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娟 朱增峰 祝文華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測繪教研室,河北保定 071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各方面對土地的需求與日劇增。土地管理事業隨之迅速發展,地籍管理體系更加科學、規范,地籍測繪理論、技術和方法不斷發展。
自2007年以來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開展,一系列新的技術規程,如《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全國土地分類》等出臺。目前,全國高校獨立學院有近300所,獨立學院成立的時間不長,絕大多數為7年~8年[1]。教育實踐表明:獨立學院不能照搬公立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獨立學院在人才培養上的特點是:相比于一、二本院校要求學生具有更強的動手能力,相比于??圃盒?,要求學生更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2]。這些變化和獨立學院的辦學定位對地籍測量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各高校地籍測量學教學使用的教材主要是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地籍測量學》,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地籍調查;第二部分:地籍測量;第三部分:測繪新技術(全站儀測量、數字攝影測量、GPS等新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等。
我校測繪工程專業和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將該課程作為專業技術課(必修),共48學時:測繪專業理論教學34學時,課堂實驗14學時;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理論教學28學時,課堂實驗20學時,集中實習1周。
理論教學內容的選取和課時安排應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知識背景靈活安排[3]。對于測繪專業學生,地籍測量學?理論教學內容應側重于土地權屬、利用現狀調查、房屋調查等地籍調查方面知識,地籍測量部分可結合數字測圖、控制測量、測量平差等前續課程內容,結合地籍測量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并進行知識的比較整合。換言之,地籍測量學可以看成是測繪基本理論和技術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具體應用,教學中應加強不動產法律知識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識[4]。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主要學習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人才培養目標是能在國土、城建、房地產及相關領域從事土地調查、土地利用規劃、地籍管理等工作。該專業的學生已完成土地管理學、測量學、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統等必修課程,對地籍的概念、地籍調查和地籍管理有了系統的認識。因此,對于土管專業,地籍測量學教學內容應側重于地籍測量基本理論和方法,加大地籍控制測量、界址測量、地籍圖測繪等內容的課時。換言之,地籍測量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確、可靠的地理參考系統[4]。在教學中,應加強土管專業學生對測量坐標系統、空間點位定位方法等測繪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地籍測量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課程,在學習完相應理論知識后進行課堂實驗,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5]。測繪專業培養方案中安排了測量學實習(4周)、控制測量與GPS實習(4周),因此,在這門課程中不必安排集中實習,只需結合課堂實驗加深理論的學習。我系測繪教研室為測繪專業安排的課堂實驗及課時分配為:土地權屬調查(2學時);房產面積的調查(2學時);地籍控制測量(2學時);界址點測量(4學時);數字地籍圖繪制和成果輸出(4學時),共14學時。
上述實驗項目是按地籍測量實際工作的先后順序設計的,每一次實驗,隨教學內容的逐步開展,前一次實驗成果是后面實驗的基礎。如權屬調查時在現場標定了每一塊宗地的界址點位置,并用宗地草圖的形式表示,它是接下來界址測量的對象。
與理論教學相適應,我系測繪教研室為土管專業的課堂實驗的內容和課時安排設計如下:房產面積的調查(2學時);全站儀的認識與使用(2學時);地籍控制測量(4學時);界址點測量(4學時);地形地籍成圖軟件Cass 7.0的認識與使用(2學時);數字地籍圖繪制與成果輸出(4學時)。
對于土管專業的學生只學過測量學課程,沒有集中實習,而畢業后有可能從事地籍測量工作,實際動手能力很重要[6],集中實習顯得非常必要,為此安排了1周的集中實習,實習內容和時間安排見表1。

表1 土管專業實習安排
地籍測量學這門課程的知識量和信息量很大,敘述性的內容很多,再加上測繪新技術的應用,在有限的理論課時內將地籍測量的系統理論體系講好,需要采用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對理論性、敘述性、學科間的交叉比較等內容,如地籍的概念、現代測量新技術GPS定位原理、地籍圖與地形圖的區別等,宜采用多媒體教學;而對于推理性、分析性和計算性的內容,如共有面積的計算和分攤、土地面積測量與平差、土方計算方法等,宜采用板書講解為主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課堂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7]。
在理論教學課時有限形勢下,如果教師為趕進度只采用講授的方法,不給學生留思考的時間,只能被動的接受,也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開始課程前,以設問的形式提出“地籍測量學與就業方向的關系”并做總結,會大大增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適當留出學生思考的時間、采用有針對性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會使教學工作在融洽的氛圍中順利開展。
地籍測量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行政性技術行為,成果一經確認具有法律效力。不同于其他專業課程,講授這門課程時必須及時地融入國家最新的土地、房產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融入最新的地籍測量技術規范。學生除了掌握基本理論與知識外,還應根據地籍測量實務的特點,掌握地籍調查和測量的實際操作技能,培養動手能力。
2012年11月5日始,我院地科系09級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地籍測量學綜合實習。實習地點為全是教學樓、宿舍樓等教學配套設施的校園內,為了更好的模擬現實,本次實習參考了現勢性好的校園1∶2 000地形圖,將整個校園以宿舍樓和教學樓為單元劃分成一個個的地塊來模擬現實中的宗地。與課堂實驗相比,本次實習時間更加集中、內容更加廣泛、程序更加系統,完全是從地籍測量生產實際出發。每個學生對地籍測量工作的權屬調查、控制測量、界址點和地形要素測量、地籍圖和相關表格的生成等各個環節有個系統的認識,取得了較好的實習效果。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出現了不少的獨立學院。與普通院校相比,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和課程設置有其自身的特點。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為社會培養符合要求的人才,本文結合測繪工程專業和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探討了地籍測量學課程教學內容的調整與優化。結合地籍測量學教學實踐,分析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了探討,并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鄭清奎.關于獨立學院人才培養定位的思考[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3):100-102.
[2] 鄧華梅,王 瑞.獨立學院測繪專業“地籍測量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許昌學院學報,2012,31(5):149-151.
[3] 藏妻斌,傅建春.地籍測量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2,8(35):37-39.
[4] 詹長根,唐祥云,劉 麗.地籍測量學[M].第2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4-5.
[5] 楊永崇,郭 嵐.從地籍測量到土地資源調查——地籍測量課程改革的探討[J].測繪工程,2007,16(3):75-77.
[6] 張永彬,汪金花.測繪實踐課程教學的探討[J].測繪科學,2009,34(4):240-243.
[7] 潘慶林,馮寶紅,鄭國才.測繪工程專業“地籍測量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測繪工程,2006,15(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