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新更, 任曉華, 孫 琦, 周雪菲, 彭 雯劉俊霞, 李曉景, 孫志強, 梁國瑞, 張 英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心醫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11)
失眠指的是由于心神失養或不安等陽不入陰而引起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病證。中醫稱之為“不寐”。更年期婦女卵巢雌激素分泌逐漸減少,內分泌紊亂,易產生抑郁、焦慮情緒,引起失眠,中醫認為[1]更年期失眠病位在心與肝,病機為陰虛、血虛、血滯。酸棗仁湯出自《金匾要略》,主治肝血不足,虛熱內擾引起的失眠。目前,臨床中藥方劑常用的有傳統湯劑與其免煎顆粒劑兩種劑型,對于二者區別的研究多見于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比較,而臨床療效是否有差別,尚未見報道。本文即對酸棗仁湯的傳統湯劑及其免煎顆粒在治療失眠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比較研究,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1.1 收集病例:選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間,石家莊市中心醫院中醫科門診病例為研究對象,選取60例失眠患者,年齡在40-60歲,隨機分為顆粒組與飲片組各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見表1。(P>0.05)
表1 失眠病例年齡分布情況(±s)

表1 失眠病例年齡分布情況(±s)
組別 年齡(歲)中藥湯劑組51.32 ±3.89免煎顆粒組50.26 ±4.15
1.2 診斷標準:臨床病癥符合診斷標準:經常不易入睡(就寢30min未入睡),或睡而易醒,不易再睡,或睡而不酣,易于驚醒(每晚醒2-3次以上),甚至徹夜不眠,并伴有胸悶、憂慮、抑郁、哄熱汗出、急躁易怒、記憶力減退等現象。中醫辯證屬肝血不足,陰虛內熱型,臨床表現為虛煩失眠,心悸不安,頭暈目眩,咽干口燥,舌紅脈弦細。
1.3 治療方法:湯劑組:炒酸棗仁15g、知母6g、茯苓6g、川芎6g、甘草3g,煎煮酸棗仁湯劑每日三次,溫服;顆粒組:取免煎顆粒相當于飲片炒酸棗仁15g、知母6g、茯苓6g、川芎6g、甘草3g,每日三次,沖服。各組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隨癥加減,血虛甚而頭目眩暈重者,加當歸;白芍、枸杞子增強養血補肝之功;虛火重而咽干口燥甚者,加麥冬、生地黃以養陰清熱;若寐而易驚,加龍齒、珍珠母鎮驚安神;兼見盜汗,加五味子、牡蠣安神斂汗。
1.4 觀察:以四周為一個療程,觀察患者睡眠情況及白天精神狀態是否好轉。
1.5 療效標準:顯效:臥床后較易入睡,睡眠過程中偶有醒轉,但很快能再度入睡,每晚睡眠時間>7-8h,白天精神飽滿,伴有癥狀明顯好轉或消失,用后隨訪無復發。有效:臥床后仍需一段時間入睡,或睡眠中醒后需一些時間始可再度入睡,每日睡眠可達5-6h。伴有癥狀有所減輕。無效:癥狀無明顯改變。

表2 失眠患者睡眠改善狀況 n(%)
60名患者睡眠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飲片組:顯效20例(66%),有效8例(27%),無效2例(7%),總有效率93%;顆粒組:顯效15例(50%),有效7例(23%),無效8例 (27%),總有效率達73%。兩組有顯著差異(P<0.05)。
失眠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疾病,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睡眠障礙性疾病日益成為突出的醫療及社會問題而得到人們的關注。WHO調查表明,全球因睡眠病癥而受到困擾的人約有27%,而我國有40%[2]。更年期女性由于血中激素水平低落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會引起一系列癥候群,臨床上以失眠多夢、心煩易怒、頭昏目眩、烘熱汗出等為主要表現。其中失眠使患者不能得到正常的休息并會加劇更年期的其它癥狀,所以以失眠為突出表現來就診者尤多。
