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燕
(遼寧省文化資源建設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015)
梁海燕 女,1973年生。副高級職稱,遼寧省文化資源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
據《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38億,據國家科學基金會預測,2020年前全球互聯網用戶將增加到50億。互聯網作為新興的第四大媒體,保持著高速的發展態勢,其規模及影響力儼然有超過報紙、廣播及電視這三大媒體的趨勢。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實施以來發展迅速,資源建設總量已經達到136.4TB。遼寧采用進村入戶的廣電模式,通過電視頻道傳輸文化共享工程的信息資源,因此視頻資源建設也比較快,資源總量已經達到1.1TB。為拓寬文化共享工程服務渠道,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陣地,提高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務水平,中心積極探討建設文化共享工程網站,以便更好地服務百姓。
讓用戶能清晰地搜索到他所需求的信息及其要做的每一個步驟,同時掌握用戶的動態。
保持網站功能模塊的清晰簡潔。
①Miller公式:其本為心理學信息接受原理,公式為:每人每次接受的信息量為7+2比特。這一原理在網站建設中被廣泛應用,意即網站上面的欄目數量最佳選擇在5~9個之間。②分組處理:網站欄目建設按照Miller公式,對所要發布的信息進行合理的優化組合與分配。
網站間架結構力求一種穩妥的方式,避免出現各種不平衡的現象,如頭重腳輕、頭輕腳重、左右重心掌握不穩。
色彩搭配即指使用合理的配色原則,使網站背景色與前景色相輔相成,避免色彩之間的相互沖突或雷同。文字的可閱讀性則是要求網站文字言簡意賅,簡潔明了。
網站整體應符合網絡文化,同時要塑造“遼寧省文化共享工程”網站建設的個性化。
為了使“遼寧省文化共享工程”網站系統的建設更具特色和代表性,在總體形象上體現立足行業,主題突出,內容精干,形式簡潔,簡單大方又不失高貴大氣;在版面布局上體現欄目集中,導航標志清晰,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方便閱讀查找相關信息;在色彩動用方面總體呈大氣、鮮明、簡潔、莊重的特征;在圖片動用上以生動的整體形象來表現網站現狀、網站特色、特色服務和未來發展潛力;在結構上動用統一的通用信息規劃,使網站始終保持一種方便快捷、清晰明確的瀏覽線;在功能上,網站內容從各個方面盡量滿足客戶和消費者的各項合理要求。
根據遼寧文化共享工程的節目資源,對網站的內容分為一級欄目和二級欄目,具體欄目如表1。
“遼寧省文化共享工程”網站采用全局導航系統,訪問者可以清楚了解網站的內部結構,方便瀏覽者在不同部門之間跳轉,文字鏈接最佳。
加入“面包屑(Breadcrumbs)”路徑。所謂“面包屑”是比喻用戶通過主導航到目標網頁的訪問過程中的路徑提示,使用戶了解所處網站中的位置而不至于迷失“方向”,并且方便回到上一級頁面的起點,每個路徑都加入鏈接。
3.2.1 不良信息過濾
系統平臺將在信息添加過程中自動刪除包含不良關鍵詞信息,并外置攔截和監控軟件,確保網站安全,凈化互聯網環境。

表1
3.2.2 信息管理功能
完善的信息審批制度,根據行業類別設置各類信息的排名,而且排名無數量限制。
3.2.3 友情鏈接功能
網站首頁可以與其他相關網站進行友情鏈接。
3.2.4 搜索功能
按類型分類搜索:文字信息、視頻、圖書閱覽。
圖書可以條件搜索:書名、作者、關鍵字、出版編號、出版社。
圖書數據獲取途徑:共享工程國家中心提供,以接口調用形式實現;省內各有關單位提供,以接口調用形式實現;經費購買。
視頻數據獲取途徑:視頻由網站后臺自行上傳,格式由程序自動轉碼為flv格式。
文字信息數據獲取途徑:網站后臺上傳;省內各有關單位(門戶網站)共享數據,以接口調用形式實現;共享工程國家中心提供,以接口調用形式實現。
3.2.5 信息審核功能
網站后臺上傳的所有數據,都要經過人工核審后才能真正地顯示到網站中,確保網站內容合法規范。

