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和成人的皮膚相比,小兒身體中的皮膚彈指可破,因為他們的真皮、靜脈等組織剛形成,還處于脆弱期。因此真皮中具有彈力性質的纖維以及具有膠原性質的纖維經不起觸碰。如果用化學特性、設備特性、物理特性的手段對小兒進行治療,由于其體內的毛細血管也特別嫩弱,因此不經意的部分皮膚就會受傷、甚至感染、有炎癥。在小兒的身體中,他們的汗腺特別發達,因此出汗會特別厲害,再加上家長一直潛意識里怕孩子凍著,使小兒的身上穿了很多衣服,致使出汗格外嚴重。因為小兒代謝的特別快,此外加上生病難受,內心躁動,所以也會出汗。身體上流的汗液也會使留置針所在的皮膚受到刺激。由于醫院中生病的小兒很多,醫護者忙不過來,不能對受刺激的皮膚及時觀察、處理,因此也會致使小兒的部分皮膚出現滲出性炎癥的癥狀。另外,由于留置針在小兒手臂上的留置時間較長以及在固定膠布時方法不當等,小兒的部分皮膚也會出現滲出性炎癥。
1.1 小兒資料:從2011年4月到2013年2月,我院在給小兒治病時一共用了630個留置針,在這630次中,穿刺處皮膚出現滲出性炎癥的小兒有20位。在對小兒靜脈實施留置針的3天之后,小兒的穿刺部位皮膚出現滲出性炎癥的癥狀,皮膚上有很多水皰,并且在糜爛之后滲出大量黏液,敷貼的四周皮膚有炎癥且特別腫脹。
1.2 處理方法:立馬使輸液停掉,先把留置針從小兒的靜脈之中拔出,干棉簽壓住針眼處,直到皮膚不再出血為止,對于滲出的身體部分皮膚要用碘進行消毒。醫護工作者相應對卡那霉素組的小兒用卡那霉素制成的醫用鹽水進行濕敷:將5層左右的無菌的紗布準備好,之后將3.8毫克的卡那霉素注射到醫用的100毫升的鹽水之中,將兩者進行調配,然后將準備好的紗布放入調配好的藥水中,用紗布對出現滲出性炎癥的部分皮膚進行濕敷,每次濕敷的時間是12分鐘左右,每天這樣重復濕敷5次左右,等到有炎癥的部分皮膚不再滲液為止;用糊狀的藥劑氯鋅油對炎癥皮膚進行涂抹:在有炎癥的部分皮膚不再滲液之后,用糊狀的藥劑氯鋅油對小兒身體中有滲出性的炎癥皮膚進行涂抹,涂抹的部位不要只限于有炎癥的區域,要大于有炎癥的區域,這樣每天將不再滲液的炎癥皮膚涂抹5次左右。直到有炎癥的部分皮膚出現痂皮,然后脫落、康復。對奈替米星組的小兒用奈替米星制成的醫用鹽水進行濕敷,其它與卡那霉素組相同。
這20位由于留置針敷貼致使身體上部分皮膚出現滲出性炎癥的小兒,在由醫護工作者經過了4-5天的治療,在卡那霉素組中,有炎癥且特別腫脹的現象都沒有了,有炎癥的皮膚全部呈健康狀態。在奈替米星組中,有8例皮膚康復,2例有好轉。兩組差異與統計意義一致(P<0.05)具體如表1。

表1 兩組小兒的皮膚診治情況
小兒本身年齡就很小,在輸液時不能像成年人一樣安靜并且配合醫生,因此在對小兒進行輸液的第一步扎留置針之時,要小心,并且在扎完之后要對被扎的皮膚四周要常做檢查。要使小兒被扎的皮膚不會感染,穿刺部位一定要嚴格消毒,所用的敷貼要是透明的,并且每天都要進行更換。如果小兒的皮膚有紅腫的現象,要將留置針拔出,對于皮膚要用藥液進行消毒。
卡那霉素的特性屬于一種抗生素,對防止皮膚感染很有效,用來涂抹的氯鋅油的作用是保護、柔潤、消炎、收斂,它的藥劑的成分有花生油、氧化鋅以及氯霉素。通過使用,發現卡那霉素以及氯鋅油可以使小兒有炎癥的皮膚避免感染,并且得到修復,用起來也很簡單,因此在治療滲出性炎癥中被大力使用。
[1] 李紅榮 唐匯群.留置針敷貼致小兒皮膚滲出性炎癥的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08,7(5):180-180
[2] 張麗華 周永英 張婧秋.留置針貼膜致皮膚滲出性炎癥的護理[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21):296-296
[3] 潘文 張鎖慶 馬駿 康開彪.歸甲疏通膠囊對急性滲出性炎癥和慢性增生性炎癥影響的實驗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23):108-109
[4] 石成長 高立.秋季別讓小兒皮膚滲出性炎癥痢疾纏上身[J].人人健康,2009(17):121
[5] 劉云蛟 姜泳 慈元.小針刀治療皮膚滲出性炎癥療效觀察[J].中醫正骨,2008,20(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