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增峰, 陳曉靜, 劉 郁, 段紹斌, 居來提,吾買爾江, 于 亮, 仝傳志, 董揚帆
(1.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普外一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2.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幸福路分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失血性休克后,由于腸道缺血引起腸道粘膜屏障受損,以致細菌移位進入血液,導致腸源性菌血癥和內(nèi)毒素血癥,這是誘發(fā)急性肺損傷(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重要因素。也是導致MODS的常見及主要原因。目前對急性肺損傷的治療主要是病因治療,如早期進行機械通氣,或應用地塞米松、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激素或抗氧化劑,但目前這些藥物的療效尚不肯定?,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可以清除體內(nèi)氧自由基、雙向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抗病毒、擴張血管,減少血栓形成,增加腎血流量,利尿等多種藥理作用。且黃芪目前己經(jīng)用于ALI的臨床治療[1],但其機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過建立失血性休克合并內(nèi)毒素所致肺損傷動物模型,采用黃芪注射液治療急性肺損傷,探討其作用機制,為臨床治療急性肺損傷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1 動物與分組:SD雄性大鼠(由新疆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36只,雌雄不限,體重(260±10)g,將動物隨機分為三組,每組12只。A組生理鹽水對照組,B組黃芪注射液低劑量組,C組黃芪注射液高劑量組。
1.2 材料與設備:黃芪注射液(每支10mL相當原生藥20g,批號Z23020786)由黑龍江珍寶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TNF-α試劑盒 (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IL-6試劑盒(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速臺式離心機(LD25-2北京醫(yī)用離心機廠),肝素鈉、粗制大腸桿菌內(nèi)毒素(1×1014個死菌/L)。手術器械及動脈插管、多導生物分析儀,輸液泵等。
1.3 模型的制作及方法:大鼠標準條件喂養(yǎng),實驗環(huán)境溫度25℃。大鼠用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3mL/kg),左側(cè)頸總動脈并插管,外接三通,分別連接壓力傳感器和注射器,用于放血和監(jiān)測血壓,采集血標本,尾靜脈置管用于給藥和復蘇,尾靜脈注入肝素后(500μ/kg),15min內(nèi)從頸動脈放血至平均動脈壓(MAP)35mmHg,維持休克45min后,然后在2h內(nèi)一組由尾靜脈回輸全部采集的血液及2倍生理鹽水,另兩組由尾靜脈回輸全部采集的血液及黃芪注射液,兩組黃芪注射液皆用生理鹽水稀釋至所采集血液量的兩倍。其中分黃芪低劑量組(黃芪注射液10g/kg)和黃芪高劑量組(黃芪注射液20g/kg),復蘇結束后,從尾靜脈給注入LPS1.4mg/kg,通過多導生物分析儀監(jiān)測實驗動物的心率、血壓。2h后留取肺組織標本。
1.4 肺組織切片制備:大鼠腹腔麻醉,胸部去毛,消毒后無菌剪剪開胸腔,取右肺,剔除結締組織,濾紙吸干表面滲液及血跡。稱濕重后,置于80℃的烤箱中烘烤48h至衡重,稱干重,計算濕重/干重比值(W/D)。同時取左肺組織(0.8-0.9)g,加9倍的4℃無菌生理鹽水,低溫制備體積分數(shù)為10%的組織勻漿,3500 r/min(離心半徑8cm)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內(nèi)冷凍備測。分別采用大鼠TNF-α、IL-6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試劑盒(美國Sigma公司),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測定肺組織勻漿液TNF-α、IL-6的含量。
1.5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進行組間比較,以最小顯著差異法(LSD法)進行不同組別之間的兩兩比較,檢驗水準為 а=0.05。
黃芪注射液高劑量組肺組織勻漿中TNF-α、IL-6含量和肺W/D各項指標低于低劑量組,且兩組均低于對照組。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三組肺組織勻漿中TNF-α、IL-6含量和肺W/D的變化(±s,n=12)

表1 三組肺組織勻漿中TNF-α、IL-6含量和肺W/D的變化(±s,n=12)
組別 TNF-α(bp/mg)IL-6(bp/mg)W/D A 15.87±0.48 113.8±3.00 5.37±0.23 B 15.00±0.43 106.8±1.92 4.82±0.32 C 13.12±0.47 47.15±4.10 4.39±0.12
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ALI)是指由嚴重創(chuàng)傷或感染等所引起的肺實質(zhì)細胞損傷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細菌感染所致的膿毒血癥是引起急性肺損傷(ALI)的主要原因[2]。TNF-α可以激活損傷的粒細胞、內(nèi)皮細胞、血小板等進一步釋放氧自由基、脂質(zhì)代謝產(chǎn)物、溶酶體酶等介質(zhì),形成瀑布樣連鎖反應,引起組織細胞損害,因此被認為是引起ARDS的最重要細胞因子之一[3]。多項研究說明IL-6可以作為監(jiān)測炎癥治療后指標,用于評價全身性感染患者炎癥反應的程度,全身性感染患者血清IL-6水平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成正相關[4]。
通過實驗我們本發(fā)現(xiàn)黃芪注射液組肺組織勻漿中TNF-α、IL-6含量和肺W/D低于對照組,且高劑量組各項指標低于低劑量組。說明黃芪注射液對失血性休克合并內(nèi)毒素所致急性肺損傷具有保護作用,且大劑量組優(yōu)于低劑量組。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對機體非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有增強作用,可明顯提高T細胞的增殖,促進吞噬功能[5,6]。黃芪的活性成分中黃芪總黃酮為黃芪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對多種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可預防生物膜的脂質(zhì)過氧化[7]。黃芪甙可抑制內(nèi)毒素引起的內(nèi)皮細胞呼吸爆發(fā)和氧自由基釋放,可減輕內(nèi)毒素對內(nèi)皮細胞膜的損傷,對細胞間連接起保護作用。黃芪多糖可抑制創(chuàng)傷后體內(nèi)自由基誘發(fā)的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可增強創(chuàng)傷小鼠體內(nèi)的SOD活性[8]。
通過本實驗研究結果,黃芪注射液在對失血性休克合并內(nèi)毒素所致急性肺損傷起明顯的保護作用,減輕了創(chuàng)傷后由炎性介質(zhì)所介導的肺損傷,通過黃芪注射液的藥理作用,可初步考慮其保護作用可能與黃芪注射液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及其活性成分對多種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有關,為臨床應用黃芪注射液治療急性肺損傷提供實驗依據(jù),提高搶救成功率。
[1]顧儉勇,黃配志.黃芪對脂多糖致急性肺損傷的保護機制[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5,12(6):1147-1149.
[2]Rene R C.The patlmgenasis of sepsis[J].Ann Intern Med,1991,115(6):457.
[3]邱海波,陳德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與腫瘤壞死因子[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1995,15(4):183.
[4]卞建民,王書奎,江濱,等.多種細胞因子監(jiān)測對嚴重感染患者的意義[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2,14(6):353.
[5]儲大同,孫燕,林娟如,等.黃芪提取成分對癌癥患者淋巴細胞免疫功能恢復及對大鼠免疫抑制逆轉(zhuǎn)的作用[J].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8,9(6):351-354.
[6]沈美玲,翟世康,羅英德,等.黃芪多糖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4,4(10):615-617.
[7]陳聰穎,陸陽,陳澤乃.內(nèi)蒙黃芪的研究概況[J].中草藥,2001,32:567-569.
[8]孫成文,鐘國贛,江巖,等.中國藥理學通報,1996,12(2):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