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
腺垂體功能減退26例療效分析
王昱
目的探討對于腺垂體功能減退患者采用綜合式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間收治的腺垂體功能減退住院患者53例。使用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即研究組27與對照組各26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醫院常規腺垂體功能減退治療方式進行治療,而研究組患者則采用綜合式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針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以及臨床治愈率等進行回顧性對比分析。結果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其研究組患者其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且臨床治愈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綜合式的方法對于腺垂體功能減退患者進行治療擁有顯著的臨床效果。此方法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腺垂體功能減退;綜合式治療;常規治療;臨床療效
1.1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間收治的腺垂體功能減退住院患者53例。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9±5.7)歲。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詳細詢問病史、常規身體檢查及影像學等專業檢測后確診。其所有患者病程3個月至12年,平均病程(4.3±3.1)年。其患者病因多由于糖尿病、垂體腫瘤、顱咽管瘤、空泡蝶鞍以及特發性垂體功能減退。而女性病因則多由于產后大出血引起的希恩綜合征等。所有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乏力、納差、畏寒、惡心、嘔吐、性欲減退、第二性征缺失及體毛脫落等。而女性患者多表現為閉經、產后無乳、陰腋毛稀少及消失。使用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即研究組27與對照組各26例患者。所有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因及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結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醫院常規腺垂體功能減退激素治療方式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則采用綜合式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其具體包括:該組患者中,出現垂體危險者可行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200~400 mg,合并低血糖反應則給予靜脈滴注50%葡萄糖60~100 ml。當危象明顯改善后,繼續按生理劑量補充激素。待患者意識及血壓穩定后,可采用1次/d行口服1000 μg式左旋甲狀腺素片。另應密切注意補充順序,即先補充腎上腺激素,后補充甲狀腺激素,性激素可以同時補充。治療過程中配合抗感染、抗休克及吸氧等一般常規治療手段。針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以及臨床治愈率等進行回顧性對比分析。
1.3臨床療效判定患者臨床療效判定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三個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恢復正常,意識狀態清晰,經檢測各垂體及靶腺激素水平指標顯著改善;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顯著緩解,意識基本恢復,經檢測各垂體及靶腺激素水平指標好轉;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意識狀況等較治療前無變化,病情出現加重,甚至患者發生死亡。所有兩組患者以顯效加有效數計算臨床總治愈率。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其研究組患者其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臨床治愈率80.8%,研究組患者92.6%,經統計學檢驗兩組對比差異具有顯著性,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兩組住院時間及臨床療效對比n(%)
腺垂體功能減退癥,即現今臨床上通稱的西蒙-席漢綜合征。是一種因腺垂體激素分泌不足而導致的綜合性候群癥。此病患者起病通常較為隱匿,且病情進展緩慢。其病癥能夠累及腺體為性腺、甲狀腺及腎上腺皮質等多個垂體。而此病擁有較為復雜的臨床表現,其主要表現則與患者的性別、發病年齡、受累程度及激素種類、分泌受損程度及原發病的病理性質等多種因素有關[3]。病癥一般會引起單一或多種的激素功能低下,甚者則會出現全部垂體激素缺乏,從而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在對于此病的治療上,臨床一般均選擇補充常規的腺垂體激素。但是此類激素屬肽類, 長久應用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相應抗體引起失效。故采取綜合式的治療手段,合理選擇替代靶腺激素,密切注意激素補充順序,并且配合常規治療手段,能夠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4]。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其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且臨床治愈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式的方法對于腺垂體功能減退患者進行治療擁有顯著的臨床效果。此方法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劉新民. 實用內分泌學. 第3版.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128.
[2]林東興,劉詠秋,孫木金,等.腺垂體功能減退癥28例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9):2197-2199.
[3]沈銀華.中西醫結合治療腺垂體功能減退癥臨床體會.中國中醫急癥,2009,18(3):453-454.
[4]厲東亞,趙莉莉.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腺垂體功能減退癥的臨床分析.中國醫藥科學,2012,2(1):181-182.
473009 河南南陽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
腺垂體功能減退,即指一種由不同病因而引起的腺垂體局部及全部損害,導致腺垂體分泌的促激素不能滿足人體需要,從而產生的內分泌功能減退綜合性病征[1]。此病擁有多種且較為復雜的臨床表現,故在對于此病的治療上,臨床則多采取以緩解其患者癥狀、改善體征為基礎的治療手段[2]。為探討對于腺垂體功能減退患者采用綜合式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本院特進行了專項研究工作,并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