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嬌, 王占忠, 姜 涌
(河北省承德市中醫院手外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自1963年陳中偉成功完成了右前臂再植術至今,經過半個 多世紀的發展,我國顯微外科技術水平始終位于世界領先地位。斷指再植術是將完全或不完全斷離的指體,在光學顯微鏡下,將離斷的血管重新吻合,作骨、神經、肌腱及皮膚的整復術,使肢體恢復血液循環及功能的一種高難度精細手術[1],術后需密切的病情觀察及正確的護理措施。本文選取自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程度斷指患者98例(136指),隨機分為對照組于護理干預組,旨在探討強化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血管危象的發生,提高斷指成活率。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收集斷指再植患者98例(136指),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33歲。致病原因:切割傷、旋轉撕脫裂傷、擠壓傷。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9例(70指),年齡2.5歲 -50歲,平均23歲,護理干預組49例(66指),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43歲,兩組患者年齡、病史、病情、治療方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常規護理。
2.1.1 完善術前準備。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手術目的,使其配合治療。
2.1.2 術后護理:嚴密觀察再植指體的血運循環情況;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患肢抬高,持續烤燈照射;常規使用抗血管痙攣藥物。
2.1.3 術后臥床7-10d,進行健康指導;禁煙。
2.2 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系統的護理干預。
2.2.1 術前護理:完善術前準備。盡量避免與手術不成功或者殘端修整手術患者安排同一病房,減少不良刺激,以免增加其心理負擔。向患者講解手術目的、麻醉方式,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其積極配合。需注意的是,大部分患者入院初期會有煩躁、緊張甚至抗拒消極情緒,此時避免一次性“大量灌注式健康宣教”。術后可根據患者不同的治療、護理階段特點進行有重點的健康指導。
2.2.2 舒適的護理:保持室溫在24-26℃,濕度為50-60%,病房安靜、舒適。由于手術一般較長,上肢扎止血帶過久會出現紅腫、張力性水泡,患者回到病房妥善安置好后給予硫酸鎂濕敷每日2-3次,按摩肩關節,可有效緩解上臂疼痛腫脹感。術后患者需絕對臥床7-10d,為增加其舒適度,可在臀下墊純棉大浴巾,經常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感,每日2-3次進行肢體及受壓部位皮膚按摩(患肢除外)。
2.2.3 疼痛的護理:疼痛作為一種不良刺激,會使患者的情緒更容易波動、引起血管痙攣,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后果[2]。評估疼痛的強度、頻率、性質、部位,了解患者對疼痛的耐受程度,加強心理支持,指導其深呼吸,給予有效鎮痛。罌粟堿注射部位的疼痛可給予六神丸研末或硫酸鎂濕敷止痛消腫。
2.2.4 夜間觀察與護理:由于夜間迷走神經興奮,小血管處于收縮狀態,指端血管容易發生痙攣[3],而且患者往往在夜間熟睡等無意識狀態中向患側側臥,造成患肢受壓,靜脈血液回流不暢[4],誘發血管危象,夜班護士必須提高責任心和警惕性,加強巡視,尤其是凌晨,及時幫助病人糾正體位,注意保暖,觀察患者睡眠狀態,血運循環情況,疼痛程度等。另外,夜間的任何操作要注意動作輕柔,減少噪音刺激。對于入睡困難的患者可給予藥物助眠。
2.2.5 禁煙。因為煙中的尼古丁既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又是血小板吸附劑,易造成吻合血管的栓塞于痙攣[5],病人入院宣教時即向其講解吸煙的危害,強化患者本人及家屬的戒煙意識。術后更需護士反復強調禁煙的必要性,加以檢查督導,并要求患者家屬的配合。
2.2.6 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多飲水,防止尿路感染及飲水過少造成血容量不足以致引起血管痙攣的發生,囑患者多食清淡、粗纖維食品,防止便秘,可輕揉腹部,必要時給予緩瀉劑。
2.2.7 藥物不良反應的護理:術后脈通等其他擴血管藥物的應用,可引起腹脹、腹痛、鼻衄等不適感,護士在用藥之前須向患者及家屬交代清楚藥物的不良反應,以免造成緊張情緒,腹脹腹痛通常給予濕敷、按摩等物理療法;鼻衄時取大蒜適量,去皮搗成蒜泥,敷在腳心上,用紗布包扎好,可達到較快止血的效果。
2.2.8 心理護理: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及時了解其心理活動,并要求家屬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解除思想顧慮,尤其患者臥床5d后,會出現焦躁期,此時應盡量滿足其要求,根據患者喜好可給予聽音樂、看雜志,安撫焦躁情緒,使患者信任醫務人員,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樂觀心理。

表1 兩組術后3d血管危象發生情況比較
由表1可知,對照組與干預組術后3d血管危象發生率分別為32.65%及12.24%,經統計學軟件(spss17.0)處理,得出卡方值為5.861,P 值為 0.015,P <0.05,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護理干預組能能夠減少術后3d血管危象發生率。
斷指再植是手外科修復手指缺損的重要方法。血管危象多發生在術后72h內,發生因素主要有環境因素、體位不當、疼痛、精神緊張、機械刺激、藥物作用等。臨床表現變化莫測,如不及時發現,正確判斷處理,就可導致再植手術的失敗,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使病人承受新的痛苦,甚至給其帶來終身遺憾。由此說明,術后的專科護理對于手術成功與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顯微外科的護士,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業務水平,具有敏銳的病情觀察能力和獨立正確處理血管危象發生的能力。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文化層次的提高和醫學模式的改變,護理干預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廣泛重視。斷指的患者多為急診創傷所致,大部分對疾病的相關知識了解匱乏,加之術后臥床時間較長及費用問題,以致病人有較復雜的心理,給護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難度,我們撇棄科教書式的常規護理措施,更多的注入了人文護理,使護理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現和需求,通過健康教育使其充分了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能夠最大程度的配合治療。同時,護士應全面系統的了解患者病情,熟練掌握再植手術的護理知識,可預見性的觀察患者出現哪些病情變化,并可以迅速給予行之有效的處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血管危象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我們應付出更多的精力與愛心,讓每一位患者能夠體會到被重視、被關愛,增加信任感、依從性,利于護患之間的互動,便于我們及時發現不良因素,及時處理。綜上所述,斷指再植術后密切觀察病情,同時給予系統的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更大程度的提高護理的專業水平,可有效的預防血管危象的發生,提高斷指再植手術成活率,值得臨床推廣。
[1]樓葛燕,湯曉萍.61例斷指再植術后的觀察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2):209.
[2]黃正麗,陶圣祥,胡蘭平,等.12例自體剔骨符合組織瓣修復大面積軟組織缺損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3):213 -214.
[3]王芝云,陳愛蘭,林秋燕,等.拇指旋轉撕脫性離斷再植術后血管危象預防及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4,4,(3):1.
[4]段寶玲,馬捷,孫巧慧,等.斷指再植術后血管危象的分析及護理[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6,27(2):162.
[5]楊威.斷指再植的術前護理[J].實用手外科雜志,2003,17(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