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靜, 易星航
(重慶市九龍坡區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 重慶 九龍坡 400050)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擴張型心肌病(DCM)的主要臨床表現形式,病情呈現為進行性加重。DCM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會顯著提高[2]。作為一種新型的非選擇性第三代β受體阻滯劑,卡維地洛有著優秀的心血管保護功能,目前已經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獲得了廣泛應用。為了能夠深入比較卡維地洛和美托洛爾兩種β受體阻滯劑治療DCM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選擇58例DCM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有關資料和結果整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58例擴張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DCM的診斷標準[1],同時滿足NYHA(紐約心臟病協會)分級中的Ⅱ-Ⅳ級標準[3]。其中,男性42例,女性16例,年齡38 -66 歲,平均(50.5 ±12.5)歲,心力衰竭病程(4.0±1.1)年、BMI(體質指數)(24.5 ±3.5)kg/m2。按照就診順序編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A組(n=29)和B組(n=29),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NYHA分級、心力衰竭病程、BMI等方面的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①冠心病、貧血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限制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②有β受體阻滯劑禁忌癥或者過敏史,如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癥、嚴重竇性心動過緩、喘息性支氣管肺炎、支氣管哮喘、低血壓等。
1.3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對癥支持治療,包括祛除誘因、休息、限鹽,并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給予醛固酮受體阻斷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洋地黃、利尿劑、硝酸酯類等藥物。在此基礎上,①A組給予卡維地洛(國藥準字H20052428,寧波市天衡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初始劑量為3.125mg/次,2次/d,如耐受良好,7d 后增加至6.25mg,2 次/d,以后每14 d 加量1倍,漸至最大耐受量,目標劑量25mg,2次/d,堅持治療6個月;②B組(n=29)給予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商品名:倍他樂克,國藥準字H32025390,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初始劑量為6.25mg/次,2 次/d,每14 d 增 1 倍,目標劑量 50mg,2 次/d,堅持治療6個月。需要對兩組患者給予密切的心率、血壓監測,以便能夠隨時依照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合理調整用藥量:心力衰竭癥狀糾正且心率在55-60次/min視為達到最大耐受量,心力衰竭癥狀加重患者需要及時減退至原用藥劑量。
1.4 觀察指標:①觀察治療前與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臨床心功能改善程度,監測LVEF、LVDD的變化情況;②采用BNP測定儀測定患者的BNP水平;③采用 Guyatt方案[4]的6min步行試驗評估患者的運動耐量;④監測患者的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以及臨床不良反應。
1.5 療效評定[4]:①顯效:NYHA分級改善2級、LVEF增加≥20%;②有效:NYHA分級改善1級、LVEF增加≥10%;③無效:心功能未改善或者惡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患者總數×100%
1.6 統計學處理:本組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處理,總有效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均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效果A組的總有效率和改善情況顯著優于B組(P<0.01)。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對比 n(%)
2.2 心功能指標、BNP相對于治療前與B組,A組的LVDD、BNP明顯減少,而 LVEF、6min步行距離則明顯增加(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BNP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BNP對比(±s)
注:相對于治療前與B組,*P<0.05;相對于治療前與B組,ΔP<0.05
時間 組別 LVDD(mm)LVEF(%)BNP(pg/mg)運動耐量(m)治療前 A組62.3 ±6.0 44.7 ±6.2 385.0 ±122.8 384.1 ±60.8 68.9 ±7.0 33.5 ±6.9 670.1 ±196.7 334.5 ±68.0 B 組 68.8 ±7.2 33.2 ±8.0 667.6 ±132.2 335.3 ±72.3治療6個月 A組 58.3±5.6* 48.6±5.8Δ 310.6±123.0Δ 420.2±58.7*B組
擴張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在各個年齡段均有發病,但是中老年群體是DCM的多發群體[1]。由于DCM發病一般比較緩慢,很容易延誤最佳治療時機,進而引發各種心律失常,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DCM的終末階段,因為心肌細胞彌漫性損害,會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S)及交感神經系統(SNS),導致患者心室重構,使得心肌損傷嚴重化并惡化患者心功能。所以,治療擴張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的關鍵在于阻滯神經激素、阻斷心室重構的惡性循環。
卡維地洛是一種具有多種附加作用的第三代β受體阻滯劑,其獨特之處在于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并抑制細胞膜脂質過氧化[4]。保護完整細胞免受氧自由基誘導的細胞凋亡抑制非梗死區膠原沉積和逆轉左心室心肌重構[5]。卡維地洛的這些特殊藥理特性使其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更有優勢。本研究顯示卡維地洛比美托洛爾能夠更有效地改善左室功能、降低BNP的濃度、提高運動耐量。目前,國內外的相關報道[6],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血漿BNP水平均要高于正常水平,而且CHF越嚴重,BNP水平越高;相應地,在治療過程中,CHF的改善情況越是良好,BNP水平越低。所以,BNP水平已經成為診斷心力衰竭以及判斷其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BNP大于100pg/mL便可以基本斷定心衰[7]。本組研究顯示,相對于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BNP水平均顯著降低,表明卡維地洛和美托洛爾對DCM心力衰竭的有效性;相對于B組,A組的BNP減少水平更加明顯,表明卡維地洛治療DCM心力衰竭更加有效。同時,BNP減少水平與LVEF增加相一致,再一次驗證了BNP水平與CHF嚴重程度有良好的相關性,是評價心衰改善很好的指標。
[1]龔金龍,吳婷竹,朱乃訓,等.卡維地洛與美托洛爾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薈萃,2009,24(19):1687-1690.
[2]甘玉君.卡維地洛美托洛爾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1,40(9):909 -910.
[3]張福全,金培印,趙慧艷,等.卡維地洛與美托洛爾治療擴張性心肌病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8):1304-1306.
[4]梁詠梅,劉楓.卡維地洛對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構和心功能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05):593.
[5]武雯濤,韓清華.卡維地洛治療心力衰竭受體機制的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8,24(06):818 -822.
[6]張鉻銨,陳炳忠.美托洛爾對擴張型心肌病QT間期離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變化的研究[J].2006,12(3):201 -202.
[7]郭存玲,韓艷菲.美托洛爾、卡托普利治療圍生期心肌病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10):1578 -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