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 馮莎 蘇平菊 劉素領 侯素云
感冒顆粒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 已廣泛應用于臨床, 效果明顯。薄荷腦辛涼芳香, 質輕浮散, 清頭目,通上竅, 利咽喉, 在處方中具有輔助藥性的作用。但結晶易升華, 原工藝為薄荷腦溶于乙醇后噴入顆粒中, 在藥物儲存過程中存在薄荷腦揮發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使用β-環糊精將易揮發物包合, 可大大提高易揮發物穩定性, 減少其在制劑和儲存過程中的損失[1,2]。常用的β-環糊精包合方法有飽和水溶液快速攪拌法、超聲法、膠體磨法[3], 其中膠體磨法具有包合時間短, 包合率高等優點, 故本文對該法包合薄荷腦的工藝進行了研究, 并以包合物中薄荷腦轉移率為指標, 評價包合工藝優劣, 并將包合物成功用于感冒顆粒制備工藝。
PM-85膠體磨, 天津鑫普機械制造有限公司;HLSG型濕法混合制粒機(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YK160型搖擺顆粒機(江蘇瑰寶集團有限公司);FL型沸騰干燥制粒機(重慶佳瑪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薄荷腦(安徽豐樂香精有限公司);β-環糊精(安徽山河藥用輔料股份有限公司); 乙醇(梅河口市阜康酒精有限責任公司)。
2. 1 制備包合物方法 按照正交表取規定量β-環糊精, 倒入膠體磨中, 加入規定倍量水研磨均勻, 緩慢滴加重量比1:1的95%乙醇溶解的薄荷腦, 研磨規定時間, 抽濾, 熱風循環烘箱40°干燥24 h即得包合物。
2. 2 包合物中薄荷腦含量測定 稱取包合物20 mg, 置15 ml具塞離心管中, 加入無水乙醇10 ml混勻, 超聲10 min, 震蕩10 min后放置過夜, 次日4000 r/min離心10 min, 取上清液備用, 氣相色譜檢測包合物中薄荷腦含量, 從而計算薄荷腦轉移率。
2. 3 試驗設計 以薄荷腦轉移率為指標, 考察薄荷腦β-環糊精物料比例, 研磨時間, 加水量對包合效果的影響, 根據前期預實驗結果, 選取L934正交表安排實驗,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及結果見表1, 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

表1 包合物制備正交試驗因素水平及結果

表2 包合物制備正交因素方差分析
2. 4 由表1、2結果可見, 各因素影響包合物制備效果的順序為: A>C>B, 最佳工藝條件確定為A1B1C1, 即薄荷腦與β環糊精物料摩爾比例1:0.8, 研磨時間20 min, 加水倍量2倍。
2. 5 驗證試驗 分別取等量薄荷腦按照最佳工藝條件進行3批生產, 薄荷腦轉移率分別為94.18%, 92.37%, 92.01%, 平均值92.85%, 表明該工藝重復性較好, 科學合理。
β-環糊精的立體結構為環狀中空圓筒形結構, 利用物料在膠體磨中進行研磨、震蕩, 使小分子藥物進入β-環糊精中空筒形結構中形成包合物, 增加小分子藥物穩定性。理論上薄荷腦與β-環糊精可形成1:1包合物, 故考察物料摩爾比例1:0.8至1:1.2包合效果。本文進行預實驗時發現加水低于1.5倍量時物料不能在膠體磨中有效循環, 并且薄荷腦加入β-環糊精中后物料變稠, 故確定正交試驗的加水量最少為2倍, 而加水量太大, 影響薄荷腦與β-環糊精有效接觸, 故最大量為3倍。物料在膠體磨中研磨、震蕩過程產熱, 研磨時間越長, 溫度越高, 加速薄荷腦揮發, 影響包合效果, 故確定研磨時間在20~30 min。經正交試驗確定最佳包合工藝為薄荷腦與β環糊精物料摩爾比例1:0.8, 研磨時間20 min, 加水倍量2倍。優化后工藝薄荷腦具有較高轉移率,包合時間短, 該法合理可行, 適用于工業生產。
[1] 關志宇, 濮存海, 趙開軍, 等.活血止痛膠囊中冰片β-環糊精包合物的工藝研究.中藥材, 2006, 29(1):66-71.
[2] 熊耀坤, 張國松, 魏惠珍, 等.膠體磨制備冰片β-環糊精包合物工藝研究.江西中醫學院學報, 2009, 21(1):30-32.
[3] 陳晨, 王健, 林艷霞, 等.活血熄風顆粒中揮發性成分包合物的制備工藝及處方優化.特產研究, 2012, 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