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利生 張煒 張德志(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部 內蒙古 包頭 014040)
現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學時數都有縮短的趨勢,在如此少的教學時數內,教師已無法按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步驟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學任務,有些步驟只好簡化掉了。而且傳統的教學方法將進攻技術和防守技術人為分開,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籃球技術的內在關系和實質,使部分學生可能學會了籃球運動的某些技術動作,而沒有真正學會在場上打球,并沒有建立起對籃球運動的真正興趣,其結果是籃球課結束后基本上就不再參與籃球運動。在“終身體育”思想的指導下,這種傳統的以注重籃球基本技術動作的規范性為導向的教學已不適應籃球運動教學目標多元化的社會需求,籃球教學觀念的變革以及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已成為必然趨勢。
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問題一直是廣大體育教師所探討研究課題。籃球運動是一項攻守直接對抗的運動項目,對抗是技、戰術發展的核心。當前籃球運動對抗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加強技術的組合與速度。
唐煜章主要提到攻守戰術組合技術教學方法,他認為攻守戰術組合技術教學方法既能體現“練為戰”的要求,也能節約訓練時數。因此,籃球攻守組合技術在比賽中的合理運用顯得特別突出。它已從當初最簡單的球、手、腳一體,傳、運、投一體的技術組合,發展到各種突破技術與妙傳技術的組合,各種突破技術與各種投籃技術的組合,以及各種地面技術與空中技術的組合等。康英萍在《籃球組合技術在大學籃球課教學中的應用》認為加強籃球組合技術的課堂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
所以,對抗和組合技術問題在籃球運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高職院校的籃球課教學中,為了解決新教學目標下教學方法問題,對教學中的組合技術和對抗練習進行研究,遵循《綱要》提出的教學目標,在籃球技術教學初期通過設計,引入組合技術和不同防守強度的對抗練習,在對抗中鞏固技術,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
組合技術與對抗練習對籃球課教學效果的影響
試驗組法。研究從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 0 1 2級隨機抽取兩個班新生為實驗班和對照班,然后進行實驗前測:投籃和運球上籃兩個項目,研究得出兩個班的成績差異呈出不顯著(P>0.0 5)(圖1,圖2)。在教學實驗前,要求實驗班和對照班授課時數、場地器材等條件均相同,實驗班的教學課按組合技術與對抗練習方法授課,對照班的教學課按傳統教學方法授課。

圖1

圖2
從圖1可以看出:實驗班投籃次數為平均2.5 4 6 1次,對照班投籃次數為平均2.6 1 2 1次,P>0.0 5。圖2可知:實驗班上籃成績為3 7.5 8 6秒,對照班上籃成績為3 7.7 5 7秒,P>0.0 5。
數理統計法。對實驗所取得的數據進行統計、數理與分析。
對比法。對實驗班所取的數據與參照班所取的數據進行對比。
文獻資料。從學校圖書館和網上,及文獻資料室查閱了大量有關此課題的國內外體育核心期刊文獻資料作為參考,使自己掌握大量相關的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傳統教學方法和組合技術與對抗練習方法的訓練前后成績對比分析。通過6周的教學實驗,按統一標準考試。為了保證測試成績的準確性和客觀性,考試工作由其他另外的體育教師擔任,每名學生均測試2次,取最好成績。實驗結果顯示。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其差異顯著。這說明,組合技術與對抗練習教學能夠促進籃球技術的形成和掌握。

圖3

圖4
由圖3、圖4可知,在實驗班和對照班在投籃和運球上籃成績中,實驗前和實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說明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組合技術與對抗練習方法都能提高投籃和運球上籃的成績。
統教學方法和組合技術與對抗練習方法的訓練前后差距對比分析。圖5、圖6可知:實驗班在投籃次數增加了1.3 0 1次,對照班提高了1.0 7 3 6次,實驗班投籃命中的次數增加幅度高于對照班。實驗班運球上籃2.8 3 5秒,對照班提高了1.3秒,實驗班提高的幅度高于對照班。這說明,組合技術與對抗練習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

圖5

圖6
通過以上對傳統教學方法與組合技術與對抗練習方法的教學實驗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組合技術與對抗練習方法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突破了傳統教學方法追求以技術動作的規范性為主的競技教學模式,在籃球技術教學的初期就引入組合技術和不同防守強度的對抗練習,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需要及他們的情感體驗,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充分利用籃球項目固有的特點,以培養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為教學目標,使學生建立對籃球運動的持久興趣,有效地提高了籃球教學的效益。
傳統教學方法主要以以單個技術動作的規范性為核心,雖然教授了組合技術和對抗練習,但對抗練習出現的較晚,練習的次數較少,相對于組合技術和對抗練習效果滯后,學生提高幅度相對小。
在我院高職籃球課教學中,運用組合技術和對抗練習的教學方法是合理的,是可行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和能力。
[1]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籃球》教材小組.籃球運動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2]黃煜章著.現代籃球訓練方法新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3]李杰凱.論我國籃球教材技術分類新體系[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5,(2).
[4]王梅珍.籃球組合技術[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