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瓊, 于春梅, 陳巨峰, 方溢云, 繆 穎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醫學中心, 廣東 佛山 528000)
慢性根尖周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科疾病,主要是慢性感染導致的牙骨質、牙周膜、牙槽骨的損傷,而感染源多來自根管內的細菌。單純根管治療無法徹底根除根管內的病原微生物,因此臨床使用根管內封藥殺菌的方法殺滅根管內細菌。目前治療慢性根尖周炎使用的封閉劑主要有氫氧化鈣封閉劑和碘仿糊劑,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使用氫氧化鈣封閉劑或碘仿糊劑治療慢性根尖周炎,進行根管內封藥的臨床效果,以明確治療慢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并探討其機制。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1年10月間就診于我科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入組隨訪至1年的100例患者,男性43例,女性57例,平均年齡45.3±7.4歲,中位年齡49歲。兩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別入組采用氫氧化鈣封閉劑或碘仿糊劑治療的50例患者,收集資料并分析治療后1周的疼痛率,6個月、1年的治療有效率。
1.2 排除標準,疼痛分級,治愈標準:牙周袋探診>3mm;牙冠破壞嚴重,隔濕效果欠佳;患者有全身系統性病史或1個月內服抗生素者。疼痛癥狀分級[1]:0級,無疼痛;1級,輕度疼痛,不需特殊處理;2級,明顯疼痛,減少咬合或藥物處理可減輕;3級,嚴重疼痛,局部紅腫,需急診治療。0或1級疼痛為有效,2或3級疼痛為無效。治療效果標準:手術成功者,咀嚼功能良好,無咬合痛,無叩擊痛,竇道消失,X線片顯示根尖陰影區縮小或消失,密度增加或正常;失敗者,咬合痛,叩擊痛,咀嚼功能障礙,竇道存在,X線片顯示陰影區增大。
1.3 方法:回顧性分析氫氧化鈣封閉劑治療前后根管內細菌菌落數變化的資料。收集通過陽性克隆并構建基因樹得到的菌落變化數資料;對兩組方法治療前后細菌總RNA的變化進行回顧性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 SPSS13.0 軟件分析,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不同級別疼痛發生率見表1,兩治療組不同疼痛級別患者的比率不全一致,P<0.05;治療后隨訪6個月至1年,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見表2,P<0.05,不同方法的治療率存在顯著性差異。
2.2 不同方法臨床治療效果:通過陽性克隆并構建基因樹的方法,分析氫氧化鈣封閉劑治療前后根管內細菌菌落的變化,由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完成;qRT-PCR法檢測氫氧化鈣治療前后細菌總RNA的變化。氫氧化鈣封閉劑治療前后細菌數降低量顯著大于碘仿糊劑治療組,P<0.05。

表1 氫氧化鈣封閉劑治療組及碘仿糊劑治療組患者疼痛率 n(%)

表2 氫氧化鈣封閉劑治療組及碘仿糊劑治療組患者治療效果 n(%)
慢性根尖周炎是損害人類口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常由于根管內感染或病原刺激物的長期存在,導致根尖組織的慢性炎性反應,最終表現為炎性肉芽組織形成或牙槽骨的破壞[2]。牙髓組織的失活或崩解,及微生物入侵根管內,是導致根管感染及根尖周炎的主要因素。根管治療是治療牙髓病或根尖周病首選的和重要的方法。根管治療一般采用封閉較好的材料進行充填,可長期不被吸收,且可緩慢而持續的起到消毒作用,清除感染并促進根尖周病的愈合。
氫氧化鈣是一種強堿性化學制劑,理化性質穩定,微溶于水,其水溶液pH值為9-12。由于強堿性環境不利于細菌生長繁殖,將氫氧化鈣封入根管后,可發揮較強的抗菌作用[2]。除殺菌機制外,氫氧化鈣可誘導根尖周組織的修復,促進根尖硬組織的沉積,有利于根尖孔的封閉[2,3]。
氫氧化鈣是一種安全高效的根管消毒劑,可抑制細菌生長,中和細菌產生的酸性,對尖周刺激小,促進根尖周組織病變的恢復和根尖孔的封閉,因此可以作為牙體牙髓病根管治療的選擇藥物[4]。氫氧化鈣糊劑使用方便,用螺旋輸送器可將糊劑送至根管全長,使糊劑與根管壁充分接觸,有利于其發揮作用。綜合考慮上述特點,其易于操作、廉價的優勢,更便于基層醫院的開展[5,6]。
根尖周炎是一種以革蘭氏陰性厭氧菌為主的混合感染性疾病。作為根尖周炎的主要致病因子,細菌的存在是感染經久不愈、治療失敗的根源[7,8]。有研究表明,氫氧化鈣可使細菌細胞發生結構上的改變,引起細菌膜通透性增加、脂質氧化、蛋白質變性等導致細菌死亡。Chu FC[9,10]等研究發現,采用抗生素或甾體消炎藥或氫氧化鈣治療慢性根尖周炎后根管內細菌陽性率減少。譚錦生[11]也有類似研究。