人的正常睡眠系由心神所主,陽氣由動轉靜時,即為入睡狀態。反之,陽氣由靜轉動時,即為清醒狀態,這種規律一旦被破壞,就導致失眠的發生。更年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了更年期失眠的主要原因與情志、血虛肝旺有密切的關系。郁怒傷肝,肝氣郁結,郁而化熱,郁熱內擾,魂不守舍,所以不能入睡,或通宵不眠,即使入睡,也多夢易驚,肝失疏泄,則胸脅脹滿,急躁易怒。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養心。肝血不足,則魂不守舍;心失所養,加之陰虛生內熱,虛熱內擾,故虛煩失眠、心悸不安。血虛無以榮潤于上,每多伴見頭目眩暈、咽干口燥。舌紅,脈弦細乃血虛肝旺之征。因此更年期失眠病位在心與肝,病機為陰虛、血虛、血滯,用藥上注意調整臟腑氣血陰陽,要在辨證的基礎上安神鎮靜。
酸棗仁湯出自《金匱要略》,本方是治心肝血虛而致虛煩失眠之常用方。方中重用酸棗仁為君,以其甘酸質潤,入心、肝經,生心血、養肝血,使血不虛則陰能涵陽;茯苓利陽水以平陰,使三焦無阻則陽能入陰;知母苦寒質潤,清熱除煩,滋陰水以制火,使熱不擾則神自安寧;川芎調肝血而疏肝氣,與大量之酸棗仁相伍,辛散與酸收并用,補血與行血結合,使血流暢則血能養神;甘草和中緩急。諸藥相伍,標本兼治,養中兼清,補中有行,共奏養血安神、清熱除煩之效。
中藥免煎顆粒是將中藥飲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經濃縮干燥,制成的顆粒劑[3]。其包裝定量,藥劑人員可遵醫囑調配,不需煎煮,即沖即服,是一種快捷、方便、簡單、衛生的劑型,是中藥湯劑改革的一種嘗試。但是中藥顆粒劑與飲片的區別比較多見于有效成分含量測定,對于臨床療效的比較較為少見,本文就以酸棗仁湯治療婦女更年期失眠為切入點,對其顆粒劑與傳統湯劑治療此類失眠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對比研究。
本研究選取60例更年期失眠患者在中醫辨證屬肝血不足,陰熱內擾型,年齡在40-60歲不等,臨床均表現為虛煩失眠,心悸不安,頭目眩暈,心煩易怒,哄熱汗出等。分別運用酸棗仁湯的傳統湯劑和顆粒劑進行治療,臨床觀察結果顯示:
臨床觀察對比結果顯示:60例患者睡眠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湯劑組:顯效20例(66%),有效8例(27%),無效2例(7%),總有效率93%;顆粒組顯效15例(50%),有效7例(23%),無效8例(27%),總有效率達73%。兩組顯著差異(P<0.05)。說明酸棗仁湯免煎顆粒治療更年期失眠,有一定的療效,但與傳統湯劑相比,療效較差。這可能與飲片在煎煮過程中有效成分之間發生反應、產生新物質有關。
中藥濃縮配方顆粒是將中藥飲片經現代制藥工藝精制而成的中藥顆粒劑,保留了傳統中藥飲片配伍組方加減靈活的特點,能按中醫理論辨證施治隨方配藥,且有衛生、簡便、快捷、攜帶方便的優點,適合現代快節奏生活及習慣,深受患者好評。但是傳統中醫治療多采用復方治療,中藥免煎顆粒是針對單味藥物提取濃縮制成的顆粒劑,相對于傳統湯劑,缺少了藥物共同煎煮的過程,而煎煮過程中藥物成分之間可能發生反應,產生新物質,因此,免煎顆粒在臨床療效上有一定的劣勢,免煎顆粒若想替代傳統湯劑,仍有很多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1]張麗萍.酸棗仁湯合甘麥大棗湯治療更年期失眠癥25例[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12(6):362 -363.
[2]錢之玉.失眠及其藥物治療[J].中國藥師,2005,8(1):13 -21.
[3]俞路寧,徐筱芳,邵深深,等.傳統煎法中藥與免煎顆粒比較[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6(5):784-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