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芹
黨的十八大指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李克強總理6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擴大至全國,鼓勵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擴大債券發行,逐步實現債券市場互通互融。”面對歷史難得的機遇,次發達地區如何充分多層次資本市場來解決地方經濟發展資金瓶頸,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的緊箍咒呢?本人根據多年工作實踐,談點粗淺看法,供參考。
資本市場應當包括證券交易所市場、場外交易市場,即主板市場、創業板、新三板市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代辦股份轉讓市場、產權交易市場及境外市場等幾個層次。在資本市場上,存在不同特征的投資者與不同融資規模需求的融資者,各類市場主體對資本市場金融服務的不同需求。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龐大的融資需求,靠一兩個市場體系是不足以滿足的,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實際上是為了適應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資本市場自身發展方式的轉變,能夠為滿足不同投融資市場主體的資本要求,而建立起來的有層次性的配置資本性資源的市場,是實現資本市場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也是資本市場邁向成熟的標志。
次發達地區是相對于經濟發達地區而言,指那些有一定經濟實力和潛力,但主要經濟指標與不發達地區相比較高,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生產力發展不平衡,科技水平還不發達,但加快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已經基本具備,經濟發展的潛力比較大的區域。
對于次發達地區來說,就是要鼓勵企業緊扣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脈搏,積極到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四板、境外及債券市場融資,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例,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實現地方經濟跨越發展。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鼓勵優質企業到主板、中小企業板IPO。滬深交易所一直是企業直接融資的主渠道,其市盈率高,融資規模大,長期為企業所青睞。因此,要積極鼓勵企業到主板上市,幫助擬發行5000萬股以上,凈利潤達1億元的實力雄厚、持續穩定增長優質企業到上交所主板市場融資,幫助擬發行3000萬至5000萬股,年凈利潤5000萬左右發展穩健的中小企業到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2.鼓勵“三高六新”成長性企業到創業板IPO。要著力篩選培育后備企業,對全市凈資產在2000萬元,近兩年累計凈利潤超過600萬元,主營業務突出,最近一年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0%,近兩年累計營業收入超過8000萬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成長性強,科技含量高,行業發展前景好,注冊地在本地的企業,進行拉網式摸底排查調研,從中選出一批高增長、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新經濟、新農村、新服務、新能源、新材料、新模式的企業到創業板上市。對初具創業板上市條件的企業,要予以政策扶持培育。
3.鼓勵暫不符合上市要求但融資需求強烈的企業到新三板融資。新三板是主板、創業板市場的孵化器,主要定位于:為成長性、創新性的未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轉讓和定向融資服務。借助新三板市場,未上市的企業可以先融資,待企業發展具備上市條件后還可以轉板。非上市公司申請在新三板市場掛牌,主要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合法存續兩年(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的可連續計算),業務基本獨立,具有持續經營能力;二是不存在顯著的同業競爭、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大股東侵占資產等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業;三是在經營和管理上具備風險控制能力;四是股份有限公司且治理結構健全;五是股份的發行、轉讓合法合規;六是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或者在實質上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要求。要緊緊抓住新三板放開的歷史性機遇,早準備、早起動、早申報,爭取一批企業早掛牌。
4.鼓勵中小微企業到四板融資。“四板”市場,即區域性市場,亦稱場外交易市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地方政府批準設立的地方區域性交易場所,中國證監會將給予規則性的指導。十八大報告也強調要積極發展場外交易市場,我們要借鑒成熟地區經驗,如天津、上海OTC,結合次發達地區實際,抓住各地(省)股權交易市場,即四板市場推出契機,積極拓展次發達地區中小企業到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交易,并對到四板融資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
同時,對一些境內上市有困難、上市時間要求緊的企業推薦到境外上市,如香港、歐美市場等,實施企業上市境內境外并舉,多渠道、多形式。
5.鼓勵企業到債券市場融資。IPO與債券融資并重,在鼓勵企業上市的同時,還要積極為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提供債券融資渠道。抓住穩步擴大債務市場規模,加大資產證券化試點力度契機,利用債權市場為企業融資,推進發行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集合債券、中小企業私募債、小微企業金融債等,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重。特別指出的是,中小企業私募債是我國中小微企業在境內市場以非公開方式發行的,發行利率不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3倍,期限在1年(含)以上,對發行人沒有凈資產和盈利能力的門檻要求,是完全市場化的公司債券。其發行實行備案制,若上報材料完整齊全,交易所在接收材料10個工作日內出具《接受備案通知書》,即可開始私募債券的發行。從2012年6月第一單成功發行至今,全國已發行85個中小企業私募債。平均每單規模為1.15億元,期限為2.48年,票面利率9%。主要條件:一是發行人為中國境內注冊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二是試點期間發行人需符合【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規定;三是試點期間不包括已經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四是暫不包括房地產企業和金融企業;五是試點期間優先選擇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13個地區的企業上報材料。一般參照IPO標準,上市公司子公司、擬上市企業優先。
(作者單位:淮安市上市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