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并強調,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在現代經濟背景下,企業的發展和強大離不開中國夢,特別是以服務民生為宗旨的公用服務企業,在企業文化的構建中尤其需要中國夢的植入和提升,將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理念固化為企業職工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從而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關鍵詞:中國夢;公用企業;企業文化建設
中國夢,其本質就是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強盛、人民幸福。中國夢與企業夢、人民夢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當中。企業夢源于國家的發展與強大,植根于企業員工的“生活幸福、人生出彩”。本文通過對“中國夢”與“企業夢”、“個人夢”之間關系的分析,初步探討中國夢對于公用企業文化建設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提出公用企業需要打造五種文化,希望對于企業文化的塑造能夠有所裨益。
一、中國夢、企業夢與個人夢三者相輔相成
中國夢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涉及經濟富強、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安居樂業、病有所醫等諸多方面,中國夢需要各類組織、機構以及全體中國人為之奮斗才能實現。
1.企業是實現“中國夢”的有效載體
企業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中國夢不僅需要一大批像能源行業的中石油、石化,電腦行業的聯想,通信設備行業的華為、中興,家電行業的海爾等大型世界級的企業,同樣也離不開供水、供電、供熱、供氣、交通運輸等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企業的發展壯大,實現“中國夢”就是要通過企業的發展既滿足社會運行的基本需求,又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這需要不同性質的企業抱成一團,相互服務,做強做大,集體擔負起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2.員工是實現“企業夢”的核心資源
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全體中國人民的夢,實現企業夢就是實現全體員工的夢。員工作為企業的最小單元,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也是第一生產力。只有員工的個人夢同企業夢一致,才能推動企業不斷進步;只有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被充分發揮出來,企業才具有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才能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力量。同樣,貢獻和收獲并舉,只有員工個人的工作效率不斷提高,職級和薪資待遇才能上升,才能在更高的舞臺發揮才華,實現自己的“個人夢”。
3.中國夢是實現“個人夢”的基石
中國夢的最終著眼點是為了人民的幸福,中國夢首先體現在要保證人民更加幸福,人民生活得更加有尊嚴,各項權利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個人夢必須跟我們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富強緊密聯系起來,只有這樣,個人夢才會有堅實的土地,個人夢才會有真正實現的可能。
二、公用企業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夢的推動
公用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服務為公眾日常所需,沒有充裕的替代選擇,需求彈性很小,加之所具有的自然壟斷特性,常被“競爭提升效率”的觀點所詬病,自我反省、自我提升,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廣大市民已成為時下企業文化建設著力推進的重點工作。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凝聚企業力量的精神紐帶。全面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基礎工程,是打造企業軟實力的價值追求,是體現和提升企業凝聚力、創造力、競爭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找準新時期企業文化的著力點已刻不容緩。
企業文化是企業內的群體對外界普遍的認知和態度,通過企業內物體布局所傳達的感覺或氣氛,以及企業成員與顧客或其他成員交往的方式來體現。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共鑄中國夢。中國夢為公用企業的發展方向提供了明確的指引,比如要實現經濟富強、社會和諧,就要求供水、供氣企業提供安全優質的凈水、燃氣為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基礎保障,要求交通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與這些外在形式相對應,企業文化也就找到了新時期的著力點,并且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可以說,中國夢牽引企業夢,企業夢助推中國夢,企業文化必將推進中國夢的激情綻放。
三、公用企業需要打造的五種文化
