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花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人民醫院口腔科 云南 昆明 650200)
牙髓室底與根管側壁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出現意外穿孔的情況,而醫院治療則是導意外穿孔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以往的臨床治療中,一旦牙髓室底與根管側壁出現穿孔,拔除患牙是最常采用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一方面在臨床治療中,醫生要盡量避免意外穿孔的發生,另一方面醫生還應當積極探索應對意外穿孔的治療方案,以最大程度的保存患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先將本院收治的40例牙髓室底與根管側壁意外穿孔的臨床治療進行分析,探討最佳的治療方案。
1.1 資料來源。將本院收治的40例牙髓室底與根管側壁意外穿孔患者的病例材料進行收集、整理。在這40例患者中,共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跨度為21~51歲,平均年齡是36.7歲。這40例患者均沒有其他嚴重的全身性疾病。40例患者中,在上前牙區穿孔的患者有8例,在上前磨牙區穿孔的患者共有4例,在上磨牙區穿孔的患者共有9例,在下前牙區穿孔的患者共有2例,在下前磨牙區穿孔的患者共有3例,在下磨牙區穿孔的患者共有14例。其中對根管側壁穿孔的判斷可以根據非正常出血或者疼痛推斷磨牙區出現較大穿孔。對于牙髓室底與根管側壁穿孔的患者,經過填充牙膠并以X線照射檢查確診。
1.2 治療方法。在兩種情況下可以采用常規的根管填充來處理根管側壁的穿孔,一種是對于治療出現在彎曲根管靠近根尖部位的穿孔治療,一種是治療出現在根管內部、由于根管的內吸而導致的穿孔。在進行根管填充時,應當使用生物相容性較佳的填充材料。首先以穿孔作為側支根管來進行填充,一旦發現根管不能被探通、穿孔的修復沒有成功,那么應當對尖周以及穿孔區出現發炎癥狀的根尖進行切除,或者對其進行截根或者牙半切手術。治愈手術中難以到達的上頜磨牙區中靠近頰根腭的穿孔,可以在下磨牙區靠近中跟的部分一截根或者牙半切手術來進行解決。之后,以一定濃度的生理鹽水對髓腔進行清洗、止血,以生物相容性較好的材料對穿孔進行封閉。最后,當材料出現礦化之后,再對穿孔進行徹底的修復。
1.3 療效判定。治療痊愈的標準是:患牙沒有出現自覺的癥狀,經過檢查之后發現患牙沒有異常情況出現且使用功能正常,經X線照射后發現根尖周的組織影響沒有異常情況出現。治療有效的標準是:患牙沒有出現自覺,經過檢查之后發現患牙沒有異常情況出現且使用功能正常,經X線照射后發現根尖周的組織的影響發生明顯的縮小。治療無效的標準是:患牙不僅出現自覺,且經過臨床檢查發現異常,患者的使用功能沒有恢復,經X線照射后發現根尖周的陰影沒有變化甚至增大,或者根尖術前沒有出現病變術后反而出現陰影區。通過統計痊愈、有效、無效來分析不同治療方法的效果。
上前牙區的總有效率是62.5%,上前磨牙區的總有效率是50%,上磨牙區的總有效率的66.67%,下前牙區的總有效率是50%,下前磨牙區的總有效率是66.67%,下前牙區的總有效率是85.7%。本次研究發現,在各種治療方法中,下前牙區的治療效果最好,總有效率達到85.7%。40例患者中共有28例在治療后是有效的,總有效率是70%。具體情況見下表。

85.7%62.5%上前磨牙區(4) 1 1 2 (2/4)50%上磨牙區(9) 4 2 2 (6/9)66.67%下前牙區(2) 0 1 1 (1/1)50%下前磨牙區(3) 1 1 1 (2/3)66.67%下前牙區(14) 8 4 2 (12/14)不同治療方法 痊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上前牙區(8) 3 2 3 (5/8)
在治療牙髓的過程中,由于治療或者牙管內部的吸收,牙髓室底或者根管側壁會出現意外穿孔,而大部分穿孔則是出現在除去齲齒、打開牙髓、探尋根管、進行修復的過程中的。當根管的形態出現反常或者根管發生鈣化、彎曲等狀況時,治療中操作失誤造成的意外穿孔是最為常見的。在本次研究中的40例患牙中,牙髓室底穿孔中下頜磨牙發病率最高,根管側壁穿孔中下前牙區的發病率最高。在各種操作失誤中,制備根管釘道和在根管內部進行固定時的穿孔率最高,其次是根管預備時若根管出現鈣化的穿孔率,穿孔率最低的就是在根管發生彎曲或者探尋根管的過程中。
由于意外穿孔,牙髓周圍的組織極易出現感染,造成穿孔部位牙周的附著物喪失形成牙周袋。此外,牙周也會因此而反復出現感染的癥狀,進而導致牙槽骨、牙骨質乃至牙本質被吸收,迫使患者不得不將患牙拔出。部分學者指出,在根管側壁發生意外穿孔之后,應當對穿孔立刻進行封閉,否則愈后會受到開放時間的影響。但是在臨床實踐中,側壁穿孔不僅多而且通常較為狹小,出血的情況也十分常見,因此會影響封閉材料進行固結并產生作用。這不僅會導致填充材料發生超量的情況,還會進一步損傷牙周,對患牙造成損害。
理想的填充材料對于治療牙髓室底與根管側壁的意外穿孔至關重要。在穿孔治療中,應當盡量選擇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此外,在同等情況下,具有較好凝固效率、抗壓度以及流動性的材料應作為優先選擇的對象。碳酸鈣與凍干脫礦骨不僅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還能對牙槽骨的再生產生誘導作用,是填充材料的可選對象之一。
[1] 莫清波,牙體牙髓課、修復科治療后患牙出現癥狀的誘因及處理[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1(2)
[2] 趙銥民,陳吉華,孔亮,口腔醫學新進展及展望[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0(8)
[3] 周明,林松杉,周秋萍,徐東,汪思斌,牙髓室底與根管側壁意外穿孔28例修復體會[J]人民軍醫,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