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祥 劉麗敏 李云
羥乙基淀粉130/0.4氯化鈉注射液在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應用觀察
李寶祥 劉麗敏 李云
目的探討羥乙基淀粉130/0.4氯化鈉注射液(萬汶)復蘇方法對失血性休克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0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隨機分為復方氯化鈉注射液組(對照組)和萬汶組(治療組),每組52例。觀察比較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60 min的平均動脈壓、心率和尿量以及血鈉、血氯和凝血酶原時間。結果治療組比對照組治愈率高,死亡率低;治療組治療后60 min平均動脈壓、心率和尿量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60 min血鈉、血氯和凝血酶原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萬汶復蘇方法治療失血性休克可增加有效循環血量,改善組織器官灌注,降低病死率。
失血性休克;急救;羥乙基淀粉;萬汶
我國每年因車禍死亡的人數居世界首位,其中失血性休克是死亡的重要原因,正確及時復蘇是急診救治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關鍵。近年來,限制性液體復蘇的觀點,晶膠體治療的應用尚有許多爭議[1]。有研究表明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使用限制性液體復蘇療法可充分發揮機體代償機制和液體復蘇作用,從而改善預后,提高治療效果[2]。現將我院急診科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間收治的10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晶體和膠體兩種不同的液體復蘇方法救治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間我院急診科收治的10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男61例,女43例,年齡17~67歲,平均(38.2±10.4)歲,均符合失血性休克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腦血管及肝腎功能障礙,②嚴重內分泌和血液系統疾病,③24 h內用過其他血管活性藥物,④妊娠及月經期婦女。將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復方氯化鈉注射液組(對照組)和羥乙基淀粉130/0.4氯化鈉注射液組(治療組),對照組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齡(37.6±12.3)歲,休克指數(2.1±0.2);治療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齡(38.8±12.1)歲,休克指數(2.0±0.3),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來診后均在5 min內完成基本搶救措施,并開通靜脈輸液。用藥前給予持續心電監護,導尿,無創血壓和血氧飽和度監測,抽靜脈血查血鈉、血氯和凝血酶原時間。治療組立即給予羥乙基淀粉130/0.4氯化鈉注射液500 ml(商品名:萬汶,注冊證號BH20040263)10~14 ml/min輸液泵勻速靜脈輸入,對照組輸入復方氯化鈉注射液500 ml,速度同治療組。治療期間禁用血管活性藥物、輸血及其他液體。
1.3監測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病死率進行統計比較;監測治療前,治療后60 min的平均動脈壓、心率和尿量的變化及血鈉、血氯和凝血酶原時間的變化。

2.1兩組患者治愈率和病死率比較 對照組和治療組治愈率分別為44.4%(24/54)和85.2%(46/54),死亡率分別為55.6%(30/54)和14.8%(8/54),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60 min平均動脈壓、心率和尿量的比較:兩組組治療后60 min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之間比較,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60 min血鈉、血氯和凝血酶原時間的比較:兩組治療后60 min與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心率和尿量的變化

表2 兩組患者血鈉、血氯和凝血酶原時間的變化
失血性休克時,有效循環血量減少,組織血供減少,Na+-K+-ATP酶活性下降,Na、H2O進入細胞內,引起紅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水腫,導致循環障礙,因此盡快恢復組織灌注是治療的根本措施,可減少MODS的發生,為外科手術止血爭取寶貴時間[4]。在因創傷致死的患者群體中,除了嚴重大腦中樞神經損傷和急性大出血外,主要死因是由于早期復蘇不力而導致后期的難治性休克,因此液體復蘇治療在早期失血性休克急救中顯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選取我院急診科收治的10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符合失血性休克診斷標準,研究發現治療組比對照組治愈率高,死亡率低,說明與復方氯化鈉注射液相比,萬汶能明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為進一步搶救治療提供時間。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治療后60 min平均動脈壓明顯上升,心率明顯下降,尿量增加,并且兩組治療對電解質和凝血功能均無明顯影響。有研究顯示膠體抗休克作用的主要機制是迅速提高血漿滲透濃度,形成滲透梯度維持在血管內外和細胞膜內外,使液體從休克期間水腫的內皮細胞和紅細胞中動員內源性液體,維持血管內外液體平衡,從而達到“主動擴容”的目的,糾正血管內血容量不足,進而改善微循環,減少休克引起的急性肺水腫、腦水腫等并發癥[5]。
綜上所述,在失血性休克救治中,與復發氯化鈉注射液相比,萬汶能在短時間內提高血壓,減慢心率,增加心肌收縮力,為搶救患者生命贏得時間,同時不會引起電解質紊亂,避免應用大劑量液體產生的各種不良反應,提高搶救成功率,是目前治療失血性休克的較佳選擇。
[1] 馬俊勛,趙茂,趙曉東.失血創傷性休克限制性液體復蘇的最新進展.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9,18(4):445-446.
[2] 王梅.限制性液體復蘇在創傷失血性休克中的臨床應用.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0,17(1):31-33.
[3] Spinella PC, Strandenes G, Rein EB, et al. Symposium on fresh whole blood for severe hemorrhagic shock:from in-hospital to far forward resuscitations. Transfus Apher Sci,2012,46(1):113-117.
[4] 吳國杰,劉衛業,王元新.高滲氯化鈉羥乙基淀粉40注射液搶救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45例分析.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3(4):316-317.
[5] Tsai MC, Chen WJ, Ching CH,et al. Resuscitation with hydroxyethyl starch solution prevents nuclear factor kappaB activ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after hemorrhagic shock and resuscitation in rats,Shock,2007:527-533.
266700 山東省平度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