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冰清 王升啟 胡晶紅 王光峰 張永清
1.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濟南 250355;2.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北京 100850;3.沂源仁和堂中醫診所,山東沂源 256100
失眠是一種睡眠障礙性疾病,是多種軀體、精神和行為疾病所具有的常見臨床表現,嚴重影響著人們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逐步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失眠困擾,據統計,全球約有27%的人存在失眠問題[1]。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藥物主要是苯二氮卓類化合物等,雖然鎮靜催眠作用良好,但其副作用大且易產生依賴性[2]。中醫藥自古以來就是治療失眠的有效方法[3-5],治療手段包括針灸、推拿及中藥等[6-10]。利用中藥治療失眠,具有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的優勢,所以近年來試圖從應用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毒副作用小的中草藥中尋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已經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11-14]。絲葉唐松草(Thalictrum foeniculaceum Bunge)為毛茛科唐松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山東章丘、博山、沂源一帶有分布,長期以來當地藥農認為其功能養心安神,內服其全草治療各種失眠臨床療效確切。為充分開發利用絲葉唐松草植物資源,本研究對其進行了植物學、生藥學、化學等方面的系統研究。本文是其藥理學研究的部分內容,開展了全草粉末、醇與水提取物鎮靜催眠作用的行為學實驗,以確定是否具有鎮靜催眠活性,為開發利用新的藥用植物資源提供參考。
小鼠自主活動程序自動控制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制);旋轉蒸發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
SPF級ICR小鼠,體重18~22 g,雄性。由解放軍醫學科學院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軍)2007-004。實驗前飼養2 d。室溫24℃,相對濕度45%。光照12 h,自由攝食、飲水。
絲葉唐松草藥材:采集于山東省沂源縣石橋鄉大泉莊,經山東中醫藥大學李建秀教授鑒定,確認為毛茛科唐松草屬植物絲葉唐松草(Thalictrum foeniculaceum Bunge)干燥地上全草。戊巴比妥鈉:Sigma公司,批號:69020100。地西泮:天津力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009008。
2.1.1 供試樣品制備 精密稱取絲葉唐松草全草88.61 g兩份,剪碎,分別以10倍體積的95%乙醇和蒸餾水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3次提取液并減壓濃縮、干燥,得醇溶性提取物(27.60%)和水溶性提取物(39.67%)。
2.1.2 小鼠鎮靜催眠實驗 將50只ICR小鼠,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按照表1設計的分組和劑量灌胃給藥,每日1次,連續給藥。①小鼠自主活動測試:各組小鼠于第7天給藥1 h后,按照標號分別將小鼠放入自主活動儀中,適應3 min后,開始記錄5 min內自主活動次數。②閾下劑量戊巴比妥鈉小鼠入睡率實驗:各組小鼠于第10天給藥1 h后,腹腔注射30 mg/kg戊巴比妥鈉,同時開始計時,以翻正反射消失記為小鼠進入睡眠,觀察30 min內小鼠的入睡率。③閾上劑量戊巴比妥鈉小鼠延長睡眠實驗:各組小鼠于第10天給藥1 h后,腹腔注射45 mg/kg戊巴比妥鈉,同時開始計時,以翻正反射消失1 min以上記為睡眠開始時間,以第一次恢復翻正反射時間記為睡眠結束時間,記錄小鼠的睡眠潛伏期和睡眠時間[15]。

表1 正常小鼠實驗給藥方案
2.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6.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1 對小鼠自主活動的影響 不同用藥組小鼠5 min內自主活動次數見表2。表2結果顯示,相對于對照組,地西泮組和絲葉唐松草乙醇提取物組小鼠自主活動次數有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絲葉唐松草粉末組與水提取物組小鼠自主活動次數稍有減少,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表2 對小鼠自主活動次數的影響
2.2.2 對閾下劑量戊巴比妥鈉小鼠入睡情況的影響 閾下劑量戊巴比妥鈉不同用藥組小鼠在30 min內的入睡只數及入睡率見表3。表3結果顯示,對照組小鼠入睡2只,入睡率為10%,地西泮組小鼠入睡10只,入睡率達100%,絲葉唐松草粉末組與乙醇提取物組僅入睡2只,入睡率為20%,絲葉唐松草水提取物組入睡4只,入睡率為40%,對照組與絲葉唐松草用藥組均顯著低于地西泮組。

