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樹潔 劉亮光
(鄭州大學 水利與環境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中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很低,大部分地區沒有給水排水設施,并且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農村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遭遇著用水難問題。如果不能妥善的解決居民日常用水問題,勢必會嚴重影響到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在集中安置農村居民前,農村居民通過多種多樣的途徑獲得日常用水,基本上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生產,同時產生的廢水也可以合理及時的處理掉,基本上不會造成污染;農村城鎮化后,農村人口將集中安置在清潔衛生的住宅區內,農村生活水平和質量必將得到極大提高,以前的取水方式已經不合時宜,這就導致需水量大、廢水集中等問題,如果不能科學妥善的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會造成“用水難,處理難”的境況,使得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進遲緩。
農村社區用水沿用以前的居民用水方式已經過時,但也不能完全效仿城市居民用水方式,而是要因地制宜,走一條適合居民用水方式的科學化道路。
農村住宅區周圍是大量需水的農田,而且用于灌溉的水一般滿足V類水即可,但是經調查得知,目前大部分農田用水都在V類水以上,在河北省滄州某些缺水地區,當地甚至直接開采地下水用來灌溉,這種“大材小用”式的不合理用水顯然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住宅區用水一般分為生活用水、娛樂用水、消防用水、綠化水及其他用水,除綠化水和消防用水外,其他用水在使用后均產生廢水或尾水,這些水經過比較簡便快捷的處理或不用處理即可達到灌溉用水的標準,比如大型游泳池、觀賞池塘用水可以直接用來灌溉;相比之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產生的同樣的尾水或廢水,這些水一般不經再次利用直接排入下水道,進入市政污水管網,經適當處理后排入河道。這種方式簡單易行,但是用水量巨大,水的利用值低,沒有充分利用水資源,所以說這是一種變相的水資源浪費。
在現有污水處理技術和經濟實力下,將住宅區產生的尾水或廢水經科學合理的處理后用于灌溉已經完全可以實現。由此,可以將農村住宅區的用水和灌溉用水“一條龍”充分利用水資源,如下圖:

上圖所示相當于把潔凈水供居民生活使用后排入灌區供農作物生長利用,實現二次利用,居民日常用水與灌溉用水科學的結合,可以極大的節約水資源,在很大程度上的緩解住宅區用水壓力,同時增加了單位水的利用附加值,是一種符合用水農村特點的農村化節水之路。
科學化用水是目前為居民廣泛接受的方式,通過多種多樣的節水方式和措施,達到節水的目的,是一種節水效果十分明顯的方式。
1.供水水源多樣化
面對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的嚴重形勢,供水水源多樣化可以保證盡可能多的獲得水資源,充分利用水庫水、湖水、河水、雨水、地下水(備用),甚至海水等,建立應急備用水源,構成多水源體系,以保證居民正常生活用水。
2.用水節約化
節水意識:積極宣傳水資源方面的知識,讓居民充分認識到目前水資源短缺現狀。向住進新家的農民朋友講授了節約用水、安全用水常識,提供節水技術咨詢,張貼和散發了節約用水宣傳畫、宣傳標牌和節水手冊,動員全居民加入節水行列,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日常用水習慣,從意識上培養節水理念,培育良好的節水新風尚。
節水管理措施:制定社區用水定額和節水指標體系,積極推進水價階梯化收費制度,用水實現計量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收費,從法律法規上約束居民不合理用水。類似的措施目前很多,社區管理部門應該根據社區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管理措施。
節水設施:科技是解決問題的良好辦法,采用節水設施,可以在滿足居民正常生活用水的基礎上極大的節約水資源。目前節水設施品種繁多,選擇適合農村社區居民用水的設施,會帶來可觀的節水效果,例如合理配置節水器具和水表的硬件設施,積極學習引進先進節水技術和設施等。
3.廢水處理再利用
污水處理回用是一條重要的節水途徑,村鎮生活污水不同于工業污水,有機成分含量高,處理較工業廢水容易。村鎮生活污水有機成分含量高,可生化性強,生物處理技術是該類污水處理的最佳選擇?;谖覈r村普遍欠發達的現狀,各地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區域特點、自然地理條件和環境目標不盡相同,采用經濟有效、簡便易行、節約資源、工藝可靠并能夠與當地自然環境高度融合的污水生態處理技術,使生活污水排放與處理無害化和資源化。同時建設適合社區使用的污水處理廠,將污水經過合理科學的處理后用于綠化或者灌溉農田,類似的措施可以很好的達到節水的目的。
在可用水資源日益減少的今天,居民日常用水必將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事關居民的正常生活,必須嚴肅對待。城鎮化將大量農村人口轉變成城鎮人口,對符合標準的水資源的需求量進一步加大。妥善解決用水問題,不能片面效仿城市居民用水方式,必須根據農村的;來走一條適合當地居民用水的道路,因地制宜是解決農村用水的一個有效途徑,同時也應該學習先進的節水等相關技術,以最大程度上節約用水和利用水。只有科學合理的利用水資源,才可以解決水資源緊缺的狀況。
相信居民用水問題肯定可以得到妥善的解決,加快我國城鎮化速度,給人們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