綜上所述,氫氧化鈣對慢性根尖周炎具有一定治療效應,其治療機制可能是通過抑制細菌生長而產生。因此,本課題通過分析氫氧化鈣封閉劑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之后通過陽性克隆,構建基因樹等方法,使用定量PCR法檢測治療前后對病原微生物菌群及細菌總RNA的變化以明確氫氧化鈣封閉劑對慢性根尖周炎的療效及病原微生物的影響。研究結果證實,氫氧化鈣封閉劑治療組術后疼痛級別與碘仿糊劑治療組相比較,疼痛級別分布存在差異,P<0.05,氫氧化鈣封閉劑治療后疼痛級別較低。氫氧化鈣封閉劑治療的6個月及1年治愈率均顯著高于碘仿糊劑治療組,P<0.05。通過進一步實時定量分析,氫氧化鈣封閉劑治療后根管內細菌減少量顯著大于碘仿糊劑治療組,P<0.05。因此推測,可能由于氫氧化鈣對根管內細菌具有更好的殺菌作用,提高了慢性根尖周炎的治愈率。本研究結果提示,今后的臨床操作中,在符合治療標準的情況下,應盡可能選擇氫氧化鈣封閉劑進行根尖周炎的治療。
[1]Mehd Sulong MZ.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canal preparation of open teeth using two irrigation regimes[J].Int Endod,1989,22(5):248-251.
[2]姬曉林,郭金蘭.氫氧化鈣糊劑根管充填129例臨床觀察[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2,5(18):22.
[3]鄒芳,劉衛紅,陳俊良,等.不同賦形劑氫氧化鈣抑制白色念珠菌的藥敏試驗[J].口腔醫學,2006,26(1):58.
[4]Williams JM,Trope M,Caplan DJ,et al.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E faecalis by real-time PCR(q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and cultivation during endodontic treatment[J].Endod,2006,32(8):715-721.
[5]Aas JA,Paster BJ,Stokes LN,et al.Defining the normal bacterial flora of the oral cavity[J].Clin Microbiol,2005,43(11):5721-5732.
[6]Vickerman MM,Brossard KA,FuIll DB,et al.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bacterial andarchaeal species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endodontic infections[J].Med Microbiol,2007,56(1):110-118.
[7]Siqueira JF,Paiva SS,Magalh KM,et al.Cultivable bacteria in infected root canals as identified by 16S rRNA gene sequencing[J].Oral Microbiol Immun,2007,22(4):266-271.
[8]閆培芳,梁景平,李超倫,等.慢性根尖周炎根管中8種厭氧菌檢出分析[J].口腔醫學,2006,(4):250-252.
[9]Ferrari PH,Cai S,Bombana AC.Effect of endodontic procedures on enterococci.nteric bacteria and yeasts in primary endodontic infections[J].Int Endod,2005,38:372-380.
[10]Chu FC,Leung WK,Tsang PC,et al.Identification of cultivable microorganisms from root canals with apical periodontitis following two-visit endodontic treatment with antibiotics/steroid or calcium hydroxide dressings[J].Jendod,2006,32:17-23.
[11]譚錦生,楊瑞熹.慢性根尖周炎應用氫氧化鈣根管內封藥的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08,14(4):4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