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欣 許 晴 翁 靜
(1.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教學示范中心形態學實驗室,北京100069;2.首都醫科大學醫學實驗與測試中心,北京100069;3.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北京100069)
妊娠過程中,母體通常情況下不排斥帶有父源性成分的胚胎,而是“允許”其“種植”并生長發育,對于這一特殊的免疫現象,盡管已有大量的研究,但仍然沒有得到肯定的解答。目前認為正常妊娠時,在母體-胚胎接觸面上所具有的免疫特殊性,與激素、細胞因子以及免疫調節細胞密切相關[1]。在母體與胚胎直接接觸的蛻膜,有大量的免疫相關細胞,其中自然殺傷細胞(natual killer cell,NK)是最為主要的一類細胞。子宮NK細胞類似于僅占外周血中NK細胞總數10%的CD56brightCD16-NK細胞,表現為弱的細胞毒性,其功能的發揮以產生細胞因子來實現[2]。
在人類分泌期的子宮內膜也有NK細胞,但有研究[3-4]顯示,非妊娠和妊娠后存在的子宮自然殺傷細胞在表面標志、分泌的活性物質以及可能的功能等很多方面有一定差異,所以以子宮內膜自然殺傷(endometrial NK,eNK)細胞和蛻膜自然殺傷(decidual NK,dNK)細胞分別描述更為科學。在小鼠,dNK細胞于妊娠期出現在子宮,典型的細胞以含有經淀粉酶消化后高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陽性反應顆粒為特征[5]。但是對于無顆粒的不典型dNK細胞,PAS不能很好地顯示。有研究[6]顯示雙花扁豆凝集素(Dolichos Bifows Agglutinin,DBA)可以高選擇性地與糖復合物末端的N-乙酰-D-半乳糖胺(N-acetyl-D-galactosamine)結合,在小鼠子宮僅與dNK細胞膜性結構反應,是繼PAS法之后又一種標記小鼠dNK細胞的手段。
本文分別采用PAS、DBA以及DBA加PAS雙重標記顯示dNK細胞,比較不同方法的差異。
昆明系成年小白鼠,7~10周齡,體質量25 g,由首都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許可證號:SCXK(京)2005-0006]。雌雄分籠飼養,飼養環境為自然光照,溫度20℃ ~26℃、濕度40% ~70%,自由取食。實驗過程中對動物處置符合動物倫理學要求。分籠飼養的小鼠每晚5時按雌雄比2:1進行合籠,次日早晨8時檢查雌鼠陰道,發現陰栓當日記為妊娠第1天(Gd 1)。
取 Gd 1~3,Gd 4~6,Gd 7~9,Gd 10~13,Gd 14~16,Gd 17~19天小鼠各5只,頸椎脫臼法處死,取出妊娠子宮,Gd 10天以前保留胚胎,之后去除胚胎,但盡量保留胎盤和子宮的相對位置。包埋面取垂直于子宮長軸,鄰近胚胎植入部位。取厚度為4μm的連續切片,分別進行常規HE染色、PAS染色和DBA反應。
1)PAS反應的主要步驟:切片經二甲苯脫蠟,乙醇下行入水;經唾液淀粉酶作用后,入0.5%高碘酸溶液,室溫氧化;洗滌后入雪夫試劑,室溫避光作用15 min;SO2水浸洗,蒸餾水洗滌;Ehrlich蘇木精復染核;經上行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固。
2)生物素標記的雙花扁豆凝集素(bio-DBA)的組織化學反應的主要步驟:切片經二甲苯脫蠟入水;3%H2O2,去除內源性過氧化物酶;加bio-DBA(Sigma公司),4℃過夜(陰性對照以PBS液代替bio-DBA);加帶有辣根過氧化物酶的卵白素,室溫,30 min;二氨基聯苯胺顯色2~5 min;自來水沖洗終止反應,蒸餾水洗,經上行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固。每一步驟間經PBS充分洗滌。
3)DBA加PAS雙重反應:bio-DBA反應如上所述,DBA顯色后,入1%高碘酸溶液,其余操作同1.2.1所述。
PAS反應陽性結果表現為紫紅色;DBA陽性反應結果呈現棕黃色,細胞數量采用Leica Q500IW型圖像分析儀分析,每個樣本于40倍物鏡下隨機取5個不同視野,計數陽性細胞數,取同一妊娠時期每個高倍視野平均陽性數。
小鼠子宮自腔面向外可見內膜、肌層以及被覆其外的漿膜。在漿膜向子宮系膜延續的部位,形成一個在橫斷面上呈三角形的區域(即系膜三角區),該部位主要在妊娠后,特別是在胚胎“種植”后細胞數明顯增多,改稱謂子宮腺細胞區(圖1A)。隨著胚胎的“種植”,子宮腔逐漸縮小直至消失。胎盤結構于妊娠第10天基本形成(圖1B)。自妊娠第3天起蛻膜中可見一些圓形細胞,胞質染色比較淺,有些細胞的胞質中可見一些細小的顆粒,這種細胞自妊娠第8天起大量出現于子宮腺細胞區(圖1C)。
HE染色中圓形、胞質染色比較淺的含有顆粒的細胞PAS呈陽性反應,提示其為dNK細胞。典型的dNK細胞直徑約20μm,以胞質內含豐富的被染成紫紅色的PAS陽性顆粒為特點,而這些細胞在DBA反應時,細胞膜、顆粒膜以及細胞核膜均呈棕黃色(圖2)。
利用PAS和DBA標記法,在未孕(動情周期各期)小鼠子宮內膜中未顯示出有典型的dNK細胞。DBA標本上,妊娠第3天即可在內膜中發現體積較小,但細胞膜和細胞核膜呈棕黃色的陽性反應細胞,胞質中沒有明顯顆粒;而連續切片PAS反應標本,相同部位的細胞則未見明顯陽性反應(圖3)。妊娠第10天以前的標本上,DBA陽性細胞多于PAS陽性細胞。而隨著dNK細胞中陽性顆粒的逐漸增多,基蛻膜和子宮腺細胞區中兩種標記顯示的陽性細胞數相對一致。對高倍視野下2種方法標記的陽性細胞的計數見表1。

