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憲鋒
(作者系遼中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組織工作作為黨的建設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改革創新,實現科學發展是落實十八大精神的基本要求。遼中縣委組織部作為縣一級組織部門,要圍繞全縣大局,完善新思路、實施新舉措、推動新發展,進一步提高組織工作滿意度,促進科學化水平的提升。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要把學習十八大精神作為組織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作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采取多種形式,不斷掀起“學精神、講精神、用精神”的熱潮。一要組織大范圍的學習。依托黨委理論中心組,抓好各級領導班子的學習,通過自學、導學、談學等方式,力求學深、學透。依托縣委黨校,抓好領導干部、中層干部、后備干部、優秀共產黨員和黨務工作者的學習,通過專題輔導、交流研討等方式,力求精學、學精。依托電教和遠程教育資源、黨支部活動,抓好廣大基層黨員的學習,通過觀看錄像、交流體會等方式,力求多學、學懂。二要開展深層次宣講。發揮縣電視臺、廣播電臺、短信等媒體媒介的作用,同時,在媒體上開設專欄,制作專題進行深入解讀。組建基層宣講團,深入基層廣泛宣講,營造學習十八大精神的良好氛圍。三要科學設計主題實踐活動。組織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學唱一組時代頌歌、開展一次思想解放大討論、重溫一次入黨誓詞、開展一次基層大走訪等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精神、懂感恩、展激情,為縣域發展獻計出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這就要求組織工作必須深刻領會,抓住根本、把握方向,立足工作實際,科學謀劃組織工作發展新思路,才能取得服務發展、促進和諧的新成效。當前,縣、鎮兩級領導班子換屆全部完成,經濟社會發展成績斐然,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仍在,跨越發展、科學發展任務更為迫切。今后,組織工作要把握一條主線,抓好兩個重點,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遼中縣的組織工作,不斷提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把握一條主線,就是要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為主線,抓好兩個重點,就是在干部工作上抓好“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這個重點,在基層黨建上抓好“建設強有力戰斗堡壘”這個重點,統籌協調,扎實推進,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沈陽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是組織工作科學發展的目標和要求,也是鞏固執政地位、實現執政使命的重點和基礎。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以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改革,著力創新,切實把“兩個重點”落到實處。
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基本目標要求是:牢固樹立清晰的科學發展理念,具有謀劃推進科學發展的能力,展現科學發展的成效,帶動班子形成務實的作風,保持班子團結和諧的氛圍?;舅悸肥牵和怀龈骷夘I導班子這個關鍵,瞄準黨政“一把手”配備這個核心,深化干部選拔、教育、培養和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黨政“一把手”競爭性選拔制度?!耙话咽帧蔽恢弥匾?,關系重大,要全面準確貫徹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方針,加大“一把手”公開選拔力度。同時,認真總結“一把手”公選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公選程序,形成“一把手”公開選拔的長效機制。完善干部教育培訓制度。以政治堅定、能力過硬為目標,以理論武裝、教育培訓為重點,進一步構建機構講學、干部述學、組織考學、群眾評學的干部教育培訓體系。適應地區發展形勢,有針對性地確定干部培訓的內容,積極探索黨校、院校聯合培訓,選派、外掛等新方式新方法,推動教育培訓的經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完善干部培養制度。要堅持把實踐鍛煉作為干部培養的重要途徑,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推進干部跨地域、跨部門交流,讓干部多崗位鍛煉、全方位成長。加大公選年輕干部、后備干部到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不同環境進行鍛煉的工作力度,使他們增長見識,磨練意志,提高工作能力。完善干部監督制度。突出教育和預防為主,實行“主動監督、關口前移”,認真貫徹黨內監督條例和領導干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等監督制度,不斷完善任前經濟責任審計、擬任干部廉政征詢、廉政談話等制度,切實形成干部監督工作長效機制,教育和引導領導干部改進作風、廉潔自律、奮發有為、執政為民。
要推進工作思路和方法創新,鞏固基層戰斗堡壘。深入貫徹“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的要求,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堅持以服務理念謀劃和推進基層黨建,以密切黨群關系為基礎,以組織堅強有力為支撐,以強建設、強隊伍、強保障為重點,努力建設服務型黨組織。嚴格執行黨建工作責任制,完善黨委書記基層聯系點制度、定期約談制度、抓黨建述職制度,切實增強基層組織建設的推動力。拓寬選人視野,創新選拔方式,強化考核激勵,進一步激發村級黨組織帶頭人干事創業、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認真落實“三有一化”政策,加大社區內樓院、協會等黨組織組建力度,逐步構建街道黨委、社區黨總支、樓院黨支部相互銜接、同頻共振的社區黨建新格局。大力推進“兩新”組織黨建規范化建設,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加大“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力度,不斷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加強溝通協調,進一步健全基層黨建經費保障機制,充分發揮黨校和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的作用,拓寬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渠道。圍繞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實踐活動,科學設計活動載體,開展“組織爭先、黨員示范”等特色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投身發展、帶頭致富、服務群眾等方面的示范帶動和典型引路作用,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號召力,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