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41) 蔡建明
下環材質為馬氏體不銹鋼( ZG00Cr13Ni4Mo),用于水電站,主要為起保護和支撐作用,由于性能要求較高,故需要專用的鑄造工藝和熱處理工藝。此鑄件比較薄,平均壁厚約為106mm,鑄造時補縮比較困難,容易在中間部位形成微小的縮孔及縮松,嚴重影響鑄件強度;而且此鑄件補焊比較困難,補焊時容易產生淬硬組織,產生焊后裂紋。我公司采用專用鑄造工藝,成功鑄造了下環,但在后續機加后,超聲探傷還是發現了超標缺陷,為此我公司采用專用補焊工藝,成功焊接了超標缺陷。下環三維照片及實體照片如圖1、圖2所示。

圖1 下環三維圖

圖2 下環實體照片
此鑄件已經進行了精加工,沒有任何加工余量,補焊溫度過高會產生變形,補焊溫度低會產生裂紋。
為此,我公司焊接專業人員制定的補焊工藝如下:①局部預熱溫度控制在70~110℃。②層間溫度要嚴格控制80~160℃。③焊條進行350℃×1.5h烘干,并放在保溫桶中。④打底特別注意焊縫與母材的熔合情況,特別要注意根部和搭接處不得產生夾渣缺陷。⑤補焊時采用單道多層操作,嚴禁擺動,每層焊縫厚度應小于6mm,以減小焊接應力。⑥焊接參數:φ4mm焊條,焊接電流150~170A,短弧操作。⑦補焊時應及時進行錘擊,以求達到釋放焊接應力的目的。⑧補焊時應嚴格控制層間溫度80~160℃,嚴禁連續、快速施焊造成大的焊接應力和變形。⑨補焊時起、收弧及運條要特別注意坡口邊緣的熔合情況,確保焊透和不產生夾渣等缺陷。⑩補焊時一旦發現熔合不良,尤其是裂紋時應立即停下來,視情況采用砂輪或磨頭清除干凈后再焊;焊后使用石棉氈保溫緩冷。鑄件現場補焊照片如圖3、圖4所示。

圖3 焊工用風靶子進行消應力處理

圖4 補焊溫度為76℃左右
為了防止變形,補焊預熱溫度采用工藝預熱溫度的下線即為70~100℃,由于補焊過程中有斷續現象,沒有持續補焊,所以焊后打磨探傷發現補焊8處有6處不合格。
我公司總結經驗教訓后,又重新定制了如下補焊工藝:
(1)清除缺陷及焊前坡口準備 ①由于該下環已經精加工完,為減小變形,依超聲波探傷確定的缺陷位置決定采用機械加工方法進行清除,原則是在保證缺陷清除干凈的前提下盡量少去掉完好金屬。②為了便于焊接操作,清除缺陷時刀具盡量向下有一角度,若機械加工難以實現,可用砂輪(磨頭)打磨圓滑過渡。③缺陷清除后對坡口進行磁粉或滲透探傷,確保無任何裂紋和夾渣等缺陷。④坡口底部要平整,根部要修出大于5mm的圓角。
角度α=15°~25°,以便補焊操作,坡口示意如圖5所示。

圖5 坡口示意
(2)焊前預熱及層間溫度 補焊前用燃氣局部預熱下環待焊處130~150℃。層間溫度要嚴格控制在160~200℃之間。
(3)焊接方法與焊接材料的選擇 焊接方法選擇質量可靠,便于實現的焊條電弧焊。焊條選擇自行研制的本體電焊條TY00Cr13Ni4。
(4)焊工資格 選用補焊下環的焊工應有較強的責任心,并具有船檢焊工資格。
(5)補焊前準備 ①補焊現場應配備風耙、小磨頭、砂輪等工具。②工件置于合適位置放穩并進行預熱。③焊條按使用說明進行350℃×2h烘干,并放在保溫桶中。
(6)補焊工藝要求 ①開始底層的補焊要特別注意焊縫與母材的熔合情況,特別要注意根部和搭接處不得產生夾渣缺陷。②補焊時采用單道多層操作,嚴禁擺動,每層焊縫厚度應<6mm,以減小焊接應力,如圖6所示。③焊接參數:φ4mm焊條,焊接電流160~180A(可適當放大),短弧操作。④補焊時應及時進行錘擊,以求達到釋放焊接應力的目的(錘擊操作和要求由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如圖7所示。⑤補焊時應嚴格控制層間溫度<200℃,嚴禁連續、快速施焊造成大的焊接應力和變形,如圖8所示。⑥補焊時起、收弧及運條要特別注意坡口邊緣的熔合情況,確保焊透和不產生夾渣等缺陷。⑦補焊時一旦發現熔合不良,尤其是裂紋時應立即停下來,視情況采用砂輪或磨頭清除干凈后再焊。⑧補焊完成后,進行6h消氫處理。對坡口邊緣的咬邊和低點部位用氬弧焊補焊平整。

