伍來到遼縣麻田十字嶺休息時,日軍突然包圍上來,并伴以飛機大炮肆意轟擊。人多目標大,彭德懷、左權決定部隊分西、北、南三個方向突圍,各自為戰,左權承擔全面指揮突圍的重任。
十字嶺位于今河北涉縣南艾鋪和遼縣北艾鋪的交界處,正嶺呈東西走向,連綿起伏數十里,和大小不等南北走向的山嶺交錯,狀似“十”字形,海拔約1300米,是一個制高點。控制了這個制高點,向西北方向突圍才有可能。
八路軍三八五旅七六九團一營首先控制了十字嶺,掩護各部突圍。從清早到下午,日軍幾次向十字嶺猛撲,都被擊退。
面對這一危險處境,左權一邊鼓舞士氣,一邊迅速督促彭德懷趕快轉移。彭德懷則堅持要同機關一塊兒突圍,雙方爭執不下。左權嚴肅地說:“你是副總司令,你安全突圍出去就是勝利,機關突圍由我指揮。時間不允許爭論了。”隨即命令警衛人員強行將彭德懷扶上了馬。
目送彭德懷離去后,左權又奔向司令部直屬隊,繼續指揮大隊人馬的突圍行動。當隊伍沖向敵軍最后一道封鎖線時,敵人火力更加猛烈。突然,一發炮彈落在左權身邊,他不顧危險,高喊著讓大家臥倒。接著第二發炮彈又接踵而至,左權的頭部、胸部、腹部多處中彈,英勇犧牲。
彭德懷率總部機關轉移到安全地方,得知左權犧牲的消息后,悲痛萬分。10月10日,當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將左權靈柩由十字嶺移至涉縣石門村太行山麓舉行公葬時,彭德懷含淚寫下《左權同志碑志》:
左權同志,湖南醴陵人。幼聰敏,性沉靜。稍長,讀書即務實用,向往真理尤切。一九二四年(應為一九二五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獻身革命,生死以之。始學于黃埔軍校,繼攻于蘇聯陸大。業成歸國,戮力軍事,埋頭苦干,虛懷若谷。雖臨百險,樂然不疲。以孱弱領軍長征,倍見積極果決之精神。中國紅軍之艱難締造,實與有力焉。迨乎七七事變,倭寇侵凌。我軍奮起抗敵,作戰幾遍中原。同志膺我軍副參謀長之重責,五年一日,建樹實多。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戰役,率偏師與十倍之倭賊斗,遽以英勇殉國聞。得年僅三十有六(應為七)。壯志未成,遺恨太行。露冷風凄,慟失全民優秀之指揮;隆冢豐碑,永昭堅貞不拔之毅魄。德懷相與也深,相知更切。用書梗概,勒石以銘,是為志。
彭德懷謹撰并書
中華民國三十一 (年)雙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