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頗

▲藥房網庫房倉儲設備及電子標簽系統
醫藥電商行業一直被譽為電商界的藍海,自其出現以來,就一直受到各界不斷的爭議。8年來,這片藍海從未平靜,一直受到網絡非法藥店、假藥、夸大宣傳等違法行為的影響與威脅。近幾個月來,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針對這些問題,在“兩打兩建”專項活動中對這些違法行為進行了全面整治,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在整治的背后也凸顯了網上藥店存在很大弊端。
網上藥店究竟是好是壞?網上藥店使買藥變得便捷,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又會帶來什么弊端?講誠信的網上藥店如何在混亂的網上銷售環境中堅持誠信經營,獲得政府、百姓的認可?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業內資深人士和藥房網質量管理總監馬慧成,他們都對網上藥店談了自己的看法。
記者采訪關于網上藥店是好是壞的問題時,某業內資深人士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單純孤立地說網上售藥好不好,我個人認為沒有意義。任何事都有利弊,如果單純地說,網上售藥是好的,它是方便群眾購藥的一種手段,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是,不能超脫現實,脫離社會環境來談一種手段、模式的好與壞,即不客觀也不現實?!边@位業內資深人士指出,現階段需要不需要網上藥店?首先要理清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現在國內藥店布局按照WHO(世界衛生組織)的意見和建議,即人步行15分鐘就可以找到零售藥店買到所需藥品。就北京和絕大多數城市來說,包括偏遠地區的農村,這個問題都已經解決了,網上藥店解決買藥不方便的問題是不存在的。第二個問題,網上售藥是通過點擊鼠標選購藥品,網上藥店再準備貨,然后包裝,最后派出投遞員投遞,藥品再到患者手里,大多數都不可能保證15分鐘獲得的,而且考慮投遞的成本和投遞的效率,遠遠不如患者自己外出購藥或者自己委托親戚朋友幫忙購藥的效率高,現在的快遞公司也很難做到15分鐘就能把藥品送到患者手中。第三個問題,藥品本身的特殊性,它是需要經過醫生或咨詢過藥師后才能獲得的藥品,而不是患者自己直接獲得。盡管OTC藥品是能通過說明書就能自己掌握服用方法的,但是它也是需要通過比較,因個人情況不同而定的。從網上直接購藥就不如咨詢過藥師之后再購買的安全性大,并且非處方藥在實體門店也容易獲得。
網上購藥,對于患者來說沒有必要性,對于企業來說經營又沒有優勢,為什么還有很多人選擇在網上賣藥呢?
這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通過網上購藥這種形式,由于信息嚴重不對稱,很容易造成欺騙性銷售,很多假藥販子熱衷于互聯網,他們看重的就是互聯網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它更容易欺騙老百姓?,F在網上售賣的藥很多都是治療疑難雜癥的,什么病不好治他們就賣什么藥,其實都是騙人的。
凡事一利一弊,就要看利大還是弊大。互聯網上這種假網站非常多,普通的商品老百姓買來發現東西不好可以不要,但是藥品買來是用來治病的,買回來肯定是要吃的。老百姓根本分辨不出好壞,利大還是弊大就顯而易見了。打開100個賣藥網頁,可能其中有一個是真的按照法律法規在賣OTC藥,當患者在互聯網上購藥要冒99%的風險時,互聯網售藥的利大還是弊大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位資深人士如是說。
買日用品可以網上購物,但是網上買藥的患者,他們急切的心情、疾病給他帶來的痛苦,是不允許他在網上辨別哪個網站是合法的,哪個網站是非法的。人在生病或是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強烈的求生欲望是常人很難想象的。
業內資深人士深有體會,他向記者講述了他親歷的一段經歷:“我的母親退休前就是醫生,現在歲數大了,患上了老年性退行性膝關節炎,這種病疼痛難忍且很難治療。她在網上看到一種可以治療這種病的藥,非要我去給她買。我告訴她那是假藥,您是大夫怎么會不知道呢,藥里肯定是摻進了大量的鎮痛劑和激素?!?/p>
業內資深人士感嘆道:“這些假藥做得確實是‘好’啊,當我不得不買了后,她吃了很快就見效,疼痛感很快就消失了,但是會對身體健康造成破壞,后果不堪設想。”雖然她也是一位醫生,但是在難以忍受的疼痛面前,對健康的渴望戰勝了理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假藥。
為什么要提出禁止互聯網售藥,這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首先,當前我國的道德環境及水平不允許這種業態存在?,F在是騙子滿天飛,我們手機上每天收到多少條騙人的短信!在互聯網上的售藥網站已不是魚龍混雜,而是根本就沒有龍;其次,患者根本沒有能力識別哪是合法的哪是非法的?,F在有一種傾向就是向老百姓傳授各種防假知識,好像老百姓個個都能當博士,殊不知,如果所有的人都掌握了各種知識,那還能有騙子嗎?這是一種典型的“烏托邦思想”。再就是不能寄希望于監管就能解決任何問題,成語已經告訴我們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法分子永遠比我們聰明,更比我們“敬業”,他們可以冒殺頭的風險24小時不吃不睡賣假藥,我們是8小時工作制,頂多加點班,以此短劍拼彼長矛,其結果已一目了然。所以,當無能為力之時,禁止網上售藥,告訴患者不要在網上買藥,因為是國家禁止的,這是最好的辦法。
就業內資深人士的觀點,記者也聽到了很多不同的聲音,記者就此專門采訪了持發展、鼓勵態度的藥房網的質量管理中心總監馬慧成。
現在網絡售藥問題百出,不良商家越來越多,對于現狀,馬慧成有著自己的理解:企業好壞,重要的是老板,作為企業的負責人,他如果只追求利益,不顧及別人所得,那么企業發展就會是另一種狀態。如果他有社會責任,萬事嚴格要求,那么公司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在采訪中他還提到,對于網上售藥,依賴政府的監管是遠遠不夠的,企業自律才是重中之重,自律行為不但是行業發展的根本,更是企業生存的首要條件,正是由于商家過于追求利益,使得很多企業不是輸給競爭對手,而是跌倒在自己腳下,也給網上售藥帶來了污點。
馬慧成介紹說,網上藥店相對實體門店應該更加重視藥品質量,很多環節都應圍繞保證藥品質量開展,比如商品從進貨、信息發布、保存,到配送,都需要有嚴格的監管,不僅如此,在藥品上架后,質檢部門需要不定期自檢,以防范任何潛在風險的發生。
馬慧成認為,網上藥店的要求應該像GSP要求一樣,把門檻設立得很高,并不是不放開,可以放開,但是必須達到要求,達不到要求就不批。這樣無形之中提高了門檻,就可以通過外力督促指導要求。有良心的企業,政府不要求也會做好,沒良心的企業就需要外力的督促,加大處罰力度。不能因為有沒有良心的企業就限制整個行業的發展,大多數企業都是能夠合法經營的。
關于互聯網售藥的是與非,仍然存在很大爭議,存、廢之爭仍將繼續。

▲藥房網庫房總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