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盡管美國債務事件暫時告一段落,兩黨在財政懸崖前勒了馬,但財政僵局和政府停擺所帶來的高昂代價遠未終止,兩黨相爭的政治游戲也不可能從此消停,這出讓全球看得心驚膽戰的驚悚大戲不知何時才能真正落幕?
目前各方對美國債務關切的議題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誰要為導致債限危機、聯邦停擺的局面負責?最直接的反應是歸咎于共和黨內激進的“茶黨”議員,但共和黨內的溫和派要負更大的責任。畢竟茶黨3年前崛起時就存在,而且并不是多數,而畏首畏尾的溫和派始終不能順應民情,整合黨內派系,終導至共和黨民調狂跌到歷史新低,才順勢出面收尾。
其次,未來幾年美國兩黨局面有可能因此改觀嗎?不管是債限違約或是聯邦停擺的殘局,共和黨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元氣,有的評論家甚至認為共和黨要花上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才能整合黨內歧見。
1974年尼克遜在水門竊聽案后辭職下臺,導致民主黨主導眾院多年,是共和黨史上的大災難,但兩年后福特幾乎守住了白宮寶座,4年之后共和黨的里根卷土重來,展現共和黨榮光時代,所以此時預判共和黨就此衰敗則是言之過早。
面對美國政府的失能,世界各國也在評估美國這次呈現的是短期的陣痛,還是失去領導世界地位的長期趨勢。想要取代美國,并非不可能,重要的是其他各國是否已迎頭趕上,縮小差距,國際組織是否已經做好準備。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還是另一個新時代的誕生?全球民眾都引頸觀望。(摘自美國《星島日報》社論)(編輯/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