圖6 焊道布置示意

圖7 捶擊消除焊接應力

圖8 補焊層間溫度約為169℃符合工藝要求
此次補焊,我公司專門安排專業人士現場跟蹤,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補焊,使補焊預熱溫度達到140℃左右,保持持續焊,在間歇期間補焊處及周圍用石棉布蓋上,外圍用火苗烘烤,使其溫度保持在120℃左右,每焊一層,采用風靶子及時排應力,每焊1h采用烤槍烘烤補焊部位10min左右,達到消應力,補焊完成后及時按照工藝進行消應力。打磨探傷后,補焊缺陷全部合格。
(1)兩次補焊相同點 即補焊操作者相同、補焊場地相同、補焊所用焊條相同,以及缺陷破口以及深度大致相同。
(2)兩次補焊不同點 ①首要不同點就是預熱溫度的變化,第一次預熱溫度在70~100℃,第二次預熱溫度在140℃左右,兩者相差70℃左右。②操作者對待補焊缺陷的態度不同,第二次比第一次更認真謹慎。③在補焊過程中,第二次采用連續施焊,但又保持層間溫度不超過規定層間溫度,而且在工人休息時或換班時補焊處用石棉布及時覆蓋,防止了急劇冷卻。④第二次每補焊1h左右用烤槍烘烤補焊處30min左右,達到去除補焊應力的目的。⑤第二次補焊后進行了消應力處理,第一次補焊后只用石棉布覆蓋。第二次補焊后,及時采用消應力熱處理,消應力時間為6h左右,然后用石棉布覆蓋緩冷。
在這兩次補焊過程中,筆者作為技術員進行了全程的跟蹤。現總結如下幾點經驗,與大家分享:
(1)焊前準備 補焊前一定要確保補焊處缺陷清除干凈,不準有氣孔及夾渣和其他雜物,如灰塵,油漬等。
(2)預熱溫度 補焊首要條件就是預熱溫度,預熱溫度與補焊件材質有密切關系,而材質的預熱溫度和碳當量密切相關.
國際焊接學會推薦的碳當量公式CE(IIW):CE(IIW)=C+Mn/6+(Cr+Mo+V)/5+(Ni+Cu)/15(%)主要適用于中、高強度的非調質低合金高強度鋼(σb=500~900MPa)。當板厚小于20mm,CE(IIW)<0.40%時,鋼材淬硬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預熱;當CE(IIW)=0.40%~0.60%,特別是>0.5%時,鋼材易于淬硬,焊接前需預熱。
美國金屬學會提出的用于計算預熱溫度的碳當量CE經驗公式:
CE=C+Mn/6+Ni/15+Mo/4+Cr/4+Cu/13(%)
當CE<0.45%時,可不預熱;當CE在0.45%~0.60%之間時,預熱100~200℃;當CE>0.60%時,預熱200~370℃。該式適用于碳鋼和低合金高強度鋼。
(3)焊材選用 根據補焊件材質選擇合適的補焊焊絲或焊條。
(4)補焊過程 焊工要根據實際經驗定時進行消應力處理。盡量連續補焊,但是層間溫度也不可以太高,間歇補焊時,一定要用石棉布覆蓋補焊處及周圍200mm范圍,防止急劇降溫,產生應力。
(5)焊后處理 焊后一定要及時消應力熱處理,如果不能及時消應力熱處理也要及時用石棉布蓋上,緩冷降溫。
經過兩次補焊,我公司成功焊接了下環超標缺陷,此后測量雖有少許變形,但不影響使用。我公司采用重新制定的補焊工藝,成功焊接了超接缺陷,不僅為公司積累了補焊馬氏體不銹鋼的經驗,而且為以后可能出現的類似焊接缺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