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萍
老年人糖尿病護理分析
宋紅萍
目的探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方法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共100例,均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按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劃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采取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回顧相關資料。結果觀察組感染1例,低血糖1例。眼底病變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對照組感染4例,低血糖3例,糖尿病腎病2例,眼底病變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8%,對照組為80%,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依據老年人糖尿病特點,加強全面、整體的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遵醫依從性,為生存質量及生命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老年;糖尿病;護理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不斷加劇,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轉變,老年糖尿病(DM)人群逐年增多,屬慢性終身疾病,易合并多種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質量構成了嚴重威脅,已成為亟待解決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在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案治療的同時,加強整體護理干預是改善預后的關鍵環節[1]。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共100例,均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按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劃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采取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回顧相關資料,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共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齡60~79歲,平均(68.5±4.3)歲,均與WHO制定的相關標準符合。病程3~16年,平均(10.4±2.6)年,按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劃分,兩組在一般情況上具有可比性,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糖尿病護理方案,觀察組同時加強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2.1健康宣教 將糖尿病基礎知識設計成小冊子,向患者及家屬發放,并充分發揮醫院宣傳欄的作用,行糖尿病相關保健知識宣教。定期組織開辦病友會,就包括如何自行監測血糖、發病誘因、注意事項、飲食計算、用藥方法等進行問答。使患者自覺提高健康保健認識,并在生活中實際應用,了解患者需求,行針對性的宣教,以提高患者遵醫依從性[2]。
1.2.2心理干預 老年各項身體機能隨年齡的增長,呈逐漸減弱表現,性格相對固定,感覺器官敏感性減退,故需主動、熱心的同患者溝通,真誠、耐心、緩慢交流,使患者理解并掌握醫療目的及自我防護知識,積極配合醫護。另外,因病程遷延、需長期的醫療過程,家庭多背負著沉重的經濟負擔,患者易出現煩躁、焦慮心理,護理人員需仔細詢問、細致觀察,行針對性的疏導工作,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提高家庭及社會的重視力度,使患者不良情緒消除,保持樂觀心情,積極應對治療[3]。
1.2.3飲食護理 患者入院后即對飲食行嚴格控制,加強全面的飲食護理干預。強調飲食控制是一項終身性的、長期的需堅持的工作,規律、合理、科學的飲食習慣建立可使疾病進程得以延緩[4]。飲食控制的基本原則包括:對每日進食總熱量行嚴格限制,每日主食宜為4~6兩;多攝入豆制品、水果蔬菜、雜糧等,保障攝入優質蛋白,但需在3兩以內;食物禁忌高糖;可依據患者的血糖、喜好、口味等行住院期間的飲食設置,注重營養性,以在增強抵抗力的同時穩定血糖水平[5]。
1.2.4并發病預防及護理 ①感染:對感染行積極預防,就口腔護理的重要性及方法向患者及家屬強調,包括飯后漱品、早晚堅持刷牙等,以防止口腔潰瘍發生。②壓瘡:對皮膚行定期清潔干預,保持干燥,避免撓抓損傷,以免發生皮膚壓瘡。③糖尿病足:勤剪指甲,用溫水在每晚泡腳,穿松軟底鞋,定期行腳部按摩操作,以對雙足血液循環加以促進,對足部有無皰、皮膚發紅等情況加以觀察。④糖尿病腎病:對患者腎功能、微量蛋白、尿常規定期檢查,鼓勵患者保證飲水量,以降低泌尿系感染發生率,對血糖水平行良好控制的同時注意血壓水平控制,給予蛋白量適當插入,以使腎臟負荷減輕。⑤糖尿病眼病:對患者的視力、眼底行定期檢查,若有眼底出血的情況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強調充分休息和優質睡眠的重要性,最大限度的減少眼睛活動量,以避免不良事件發生[6]。
1.2.5出院指導 出院當時向患者行針對性的出院指導,包括勸導戒除煙酒,清淡飲食,規范生活,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避免精神刺激及過度勞累,保持精神愉悅,擁有良好心態等,就低血糖的急救、識別方法向患者及家屬介紹,以及時發現異常,控制病情[7]。
1.3指標觀察 就兩組并發癥新發情況進行調查,同時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在出院時發放行患者滿意度調查。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 13.0版,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感染1例,低血糖1例。眼底病變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對照組感染4例,低血糖3例,糖尿病腎病2例,眼底病變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8%,對照組為80%,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情況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醫療科技在取得較大進步的同時,醫療體制不斷改革,臨床醫學模式也不斷發展和完善,除重視疾病本身的護理外,更重視患者精神、社會、心理方面的護理干預。糖尿病為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慢性疾病,如何在疾病早期預防,并減輕或延緩其臨床癥狀是臨床工作的重心,全面整體的護理干預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的保障[8-9]。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心理、飲食、健康宣教、并發癥觀察及預防、出院指導等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依據老年人糖尿病特點,加強全面、整體的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遵醫依從性,為生存質量及生命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1] 賴英,李華,胡一勤.健康護理教育在高齡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研究.四川醫學,2010,31(6):88.
[2] Magill SS, Manfredi L, Swiderski A, et al. Isolation of Trichophyton violaceum and Trichophyton soudanense in Baltimore, Maryland. J Clin Microbiol,2007,45:461-465.
[3] 陳秀萍.糖尿病高血壓的社區護理干預.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8,7(2):166-168.
[4] Bao S, Briscoe VJ, Tate DB, et al. Effects of Differing Anteceden Increases of Plasma Cortisol on Counterregulatory Responses During Subsequent Exercise in Type 1 Diabetes. Diabetes,2009,58:2100-2108.
[5] 陳煒,張宇峰,竇連成.飲食與運動量化干預對2型糖尿病的病果評價.預防醫學論壇,2008,14(2):110-111.
[6] Gregory A Maynard, Maggie Patricia Huynh, Marian Renvall latrogenic Inpatient Hypoglycemia:Risk Factor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Analysis of Current Practice at a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With Implications for Improvement Efforts. Diabetes Spectr,2008,21:241-247.
[7] 周桂玲,張峰,李琪.糖尿病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分析.實用全科醫學,2004,2(1):46.
[8] 李萬菊,胡海霞,凌國瑞,等.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標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2):43-44.
[9] 周健,喻明,賈偉平,等.應用動態血糖監測評估2型糖尿病患者日內及日間血糖波動幅度.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6,22(3):286-288.
614000 四川省樂山市老年病專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