公用企業文化建設應結合中國夢的內涵,充分展示企業自身的特點,將優良的傳統與開拓創新相結合,用最完善的文化體系,來展示企業所具有的獨特魅力,為企業發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和行動“正能量”。
1.打造“誠信”文化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普遍存在于企業的生產經營、銷售服務全過程,是企業發展的立身之本,更應成為公用企業的鮮明文化特征。以百年國企廣州市自來水公司為例,其以“優質供水,誠信服務”來貫穿企業的管理、凝聚人心,上下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企業的管理也更加科學,得到了廣大市民和國內同行的高度認可。在2013年中國水網的調查中,廣州供水總體服務滿意度等7項指標名列全國70個城市第一位。誠信文化的建立需要與日常管理工作相結合,把講誠信貫穿于公司工作全過程,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樹立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誠實做人、誠信做事,在企業內部形成重信譽、守信用、講信義的良好風尚。
2.打造“執行力”文化
中國夢對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十二五”時期的戰略任務和行業發展中各種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強執行力文化建設將成為其提升執行力的最有力途徑。目前,企業主要存在執行效率偏低、執行過程與決策偏離、執行的實效性差等問題,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員工在實際工作中,效率不高,對于上級決策、指示或者既定目標無法如期實現等問題。在執行力文化建設中,要將意識形態和物質表現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在做好執行力文化內部的核心價值以及外部的氛圍營造的同時,加強規章制度的設立與落實,并給予相配套獎懲的措施。尤其要加強過程控制,才能保障最終的結果不出偏差。執行力文化的建設重點是引導、激勵干部、員工在工作中重視每個節點的自檢、把控和設計,強調自覺執行力的培養,引導、激勵每位員工充分發揮主人翁意識,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為企業的科學和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3.打造“和諧”文化
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社會、經濟、政治的和諧發展,企業夢的實現離不開企業內外部各種資源的和諧統一。和諧文化是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和平衡,是一種在和諧中不斷發展和創新的進取文化。和諧文化建設涉及政府、社會、企業、員工四個方面的主體,找到其中的平衡點是公用企業需要時刻面對的問題,通過加強職工與職工、部門與部門以及部門與領導之間充分的信任和協作,在企業內部達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文化和制度的匹配,思想和行動的協調,最終形成團隊的和諧。在利益相關方和諧上下工夫,要與利益相關方建立長期的伙伴關系,與他們和諧相處,尋求雙贏、多贏文化。在環境和諧上下工夫,注重與政府、社會和自然之間和諧關系,實現企業的和諧發展。
4.打造“安全”文化
公用企業涉及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過程中常要和高壓電、有毒有害氣體打交道,工作環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保障個人安全、企業安全和公共安全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不可以出現絲毫的差錯。公用企業需要著力開展企業安全文化改進行動,對企業安全文化現狀進行全面評估,將安全文化基本理論與成功經驗加以整合提煉,規劃并實施系統改進行動,最終形成理想的安全文化,使企業各種意外風險控制在最低限度。如建立包括安全價值觀、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標等在內的安全承諾;建立清晰界定的組織結構和安全職責體系,有效控制全體員工的行為;建立員工安全績效評估系統,將安全績效與工作業績相結合的獎勵制度;建立安全信息傳播系統,綜合利用各種傳播途徑和方式,提高傳播效果;建立有效的安全學習模式,實現動態發展的安全學習過程,保證安全績效的持續改進等。
5.打造“廉潔”文化
公用企業大多為國有企業,廉潔文化的建設作為國企反腐倡廉的重要載體,既是加強企業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推進國企反腐倡廉的重要途徑和防范企業風險的重要手段。廉潔文化一旦形成,其包含的精神理念、價值觀、道德準則,就會發揮出教育功能、導向功能、約束功能、凝聚功能,對增強領導干部群體的廉潔從業意識,教育廣大職工誠信為人、守法創業有著積極的作用。“廉潔”文化建設需要做到內化于心,通過提倡“自我教育”、抓好“警示教育”、深化“示范教育”,讓無形的廉政理念在員工的內心深處扎根,形成堅定信念和精神支柱;固化于制,規范企業領導干部、關鍵崗位人員行為,讓無形的廉政理念固化為有形的廉政制度;外化于形,通過文化活動寓教于樂的方式營造企業廉政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讓無形的廉政理念通過一定的載體外化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具體的東西。通過打造“廉潔”文化,其實效性和成果最終將促進企業經營業績和對外服務水平的提升,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外部形象。
參考文獻
[1]朱湘穗.芻議國有企業執行力文化建設[EB/OL].中國廣州網,2013-3-8.
[2]史有剛,羅云.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讀本[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