圖1 審核操作流程
視頻分類展示、視頻列表展示、視頻詳細介紹。按視頻分類,時時點播視頻。視頻由網站后臺自行上傳,格式由程序自動轉碼為flv格式。
3.2.6 管理權限功能
自由添加管理員組和管理員,不同的欄目不同的類別都可以細分管理。記錄網站管理員后臺操作的日志,分析和監控管理員在后臺的動作。
3.2.7 網頁管理功能
對網站的前臺頁面在線進行管理修改,包括網站中的所有頁面和會員后臺頁面。
3.2.8 管理文章功能
發布的每篇文章都會記錄發布時間、創建者、創建時間、最后修改時間和最后修改者。設計專題頁面,可以匯集各類別中相關的文章進行虛鏈接操作。
3.2.9 防惡意攻擊
提供了防刷新、防表單攻擊、防會話劫持、自動黑名單、禁止通過代理訪問等功能,使網站更加安全。
網站系統開發以WINDOWS SERVER 2008 EE為基礎Web平臺,NET 4.0為網站實現技術,建MS-SQL2008數據庫核心動態網頁。網站架構采用國際MVC3模式,運用DIV+CSS頁面布局方式,最大化地優化網頁代碼,使網站打開速度更快,搜索引擎收錄更全面,真正達到Web2.0架構的高標準專業網站水平。
根據網站系統功能、實現目標和預計訪問量,我們采取大訪問量、高流量的先進的分布式負載均衡架構。
4.2.1 網絡層架構
CDN內容分發網絡。CDN的全稱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內容分發網絡。其目的是通過在現有的互聯網中增加一層新的網絡架構,將網站的內容發布到最接近用戶的網絡“邊緣”,使用戶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內容,分散服務器的壓力,解決互聯網擁擠的狀況,提高用戶訪問網站的響應速度。從而解決由于網絡帶寬小、用戶訪問量大、網點分布不均等原因所造成的用戶訪問網站響應速度慢的問題。
4.2.2 交換層架構
交換層是一種傳輸功能,它決定傳輸不僅僅依據MAC地址(第二層網橋)或源目標IP地址(第三層路由),而且依據IP地址與TCP/UDP(第四層)應用端口號的組合。第四層交換功能就像是虛擬IP,指向實際的服務器。它傳輸的數據支持多種協議,有 HTTP、FTP、NFS、Telnet等。
以HTTP協議為例,在第四層交換中為每個服務器組設立一個虛擬IP(Virtue IP,VIP),每組服務器支持某一個或幾個域名。在域名服務器(DNS)中存儲服務器組的VIP,而不是某一臺服務器的真實地址。當用戶請求頁面時,一個帶有目標服務器組的VIP連接請求發送給第四層交換機。第四層交換機使用某種選擇策略,在組中選取最優的服務器,將數據包中的目標VIP地址用實際服務器的IP地址取代,并將連接請求傳給該服務器。第四層交換一般都實現了會話保持功能,即同一會話的所有的包由第四層交換機進行映射后,在用戶和同一服務器間進行傳輸。
4.2.3 應用程序層優化
網站服務器程序的選擇。經統計,當前互聯網上有超過50%的網站主機使用IIS服務器程序。IIS是首選Web服務器,因為它的強大和可靠,而且適用于絕大部分的應用場合。但是它的強大有時候卻顯得笨重,高并發情況下效率不太高。而輕量級的Web服務器Lighttpd卻是后起之秀,基于單進程多路復用技術,其靜態文件的響應能力遠高于IIS。Lighttpd對PHP的支持也很好,還可以通過Fastcgi方式支持其他的語言,比如Python等。雖然Lighttpd是輕量級的服務器,功能上不能跟IIS比,某些復雜應用無法勝任,但即使是大部分內容動態生成的網站,仍免不了會有一些靜態元素,比如圖片、JS腳本、CSS等,可以考慮將Lighttpd放在Squid的前面,構成Lighttpd→Squid→IIS的一條處理鏈,Lighttpd在最前面,專門處理靜態內容的請求,把動態內容請求通過Proxy模塊轉發給Squid,如果Squid中有該請求的內容且沒有過期,則直接返回給Lighttpd。新請求或者過期的頁面請求交由IIS中的腳本程序來處理。經過Lighttpd和Squid的兩級過濾,IIS需要處理的請求大大減少,減少了Web應用程序的壓力。同時這樣的構架便于把不同的處理分散到多臺計算機上進行,由Lighttpd在前面統一分發。

圖3 網站數據庫架構
在這種架構下,每一級都是可以進行單獨優化的,比如Lighttpd可以采用異步IO方式,Squid可以啟用內存來緩存,并且每一級都可以使用多臺機器來均衡負載,伸縮性好。
4.2.4 數據庫采用主輔架構
大部分網站在面對大流量高并發的時候,數據庫往往會成為系統的瓶頸,如何解決數據庫問題是網站應付高并發的前提,針對該系統的特性,我們數據庫采用主輔架構,主庫寫入,輔庫讀出,分散數據庫的壓力,提高數據庫讀寫效率。

圖4
CPU與IO均衡。在一個網站提供的所有功能中,有的功能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服務器端IO資源,像下載、視頻播放等,而有的功能則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服務器CPU資源,像視頻格式轉換、LOG統計等。在一個服務器集群中,當我們發現某些機器上CPU和IO的利用率相差很大的時候,例如CPU負載很高而IO負載很低,我們可以考慮將該服務器上的某些耗CPU資源的進程換成耗IO的進程,以達到均衡的目的。均衡每一臺機器的CPU和IO消耗,不僅可以獲得更充分的服務器資源利用,而且還能夠支持暫時的過載,遇到突發事件,訪問流量劇增的時候,實現整體的性能下降,而不是立即崩潰。
對于一個高并發高流量的網站來說,任何一個環節的瓶頸都會造成網站性能的下降,影響用戶體驗。在全互聯網層面,應該使用分布式設計,縮短網站與用戶的網絡距離,減少主干網上的流量,以及防止在網絡意外情況下網站無法訪問的問題。在局域網層面,應該使用服務器集群,一方面可以支撐更大的訪問量,另一方面也作為冗余備份,防止服務器故障導致的網站無法訪問。在單服務器層面,應該配置操作系統、文件系統及應用層軟件,均衡各種資源的消耗,消除系統性能瓶頸,充分發揮服務器的潛能。在應用層,可以通過各種緩存來提升程序的效率,減少服務器資源消耗。另外,還需要合理設計應用層程序,為以后的需求變更、擴容做好準備。
在每一個層次,都需要考慮容錯的問題,嚴格消除單點故障,做到無論應用層程序錯誤、服務器軟件錯誤、服務器硬件錯誤還是網絡錯誤,都不影響網站服務。

圖5
[1] 郭繼棠.淺談省級公共圖書館網站的建設[J].圖書與情報,2010(6).
[2] 宋麗榮,張偉.國內外圖書館網站建設研究進展[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1).
[3] 吳振新.RSS元數據在門戶網站建設中的應用[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