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歲紅
(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河南 商丘 476800)
引言:當孕婦經歷10月的懷胎后,就會進行分娩而終止妊娠,而這也是家庭迎接小生命激動人心的時刻。但是,在分娩的過程中,對于孕產婦和孕育的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通過采用綜合護理方式,比較孕產婦產時和產后的出血情況,就能夠為該類患者選擇一個更好的護理服務方法,進一步控制出血情況。我院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2011年1月份-2013年1月份來我院分娩的60例孕產婦病例,年齡為19-45歲,平均年齡為(30±2.5)歲,孕周為36-43周,平均孕周為(38±1.6)周。其中,初產婦有38例,經產婦有22例。將所有孕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在住院期間采用臨床常規護理,觀察組在住院期間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在住院期間采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還需采用以下幾種護理方式:
①對孕產婦進行全程陪伴分娩。由相關的護理人員擔任陪伴人員。護理人員陪伴的過程中,需要對孕產婦講解相關的分娩知識、如何在產程中有效調節自己的情緒等方面內容講解,在各個方面給予患者安慰,從而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恐懼的心理。[1]
②按摩子宮,在孕產婦第三產程中,護理人員應將手放在產婦的下腹部,利用五指有節奏的擠壓產婦的腹部,從而使產婦的子宮宮底以及左右側壁能夠得到充分的放松,在按摩子宮的前壁時,應采用掌面,將頻率控制在30次/min左右,在按摩的過程中,還應保證用力的均勻,保證產婦不會出現任何不適感。[2]
③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護理人員應建立靜脈通道,及時補充血容量,嚴格無菌條件,采取陰道檢查,從而明確出血原因。止血的措施應根據不同的出血原因,如果急需手術止血,就應在抗休克治療的同時,進行迅速的術前準備。[3]并對患者的血壓、皮膚溫度、體溫、尿量等變化進行密切的觀察。對于異常的出血情況,應及時通知醫師。
④防止感染,在臨床上常見的易感染因素中,機體抵抗力下降和失血過多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操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嚴格進行無菌操作的原則,并指導患者使用消毒會陰墊,從而保持會陰部的清潔。此外,還應保證良好的睡眠,做好乳房的護理。
⑤加強產婦的健康教育。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應糾正貧血、逐步增加活動量等健康教育,從而使患者早日康復。[4]此外,還應指導產婦出院后的情況,從而防止出現子宮復舊和惡露情況。如果在產后出現惡露的時間比較長,或者突然出現增多出血量大于月經量等異常情況,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1.3 評價標準:對所有患者隨訪1-3個月,對患者進行定期復查,并評估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檢驗,所有的計量資料都使用表示,使用t檢驗,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從表1中可以看出,兩組患者的在產時、產后以及產后24h內出血量相比,觀察組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根據臨床中的效果,發現產后出血大部分都是由于在生產后2h內陰道出血,因此,應將重點放在產后2h出血。一般情況下,在產婦的第三產程中,當胎盤娩出后,產婦就會出現大出血。在傳統的治療方法中采用的是縮宮素,但是,由于縮宮素起效的時間比較緩慢,而且容易被消除。[5]我院采用的綜合護理干預,按摩產婦的子宮,并進行有節奏的擠壓和放松,在力度和頻率上都掌握的比較好,不僅有效而且比較安全。采用有效的按摩手法,能夠對有效的部位進行按摩,這樣就能夠使子宮平衡受力,從而進行自行收縮。通過這種方法,患者還沒有出現胎盤剝離不完整的情況,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產后出血的情況發生。
在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對比中,可以發現觀察組在產時、產后以及產后24h內出血量要明顯低于對照組,這就表明,通過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減少產婦產時、產后的出血量。對產婦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對子宮進行有效的按摩,能夠有效的減少產婦產時和產后的出血量,與此同時,在全程的導樂和家屬的陪伴下,能夠是產婦的緊張心理得到一定的緩解,這對產婦的生產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產科的臨床中,對產婦產時和產后的出血情況,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出血量,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李向麗,王紅玲,李宇燕.產后出血的原因、預防及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12(12),105-106
[2]徐慶華.產后出血的預防與護理要點[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8(25),77-78
[3]易利華.產后出血的預防和護理體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5(08),134-135
[4]李鳳仙.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護理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7(09),42-43
[5]張艷.產后出血102例出血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2,23(0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