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嚴格控制與煙草相關的情節和鏡頭,電影和電視劇中不得出現煙草的品牌標識及變相的煙草廣告。對此,許多影視導演稱“很難”。
按照通知,電影和電視劇中將不得出現在國家明令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的鏡頭;不得表現未成年人買煙、吸煙等將煙草與未成年人相聯系的情節;不得出現有未成年人在場的吸煙鏡頭。嚴格控制以“藝術需要”“個性化表達”為名出現的吸煙鏡頭……
不少導演和制片方對這一做法并不看好,有的甚至直言這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的吆喝。他們認為,在具體創作過程中卻很難實行。
一些國外的經驗看起來有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在美國,電影協會將吸煙鏡頭列為電影評級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在歐洲,很多國家直接將“電影中有吸煙鏡頭”的字樣貼在海報上,警示觀眾;而泰國則以政府條令的形式規定,對電視上放映的連續劇或影片中出現的吸煙畫面必須用馬賽克等方式加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