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剛業 金紅云
呼吸內科應用抗菌藥物的干預對照研究
徐剛業 金紅云
目的探討呼吸內科應用抗菌藥物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3年1~3月的179例患者作為干預組,2013年1月前出院的179作為對照組。采用本院制定的干預方式進行合理干預,比較干預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抗菌藥使用率,抗菌藥物費用占總費用的比例,不合理給藥情況,患者的住院時間。結果與對照組相比,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率從85.03%下降至70.57%(P<0.05);患者平均每人的抗菌藥物費用支出比例從干預前60.13%降至干預后的44.79%(P<0.05),干預效果明顯。平均住院天數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從干預前的(19.03±5.34)d降至干預后的(10.11±3.43)d,明顯縮短患者的住院天數(P<0.05)。不合理用藥情況亦得到明顯改善,從干預前20.21%下降到7.01%。結論對本院呼吸內科應用抗菌藥物實行合理的干預能夠明顯的改善療效,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節約醫療資源,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呼吸內科;抗菌藥物;干預
抗菌藥可分為人工合成抗菌藥(喹諾酮類)和抗生素兩大類,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細菌性感染,在我國各級醫療機構中均起著重要作用。隨著臨床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的案例日益增多[1-3],合理使用抗菌藥也逐漸成為醫學界普遍關注的熱點。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加之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使得呼吸內科患者逐年增加。呼吸系統由于其具有開放式的生理解剖特點,極易成為各種病菌的侵襲部位,因而,抗菌藥是呼吸內科的必需藥品。合理使用抗菌藥對于呼吸內科來說尤為重要,山東省即墨市龍山衛生院采用干預對照的的方法對呼吸內科應用抗菌藥進行研究,取得了良好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35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013年1~3月的179例患者作為干預組,其中男 97例,女82例;平均年齡(49.32±18.69)歲。2013年1月前出院的179作為對照組,其中男93例,女86例;平均年齡(50.04±20.13)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干預組患者采用本院制定的干預方式進行合理干預,指導臨床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對照組則不采用任何干預。
1.2方法
1.2.1干預措施 回顧性分析所有干預前患者(包括對照組179例)的臨床資料,找出呼吸內科應用抗菌藥存在的不足,成立專門干預小組,由感染科醫師與藥師共同探討及審核處方中抗菌藥物的用法與用量,達成用藥共識后方可給藥。并采用跟蹤反饋的方式適當合理地調整給藥方案。
1.2.2調查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通過調查問卷,查看病史等手段,按照衛生部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制定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調查表格式采集患者的相關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齡、住院時間、診斷結果、抗菌藥品種、給藥情況及費用。抗菌藥物合理性應用評價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并參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1.2.3輔助干預措施 采用國際改善處方策略的三種措施,即:教育、管理、監督。對醫護人員進行定期合理用藥培訓與考核;采用開展講座,發放宣傳冊子等方法,對廣大患者開展合理用藥科普知識的宣傳教育。堅持貫徹執行國家《抗菌藥物臨床合理用藥指南》,定期開展醫護人員合理用藥研討會,相互交流學習、協商;加強醫師與藥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習新藥合理用藥知識,不斷提升醫護人員業務素質。適當限制臨床醫師抗菌藥使用品種及權限,做好處方審計工作,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建立反饋機制,做好患者病例的監督管理工作,根據臨床效果反饋情況積極對處方做出合理調整。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比較 比較干預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包括抗菌藥使用率,抗菌藥物費用占總費用的比例,住院時長、不合理給藥情況等。
2.1.1兩組患者抗菌藥使用率的比較 干預組患者抗菌藥使用率為70.57%,對照組為85.03%;干預組患者平均每人抗菌藥費占總費用的44.79%;對照組患者平均每人的抗菌藥費占總醫療費用的60.1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抗菌藥使用率/抗菌藥物費用所占總費用的比例情況的比較(n,%)
注:*P<0.05
2.1.3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的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干預組患者每人平均住院時間為(10.11±3.43)天;對照組患者每人平均住院時間為(19.03±5.34)天,干預組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的比較
注:*P<0.05.
2.1.4兩組患者不合理用藥發生率比較 對兩組患者不合理用藥率進行比較,干預組的不合理用藥率(7.01%)明顯低于對照組(20.21%),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合理用藥發生率比較(n,%)
注:*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呼吸內科應用抗菌藥的干預措施取得了明顯效果。與干預前比較,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率從85.03%下降至70.57%(P<0.05);相應地,患者平均每人的抗菌藥物費用支出比例從干預前60.13%降至干預后的44.79%(P<0.05),干預效果明顯。平均住院天數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從干預前的(19.03±5.34)d降至干預后的(10.11±3.43)d,(P<0.05),這說明我院干預措施有效,可以明顯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的住院天數。不合理用藥情況亦得到明顯改善,從干預前20.21%下降到7.01%,說明醫護人員在對藥品的合理調配和用藥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合理用藥已經成為評價治療、預防、保健用藥質量的基本準則。但是,至今仍未十分明確地界定合理用藥的概念,大多數人們對合理用藥的內涵仍很模糊[4]。不合理使用抗菌藥會造成細菌耐藥性增強,患者本身抗藥性增加,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加長,醫療費用增加,某種程度上會銳化醫患矛盾。因此,抗菌藥的合理應用,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成為當前臨床重要熱點話題[5]。為改善醫院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情況,醫教科應該加強對醫護人員抗菌藥合理用藥知識的培訓及再教育,提高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減少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6];加強抗菌藥物的管理監督力度,定期開展研討會,展示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的處方或病歷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保證貫徹《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我院針對上述情況在呼吸內科開展了抗菌藥合理用藥的干預對照研究,通過研究取得了較好的干預效果,說明我院制定的干預措施是實際可行的,值得在臨床上長期推廣與應用。
[1] 戴自英,劉裕昆,汪復.實用抗菌藥物學.第2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57-83.
[2] 陳增輝,鞏玉秀,李六億.我國醫院感染管理的現狀及展望.中華醫院管理雜志,1995,11(12):717.
[3] 楊榮麗,李兵兵.抗生素的合理應用.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2):126.
[4] 王睿.臨床抗感染藥物治療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37.
[5] Quick JD,Hogerzeil HV,Rago L,et al. Ensuring ethical drug promotion-whose responsibility.Lancet,2003,362(9385):747.
[6] 夏國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48-50
Interventioncontrolstudyontherationalapplicationofantimicrobialagentsindepartmentofrespiratory
XUGang-ye,JINHong-yun.
LongshanInstituteofHealth,Jimo2662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by intervention control study.Methods179 patients who were discharged in hospital on from January 2013 to March 2013 were in interfering group,179 patients who were discharged randomly in hospital before January 2013 were in control group. The use of antibiotics,the cost of antibiotics,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the occurrence of unresonable drug using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use of antibiotics dropped from 85.03%before intervention to 70.57%(P<0.05),The ratio of antibiotic costs to total costs dropped from 60.13% before intervention to 44.79%(P<0.05).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in interfer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10.11±3.43)d and (19.03±5.34)d respectively,the occurrence of unresonable drug using dropped from 20.21%before intervention to 7.01%(P<0.05).ConclusionBy resonable interfvering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clinical effects had been improved.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were shortened,petients’ economic burdens were reduced,and medical resources were saved.The intervention deserved clinical appling and promoti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Antimicrobial agents; Intervention
266200 山東省即墨市龍山衛生院(徐剛業);山東省即墨市人民醫院(金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