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霞
(湖北省紅安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湖北 紅安 438400)
癌癥是威脅人類生命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近年來隨著環境、飲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死亡率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而居第2位。癌癥患者大多有明顯的心理應激反應,存在較多嚴重的心身問題,如存在緊張、恐懼和焦慮的負性心理,社交能力的下降等,導致了不良心理和病理生理問的惡性循環,影響患者的生活及康復進程。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2月對60例癌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使癌癥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反應明顯減輕,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60例均為我院腫瘤科收治的接受化療的癌癥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齡16~80歲,平均年齡34.7歲;臨床診斷:肺癌5例,乳腺癌5例,腸癌6例,食管癌8例,胃癌8例,鼻咽癌9例,淋巴瘤9例,肝癌10例;卡氏評分均≥70分;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8例,高中20例,初中16例,小學以上6例。以上患者均知道自己病情,進行放化療。
1.2 護理方法
1.2.1 準確評估:通過有目的交談、觀察及輔助檢查等手段,全面收集資料,評估患者情況,包括患者的適應性、生活自理程度,患者對患病的態度,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情緒反應等。綜合評估后,針對患者的不同類型和過程的心理特征,制訂出合理、科學的心理護理方案,并使之得到有效的實施。
1.2.2 改善認知:腫瘤患者患病后由于社會角色及社會功能發生變化,加上各種治療帶來軀體形象的改變,對患者的自尊感及自我概念產生嚴重影響,而讓患者掌握一些病理和護理方面知識,能改善、增強他們的自尊感和完善自我概念,可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有助于控制某些不良反應。
1.2.3 心理干預:①首先讓患者熟悉住院環境,了解患者的負性情緒,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一定的醫學知識,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解除其心理壓力,喚起其對化療的信心,培養良好的遵醫行為,積極配合治療。②一般情況下患者的焦慮主要是對治療一無所知,并擔心預后,對此護士應及時介紹治療的進展情況、治療取得的效果,介紹治療方案、給藥途徑、藥物效果和作用,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解決措施,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③化療中掌握如何配合治療,須注意的事項,明確治療的意義、目的,提高化療效果。④化療后注意療效的觀察,不良反應的防治,警惕并發癥的發生,做好放療反應的護理,增加患者治療的依從性。⑤根據患者愛好開展文娛活動,利用圖片、幻燈、組織上課或個別講解,分散和轉移患者對自身疾病和化療反應的注意力,改變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⑥癌癥患者大多自卑感強,心理上容易受傷害,所以在護理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患者,同情患者,幫助患者建立自理能力,面對現實,接受疾病的挑戰。⑦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整潔、溫濕度適宜、通風良好、光線充足、安全舒適的休養環境,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的舒適度。⑧疼痛將加重癌癥本身帶給患者的精神心理負擔,在采用止痛藥給患者止痛的同時,還要注重心理指導,可用松弛、暗示、疏導等心理護理方法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使疼痛體驗減輕。⑨制訂出院后的計劃,鼓勵其勇于駕馭生活,適當的活動。讓患者了解定期治療、復查、隨診的意義。
1.2.4 社會支持: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社會支持系統,家庭支持是社會支持的主要內容,首先應向家屬介紹治療的基本情況及患者目前的心理狀況,取得家屬協助,同時也要關注患者家屬可能出現的心理反應,要爭取患者家屬盡快面對現實,積極配合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讓家屬朋友多來探望患者,使其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工作應指導患者的家屬積極參與,協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療。經濟負擔重者可與院方協商,適當減免醫療費用。
進行問卷調查,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由受試者進行自評,要求在10min內完成問卷。分別于護理前后對本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價。
60例患者在接受心理護理后,患者的SAS、SDS評分較心理護理前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
有研究報道,近50%的腫瘤患者伴有抑郁情緒,可使生存率下降20%,能嚴重影響食欲和睡眠,減弱免疫系統識別和消滅癌癥細胞的作用,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減低,缺乏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對疾病的預后產生悲觀的情緒;從病理學角度看,抑郁情緒將導致癌癥患者的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發生紊亂,破壞內環境穩定,使抑制的癌細胞再度處于活躍狀態。
針對癌癥患者焦慮和抑郁相關因素,應準確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給予周到細致的心理護理,選擇有效的應對方式、認知行為治療及恰當的社會支持,為患者營造利于疾病治療、康復的良好氛圍,減輕其心理負擔,提高患者的適應能力,從而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慮情緒,以便患者能積極、主動、樂觀的接受放化療,達到治療的預期效果。同時也要提高臨床醫護人員對癌癥放化療患者心理障礙危險因素的認識和心理障礙的識別能力。以便及時給予干預和處理。
[1]姜家艷;羅玉華;肺癌手術病人圍手術期的心理剖析及護理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2]畢重麗;喉癌手術10例心理護理及康復指導[J];齊魯護理雜志;2007年18期
[3]曹永軍;劉純艷;心理行為干預對晚期癌癥病人情緒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7年31期
[4]周素玲;心理干預對癌癥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的影響[J];安徽醫藥;200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