表3 閾下劑量戊巴比妥鈉不同用藥組小鼠入睡情況
2.2.3 對閾上劑量戊巴比妥鈉小鼠睡眠時間的影響 經實驗,閾上劑量戊巴比妥鈉不同用藥組小鼠睡眠潛伏期及睡眠時間見表4。表4結果顯示:在閾上劑量戊巴比妥鈉狀況下,除絲葉唐松草乙醇提取物組外,其他用藥組的小鼠睡眠潛伏期均比對照組有所縮短,以陽性藥地西泮組效果最好,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仍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各用藥組縮短睡眠潛伏期的效果均不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地西泮組和絲葉唐松草乙醇提取物組均顯示有延長睡眠時間的效果,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粉末組和水提取物組也能延長睡眠時間,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表4 閾上劑量戊巴比妥鈉不同用藥組小鼠睡眠潛伏期及睡眠時間(min,±s)

表4 閾上劑量戊巴比妥鈉不同用藥組小鼠睡眠潛伏期及睡眠時間(min,±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組別 動物只數(只) 睡眠潛伏期 睡眠時間對照組地西泮組絲葉唐松草粉末組絲葉唐松草乙醇提取物組絲葉唐松草水提取物組10 10 10 10 10 4.64±2.75 3.77±0.98 4.46±1.30 5.27±2.74 4.45±1.07 48.09±6.95 105.93±13.91**66.88±23.34 94.14±33.87*57.59±28.56
絲葉唐松草為近年發現的山東新紀錄種,有著較為廣泛的分布,長期以來在民間用于治療失眠療效顯著,部分長期失眠患者服藥1~2個月即可痊愈。本研究結果顯示,絲葉唐松草粉末、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均顯示有一定的鎮靜催眠作用,其中乙醇提取物使小鼠自主活動次數明顯減少(P<0.05),使閾上劑量戊巴比妥鈉小鼠睡眠時間明顯延長(P<0.05),但粉末及水提物的作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導致失眠的原因非常復雜,根據病因可將失眠劃分為不同的類型[16]。就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絲葉唐松草鎮靜催眠藥理作用與實際臨床治療效果有著較大差距,究竟是其確實沒有鎮靜催眠作用,還是由于劑量不當及現有實驗模型未能與失眠發病機制相適應所導致,尚有待深入研究。
[1]劉永存,張波.失眠調節機制中西醫研究進展[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3):55.
[2]周曉喜.治療失眠的藥物及其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11,23(3):88-90.
[3]許繼宗,楊建宇,李彥知,等.失眠的中醫藥治療概況[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11):166-167.
[4]劉順益.不寐的中醫藥研究概況[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5,15(2):63-64.
[5]李瑜.中醫藥治療頑固性失眠的研究進展[J].繼續醫學教育,2010,24(3):91-93.
[6]舒平.針灸治療失眠研究進展[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09,6(3):134-136.
[7]花征翔.按摩治療失眠癥[J].心理與健康,2000,(1):5.
[8]程茜.傳統名方治療失眠的概況[J].河南中醫,2005,25(6):82-83.
[9]廖木蘭.疏肝寧神湯治療失眠 48 例[J].廣西中醫藥,2005,18(1):24.
[10]王微.中醫方藥治療失眠研究現狀[J].甘肅中醫,2011,24(1):68-70.
[11]李秀春.中藥刺五加治療失眠的療效[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3):19-20.
[12]張熠,顧振綸.具有鎮靜催眠作用中草藥的研究進展[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5,24(6):4-6.
[13]朱紅霞,胡學軍.中藥治療失眠的現代用藥規律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8,26(4):775-776.
[14]陳海兵.中藥治療失眠癥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9(1):155.
[15]徐叔云.藥理實驗方法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1:651-659.
[16]馬惠姿,李鴻培.失眠癥的病因與分類[J].中國醫刊,2003,38(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