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慶
經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藥治療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
肖慶
目的對經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藥治療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探討分析。方法對本院自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48例)與常規組(47例),常規組患者采用抗真菌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配合經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動脈血氧分壓均明顯下降,觀察組患者狀況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經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藥治療肺部真菌感染有著較大的臨床價值,治療效果顯著。
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抗真菌藥;肺部真菌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屬常見的系統性真菌感染,長期使用抗生素,接受免疫抑制劑或者器官移植的患者易出現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肺部與支氣管受到真菌侵犯,患者病情若未及時治療,易演變為壞死性肺炎,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近年來,經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藥治療廣泛運用于臨床治療中,作者為對治療效果進行探討研究,對河南省周口市中心醫院自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男62例,女33例,患者年齡34~68歲,平均年齡50.3歲,患者治療前均進行確診,診斷結果遵照 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1]為依據確診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均伴隨著咳痰、發熱、痰血等臨床癥狀,患者平均動脈血氧分壓為(60±21)mm Hg。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常規組,其中觀察組患者48例,常規組患者4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與病情無明顯區別,(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分析對比。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抗真菌藥物治療,給予營養支持等治療辦法,觀察組同時給予經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藥治療。具體方法如下:患者采取平臥體位,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誘導,患者進行治療前,進行纖維支氣管鏡常規檢查,依據檢查結果同時結合觀察及胸 CT判定感染的肺葉或肺段的結果,對患者發生病變的肺段與肺葉處進行吸痰。將吸取的痰液送往藥檢,進行真菌培養與藥敏試驗檢查,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給予抗真菌藥物治療,操作過程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與呼吸等進行嚴密監測,同時觀察患者的血氧飽和度。
1.3療效判定 根據CT檢查、動脈氧分壓及患者臨床癥狀進行療效觀察。顯著有效:患者經CT檢查炎癥明顯減少,咳嗽、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明顯減少,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基本恢復正常。有效:經CT檢查,患者的炎癥有減輕現象與趨勢,基本生命體征趨于平穩,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無效:經CT檢查,患者的炎癥無明顯減輕現象甚至出現加重趨勢,臨床癥狀增加或者加重,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不穩。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顯著有效患者21例,有效23例,總治療有效率為91.7%,常規組患者顯著有效16例,有效18例,總治療有效率為72.3%,兩組患者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分析[n,(%)]
2.2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動脈氧分壓進行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明顯改善,觀察組患者動脈血氧分壓為(78±9)mm Hg,相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1);觀察組患者動脈血氧分壓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兩組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
目前臨床診斷出的主要的真菌感染致病原為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為主要真菌,患者免疫缺陷造成真菌侵入,曲霉菌感染患者人數不斷增多,而院內感染主要發生階段為重癥患者監護時期,這類真菌感染多為侵襲性感染[2]。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住院時間較長且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抗生素等藥物,并且放療患者也易出現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發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幾率也較大,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癥狀不典型,與多種基礎性疾病一起發生,這類疾病的致死率較高,預后差。
經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是新型的肺部真菌感染治療方式,對于首次進行治療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治療在無菌環境下進行,通過治療對患者的痰液進行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從而對患者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治療,準確用藥,避免患者出現過敏反應,有著更為顯著的治療效果。經纖維支氣管鏡能夠深入肺部及肺段以下的支氣管進行吸痰,整個操作直觀準確,采用生理鹽水對粘稠痰液繼續吸取與清洗,對引起肺泡發生病變的因素、病變程度及病情進行分析觀察,實現局部抗菌治療。在進行治療時要給予患者充分的純氧支持,對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及時發現患者出現的意外情況,在操作時醫護人員要動作輕柔,藥物注入后盡快完成操作,減少支氣管鏡在患者支氣管中停留的時間,避免患者出現呼吸道損傷或者其他并發癥[3]。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經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后,病情明顯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亦明顯消失,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降低,治療效果優于常規組,由此可見,經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肺部真菌感染效果顯著,可以進行推廣。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中華醫學雜志,2001,82(5):314.
[2] 王永生.經纖維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藥治療肺部真菌感染臨床分析.中國使用醫藥,2011,6(15):140.
[3] 焦洋.支氣管肺泡灌洗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診斷價值.中國真菌學雜志,2010,5(5):316.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