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靜 趙勇強
(1.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2.聯想移動通信軟件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40)
《建筑施工技術》作為工程類專業的專業核心技能課,課程實踐性和技術性很強,實際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普遍覺得課程學習的難度較大,抽象難以理解,所學知識與工作實踐聯系不起來,同時也不能明確自己需要形成什么樣的職業能力,從而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
那么要通過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教學有效地形成職業能力,就必須打破多年來一直沿用的學科課程教學模式。在21世紀初,以任務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論逐漸傳入中國,中國職教領域特別是高職教育領域紛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課程改革嘗試,在各個專業領域實踐了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課程模式。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的內容涉及大量的生產實踐,技術性強,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需要提供很多的現場認知,才能使學生對施工技術和技能有較深刻的認識。根據該課程實踐性和技術性所涉及的任務、知識、技能的特點,提出“工作任務導向”的課程教學模式。
任務導向的教學模式正是為解決技術類專業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而開發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任務是學生獲得職業技能必做的訓練項目。任務導向則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完成訓練任務為目標進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1]。該教學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相對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課程教學中如何發揮該課程實踐性強、發展快的特點,理論聯系實際是該課程教學的重點;由于學生一般缺少現場施工經驗,而教學內容實踐性強,如何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實踐性強的教學內容是本課程教學的難點。
因而以建筑工程施工實務為出發點,解構施工過程中的工作任務,建立該課程任務導向型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性教學內容的整合,建立以工作任務為核心的輻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課程內容體系,相應地改進教學方法,確立和實施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掌握建筑施工技術和組織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組織建筑施工的能力。具體為:以工作任務為核心派生工作項目;以工作項目為目標派生工作職責;以勝任工作職責為目的重組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形成用學做相間、教學互動的教學模式;采取考、評、鑒結合的考核手段,達到職業能力培養的目的。
本課程在多年的教學中,摸索出符合高職教育特點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模式:
1)課堂教學中探索出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案例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根據該課程實踐性和技術性所涉及的任務、知識、技能的特點,以施工工作任務為導向,一切活動都圍繞著核心任務展開,各工作項目和工作職責都來源于真實的實際工作,學生的訓練切實滿足了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2)將教學中實踐性強的重難點內容,制作諸多視頻、動畫資料,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3)通過生產實習、參觀等多種渠道,了解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使學生積累感性認識、實踐經驗,建立進行施工和組織施工的概念。4)在學習本課程時,老師要指導學生自覺查閱、熟悉有關工程規范、規程,可幫助學生提高適應實際工作的能力。5)建筑施工技術與其他課程如建筑材料、工程識圖、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測量、地基與基礎、結構力學等關系密切。授課教師必須熟悉其他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學科發展,相互聽課,定期交流教學經驗及科研心得[2]。

表1 教學模塊與對應的工作任務
遵循學生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根據施工技術所包涵的主要工作內容,派生總結出工作任務和項目,并根據施工技術真實的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為載體確定主題學習模塊,將教學內容按建筑物的施工過程與進度進行有序化(見表1)。教學活動圍繞著主要工作任務展開,使教與學滿足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更好地提高工程類專業學生的核心技能,真正做到教、學、做相結合。
本課程涉及的理論知識面廣、實踐性強、抽象難懂,而且技術發展迅速,在教學中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用引導式、啟發式、興趣式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主要教學方法手段如圖1所示。

圖1 課程教學的方法手段
教學活動圍繞著主要工作任務展開,和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貼合,解決了學生因缺乏實際工作場景、缺少實際工程項目實踐所帶來的技能訓練短板;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改變了原來單一傳授式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果明顯,從而提高工程類專業學生的核心技能。近兩年本校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法改革前后數據對比如表2所示。

表2 近兩年本校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法改革前后數據
任務導向式教學法的實質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學會發現、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要切實做到將任務設計合理,貼合實際工作崗位需要。任務必須有明確的可操作性和層次感,結合生活生產實際,便于學生理解[4]。
由于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師的工作由自問自答的灌輸轉變到介紹項目的任務和目標,并與學生討論實現任務遇到的問題,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任務的解決過程必須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結合教師的傳授才能完成。因而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比較高,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設計適宜的任務,善于引導學生思考,熟練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并具有組織課堂的能力。從學生的到課率和考試成績的對比可以發現,任務導向式教學使學生的積極性大為增強,學習成績也有明顯的提高,也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同時使學生逐步建立起施工項目管理與實施的概念,為今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5]。
[1] 馮正奎.高職院校“任務導向”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經濟師,2006(5):67-68.
[2] 王貴珍.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探討《公路施工技術》教學設計[J].高教高職研究,2012(6):11-12.
[3] 程 卓.淺談高職院校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J].河南科技,2002(2):114-116.
[4] 羅先喜.任務導向式教學法在自動化人才培養實踐中的運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2):236.
[5] 王作成.在《建筑施工技術》教學中如何應用項目教學法[J].科教論壇,2006(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