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曉 劉愛華
米索前列醇配合B超在哺乳期瘢痕子宮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應用
李春曉 劉愛華
目的探討米索前列醇配合B超在剖宮產術后1年內哺乳期瘢痕子宮無痛人工流產術中應用的安全性。方法選擇婦科門診哺乳期瘢痕子宮早孕要求無痛人工流產的婦女96例為觀察組,術前2~3 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手術時行B超同時監護,同等條件下選擇單純行無痛人工流產的婦女92例為對照組。結果兩組無痛率均達到100%,觀察組不需擴張宮頸的占90.35%,對照組15.1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安全流產率100%,無漏吸及子宮穿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米索前列醇配合B超引導用于瘢痕子宮哺乳期無痛人工流產手術安全可行,可減少術中出血,縮短手術時間,降低了不全流產的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米索前列醇;B超;哺乳期;瘢痕子宮;人工流產
近年來,剖宮產率逐漸上升,瘢痕子宮再次妊娠也明顯增多,哺乳期瘢痕子宮的宮壁薄而軟,手術風險大。我院針對哺乳期瘢痕子宮早孕要求無痛人流的婦女采用術前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B超監視下無痛人流的方法、降低了手術風險,減少了手術并發癥,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婦科門診要求無痛人工流產且為哺乳期瘢痕子宮早孕妊娠者96例為觀察組,以同期哺乳期瘢痕子宮早孕婦女單純行無痛人工流產術的92例為對照組。兩組均B超提示為正常宮內妊娠。術前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凝血功能、傳染病化驗均正常。均無內科合并癥及米索前列醇禁忌癥,均為剖宮產術后1年內哺乳期瘢痕子宮、年齡23~33歲,平均28歲,兩組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所有早孕婦女當日術前禁食水6 h、觀察組孕婦術前2~3 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適度膀胱充盈,手術時行腹部B超監護,兩組均采用芬太尼2~4 μg/kg加丙泊酚1.5~2.5 mg/kg靜脈麻醉,手術方法同傳統人工流產手術。
1.3觀察指標 術中行心電監護監測呼吸、脈搏、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意識狀態、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宮頸擴張效果、無痛率、完全流產率、手術并發癥(漏吸、子宮穿孔、宮腔粘連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

表1 兩組手術效果比較
觀察組自動擴張宮頸效果明顯,兩組宮頸擴張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無手術并發癥,對照組手術并發癥2例均為吸宮不全,行清宮術,兩組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無痛人工流產已廣泛推廣并應用于臨床,深受早孕婦女及婦產科臨床醫生喜愛,但因麻醉藥物無軟化宮頸作用,術中擴張宮頸時間長,且術中子宮軟,影響子宮收縮,使手術時間及子宮出血量相對增多[1]。而剖宮產術后2~3年是子宮切口愈合的最佳時期[2]。術后1年內哺乳期子宮壁薄而軟,人工流產中操作不慎易造成損傷,且子宮瘢痕處肌層組織不健全,血管豐富,損傷后不易收縮止血。因此對于妊娠的婦女,尤其是在哺乳期1年內的妊娠者,須更加注意預防人工流產術中子宮穿孔及宮縮不良出血的可能性[3]。我院采用術前使用米索前列醇使宮頸軟化擴張,術中全程B超監護,大大降低了子宮穿孔、吸宮不全的可能性。
米索前列醇是合成前列醇素E1衍生物,能使宮頸結締組織釋放多種蛋白酶,促使膠原纖維降解纖維組織軟化,增加子宮平滑肌張力,促進宮頸成熟、軟化,同時興奮子宮肌肉,誘發宮縮。既可對抗麻醉藥物的子宮過度松軟,又有增強其擴張,松弛宮頸的作用[4]。術前含服能縮短手術時間,同時減少出血量。哺乳期瘢痕子宮妊娠用傳統的無痛人流術有一定的盲目性,手術風險大,內窺鏡引導下的可視人工流產手術操作較復雜,且費用較高,腹部B超術時監控,形成真正全程可視操作,時手術操作者能憑借超聲的動態監視,直觀的確定子宮位置、宮腔深度、孕囊著床部位,在中能引導吸刮器,并動態觀察宮腔內情況,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子宮內膜過度損傷、子宮穿孔、吸宮不全等并發癥的發生。用于哺乳期瘢痕子宮無痛人流,使手術變得更加安全。
綜上所述,米索前列醇配合B超監控用于哺乳期瘢痕子宮無痛人流術,能軟化宮頸,可視操作,增加了手術安全性,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手術并發癥,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廣應用。
[1] 黃錄英.米索前列醇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臨床效果觀察.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4):5061.
[2] 劉杰,王敬云.瘢痕子宮妊娠的引產與催產.中國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5):268.
[3] 劉惠.米索前列醇用于哺乳期瘢痕子宮無痛人工流產術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4):3442.
[4]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46.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