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區大安山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2419)趙榮良
腹痛是臨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以“腹痛”為主訴就診的患者,在日常門急診中占據較大比例。急性腹痛是患者出現腹部突發性痛感,一般是由于腹腔內或腹腔外器官疾病所造成的。由于急性腹痛的病因比較復雜,表現多樣,仍有相當比例的腹痛患者難于在短時間內明確診斷,本文就“腹痛”為主訴到我院就診的64例患者病例進行分析,總結臨床經驗。
1.1 臨床資料 本組64例為北京市房山區大安山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1年3月~2013年3月的門急診患者。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齡16~52歲。
1.2 臨床方法 對以“腹痛”前來就診的患者進行綜合分析處理。包括就診時的三大常規、B超、X線等現有輔助檢查確診者,有門急診資料完整者列為有效。
所有患者均采取積極對癥處理,解痙、抗感染、留院觀察、轉院等方法,全部患者最終均得到確診并得到有效治療,無明顯誤診及延誤病情。64例患者的疾病構成比率見附表。

附表 64例患者的疾病構成比率
急腹癥是指腹腔內、盆腔和腹膜后組織和臟器發生了急劇的病理變化,從而產生以腹部癥狀和體征為主,同時伴有全身反應的臨床表現,以急性腹痛最常見。以急性腹痛為主要癥狀的包含多種疾病,病情急且涉及面廣,要求基層醫師及時給出正確判斷,以免延誤治療,甚至危及生命[1]。因多涉及多個器官或系統,需多科室協作。
3.1 診斷思路 醫務人員接診并進行診治非創傷性急性腹痛患者時,必須明確診斷思路。①醫務人員對以“急性腹痛”前來就診的患者要全面分析腹痛特點。詳細迅速收集患者的病史特征,女性患者應詢問月經史及婚育史,并根據是否存在腹膜刺激征以及腹平片是否出現異常區域以區別患者腹痛類型。②根據患者是否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進一步區分是器官性腹痛還是感應性腹痛。③醫務人員應根據基層現有條件,充分利用B超,血、尿、便常規,腹平片等基礎檢查手段提供快速診斷,并在特殊情況下及時轉到上級醫院采用先進診斷儀器進行明確診治。但應注意在患者的腹痛病因不明確時,醫務人員應盡快排除嚴重或是致命性病變。此外,若是因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急性心肌梗死所造成的急性腹痛,可通過詢問患者年齡及既往病史等,同時視情況可輔以必要的心電圖、血糖等檢查,一般均可確診。
3.2 誤診分析 在基層社區醫院出現的誤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醫務人員過于注重自身的主觀臆斷。從患者的某一臨床表現片面地進行診斷;不進行完整的全面檢查;受到患者以往病史的誤導;因患者的個體差異而導致臨床癥狀不典型直接造成診斷困難;病程的階段不一樣,醫師只能片面地對現有階段進行觀察,不能及時進行系統化診斷;不具備完善的實驗室檢查和大型先進診斷設備,易導致診斷困難。此外,胸腔疾病出現的牽涉痛也可以向腹部放射,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現上腹部隱痛,無明顯胸悶氣促,易干擾醫生的思維,導致誤診。
本組64例非創傷性急性腹痛患者分析結果顯示,以外、內、婦科疾病為主,且以外科疾病最多見,但實際上急腹癥是多種急性腹痛疾患的總稱,包含范圍廣,結果分類與國內其他有關報道相似。
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認為,非創傷性急性腹痛大多數起病急,惡化快,癥狀復雜,要求醫務人員必須在較短時間內進行正確的診治,因此醫務人員應全面掌握各科的基礎醫學知識及診斷技術,以便對其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同時,基層社區在不能及時做出診斷、積極對癥治療時,應及早向上級醫院轉運,以便患者得到及時正確的診治,獲得良好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