DBA反應后再進行PAS反應,即雙重標記顯示,大部分dNK細胞的胞膜、細胞核膜呈棕黃色,胞質中含有紫紅色和棕黃色2種顏色的顆粒;妊娠第8天以后的標本上,可見少量細胞的顆粒僅呈現PAS陽性(圖4)。

表1 PAS和DBA標記不同妊娠時間陽性細胞分布計數(平均每高倍視野細胞數)Tab.1 The number of PAS/DBA positive cells at different pregnant time(avery cell count per high power field)

圖4 妊娠小鼠子宮,DBA加PAS雙重反應Fig.4 Pregnant uteri of mice,PAS/DBA double reactions protocol
DBA高選擇性地與N-乙酰-D-半乳糖胺結合,盡管目前還不清楚DBA結合的半乳糖胺的功能意義,但因其僅與dNK細胞膜及顆粒膜結合,而與外周NK細胞以及子宮中其他淋巴細胞不反應,正在成為繼PAS反應之后又一種標記小鼠dNK細胞的手段[6-7]。
本實驗結果表明PAS和雙花扁豆凝集素組織化學法均可以標記典型的dNK細胞。2種標記方法同時應用時dNK細胞的細胞膜、細胞核膜和顆粒膜呈現DBA陽性,而顆粒呈紫紅色PAS陽性反應。兩種方法存在一些不同:在妊娠早期(Gd3-Gd6)DBA可以顯示沒有顆粒的dNK細胞,因此計數的DBA陽性細胞數多于PAS染色的陽性細胞數。提示DBA標記在妊娠早期PAS陽性顆粒尚未出現的幼稚dNK細胞。
雙重標記的標本上,在妊娠第8天以后可見非常少量的細胞僅表現為PAS陽性,而DBA為陰性,這與早期DBA陽性而PAS染色陰性的結果正好相反。我們推測這種差異可能是由于dNK細胞起源差異。目前關于dNK細胞的起源還存在爭議:有人認為[8-9]dNK細胞可能源自淋巴器官以及外周血中的NK細胞;有學者[10]則提出dNK細胞源于子宮內膜基底層的前體細胞;還有學者[11]提出 dNK細胞可能是由eNK細胞增生并轉化而來。目前尚不能夠確定dNK細胞為單一來源。
總之,小鼠dNK細胞可以用PAS和DBA來顯示,以含有PAS陽性顆粒為特點。DBA因與dNK細胞的細胞膜、核膜及顆粒膜特異結合,而成為一種新的dNK細胞標志物,特別適用于妊娠早期。
[1]Veenstra van Nieuwenhoven A L,Heineman M J,Faas M M.The immunology of successful pregnancy[J].Hum Reprod Update,2003,9(4):347-357.
[2]Cooper M A,Fehniger T A,Turner S C,et al.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s:a unique innate immunoregulatory role for the CD56(bright)subset[J].Blood,2001,97(10):3146-3151.
[3]Manaster I,Mandelboim O.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human NK cells in the uterine mucosa[J].Placenta,2008,29(Suppl A):S60-66.
[4]Yagel S.The developmental role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at the fetal-maternal interface[J].Am J Obstet Gynecol,2009,201(4):344-350.
[5]翁靜,諸定壽.妊娠小鼠子宮內出現的一類特殊細胞—顆粒子宮腺細胞[J].生殖與避孕,1994,14(3):178-181.
[6]Paffaro V A Jr,Bizinotto M C,Joazeiro P P,et al.Subset classification of mouse uterine natural killer cells by DBA lectin reactivity[J].Placenta,2003,24(5):479-488.
[7]Zhang J H,Yamada A T,Croy B A.DBA-lectin reactivity defines natural killer cells that have homed to mouse decidua[J].Placenta,2009,30(11):968-973.
[8]Di Santo J P.Natural killer cell developmental pathways:a question of balance[J].Annu Rev Immunol,2006,24:257-286.
[9]Keskin D B,Allan D S,Rybalov B,et al.TGF beta promotes conversion ofperipheral blood NKcells into CD16-NK cells with similarities to decidual NK cell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7,104(9):3378-3383.
[10]Matsuura-Sawada R,Murakami T,Ozawa Y,et al.Reproduction of menstrual changes in transplanted human endometrial tissue in immunodeficient mice[J].Hum Reprod,2005,20(6):1477-1484.
[11]Ho H N,Chao K H,Chen C K,et al.Activation status of T and NK cells in the endometrium throughout menstrual cycle and normal and abnormal early pregnancy[J].Hum Immunol,1996,49(2):1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