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遠
(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250101)
濟鋼ASP熱連軋產線于2005年建成投產,截至目前,產品已覆蓋普碳、低合金、汽車用鋼、高級別管線和石油套管等,隨著降成本工作的開展,鋼帶裂紋缺陷呈增多趨勢,嚴重影響產品合格率,并出現質量異議。因此,筆者針對連鑄連軋工藝條件下典型的Q235B裂紋缺陷進行分析,查明缺陷產生原因,采取相應對策,為實際生產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Q235B裂紋主要是邊裂(如圖1中a所示)和布滿鋼帶整個表面的小縱裂(如圖1中b所示);邊裂有明顯裂口,小縱裂(條狀)距鋼卷邊部較遠,遍及鋼帶寬度中間部位。

圖1 熱軋鋼帶邊裂及裂紋形貌
利用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等手段,對裂紋鋼帶成品檢驗分析。
3.1.1 邊裂。邊部裂紋金相組織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由金相組織看出,裂紋附近有明顯脫碳現象,無裂紋處組織正常,裂紋深度大于200um,這類裂紋在鑄坯上已經形成,由軋制擴展造成;而鋼帶局部位置晶粒粗大,存在過燒情況。
3.1.2 小縱裂。小縱裂金相組織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由金相組織看出,裂紋很淺(小于50um),裂紋周圍晶粒粗大,有明顯的脫碳現象。

圖2 邊裂金相組織

圖3 冷彎后小縱裂形貌及金相組織
3.2.1 邊裂。超聲波清洗邊裂試樣后,在SEM電鏡上面進行斷口、軋制面的形貌及成分分析。由能譜分析可以得知,譜圖1基體主要是氧化鐵,譜圖2基體主要是氧化物夾雜。

表1 試樣掃描結果
3.2.2 小縱裂。如圖4所示,小縱裂周圍存在密集分布的點狀夾雜,成分以硫化錳(鐵)、錳硅酸鹽為主,同時有磷存在。從點狀夾雜的分布和尺寸看,可能是以共晶形式或者高溫加熱后冷卻過程中析出的夾雜,能嚴重脆化奧氏體組織,使鋼在軋制過程中開裂。

圖4 裂紋附近點狀物

表2 點狀物掃描結果
3.3.1 邊裂。通過對邊裂處進行夾雜物電鏡分析,鋼的S含量較高(0.020%),錳含量較低,造成Mn/S比低,容易導致鑄坯裂紋,硫化物夾雜含量較高,從評級情況看A類達到3級。

表3 邊裂夾雜物掃描結果
觀察發現,基體中存在大量細長硅酸鹽類夾雜物,如圖5所示。軋制過程中,這些夾雜物對基體起割裂作用,成為裂紋發展源。


表4 邊裂夾雜物掃描結果
3.3.2 小縱裂。從掃描結果表5看出,硅酸鹽夾雜出現了Si含量非常高的情況,說明硅脫氧合金化過程中形成富集。

表5 小縱裂夾雜物掃描結果
從夾雜物情況看,主要是硫化物夾雜,由于取消LF工藝缺少脫硫手段,現在主要通過加頂渣解決,但脫硫效果有限;在目前的工藝情況下,必須保證吹氬時間大于15分鐘,另外喂線后杜絕爆吹。
由于降成本力度較大,合金定額減少,是否存在脫氧不良的問題,保護澆注是否穩定,需要進行研究,從鋼帶表面的小縱裂看,很可能是由于氣泡所引起。
從出現裂紋多爐次看,加熱溫度正常,但試樣局部存在晶粒粗大現象,鑄坯部分位置存在過燒。在取消LF工藝后鑄坯質量下降,尤其是夾雜物含量上升,應從加熱制度、軋制工藝上進行優化彌補鑄坯質量下降帶來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