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錢龍寧

布爾堿,戈壁灘上一個小村莊。它默默無聞,幾乎與世隔絕,不被外人所知。
上個禮拜,我帶領電視臺記者去布爾堿采訪,才知道托克遜縣原來還有這么一個偏僻的小村莊。那天,除了一起陪同我們的鄉干部小胡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去那里,第一次走進布爾堿。
那天下午四點鐘,我們從托克遜縣城出發,直奔伊拉湖鄉,到鄉政府接上陪同我們的小胡,就向布爾堿進發了。我們乘坐的是托克遜縣委宣傳部的小轎車,司機吐爾遜是一位有三十多年駕齡的老師傅。他是托克遜土著人,對托克遜本地的情況非常熟悉,包括我們要去的布爾堿,他更是了如指掌,如數家珍。他告訴我們,他們前任宣傳部長白克力在任期間經常去布爾堿村,因為布爾堿是他的扶貧聯系點。幾年前,白克力部長通過努力,解決了布爾堿村民飲水問題。
布爾堿村距離伊拉湖鄉幾十公里,坐小轎車,單程也需一個多小時。那天,很不湊巧,正趕上修鄉里到布爾堿的公路。我們的轎車駛出鄉政府后,走了一段不長的新修的柏油路,就開始駛入正在修的公路。幾輛推土機、壓路機等正在路面上緊張施工,我們還擔心修路去不了布爾堿。坐在顛簸的轎車里,我向車窗外望去,公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戈壁灘上,堆滿了沙礫,偶爾也能見到一簇簇駱駝刺、芨芨草之類的植被。茫茫的戈壁灘十分荒涼,蕭索。我心想,布爾堿到底藏在什么地方呢?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到達那里呢?要不是有這條公路通往鄉里,布爾堿可能完全與世隔絕,成為世外桃源了。
一路上,轎車雖然顛簸得厲害,但旅途總算順利。好在我們得到了修路人員的理解和支持,加上吐爾遜師傅嫻熟的駕駛技術,我們有驚無險地通過了正在修的公路。好不容易走完了正在修的那段公路,我們很快就到了布爾堿村委會。
布爾堿村委會的舊辦公室都已拆除。我們看到的是新建的村委會,整體框架雖然起來了,但還是毛坯房,沒有裝修。我們轉變干部作風、服務群眾宣傳組到布爾堿村的目的是采訪報道轉變干部作風、服務群眾工作組駐村入戶以來開展的工作情況,重點是采訪報道工作組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工作組成員中,有縣上下派的,也有鄉里下派的。他們吃住都在村里,工作與單位完全脫鉤。布爾堿村只有二百多戶人家,幾乎都是維吾爾族。其中有五六十戶已于去年搬遷出去,搬到了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方。據說搬遷出去的絕大多數都是新組成家庭的小兩口。他們思想開放,能夠接受新事物。剩下的一百來戶仍然住在布爾堿。
工作組的同志向我們介紹,他們進駐布爾堿村兩個月來,已為村民辦了不少好事、實事。他們幫助村民建立了牛羊養殖協會,發揮托克遜縣黑羊獨一無二的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還為村民購買了價格相對便宜的葡萄苗。為了方便村民看病,工作組積極協調溝通,促成了鄉衛生院每周下派一名醫生進駐村衛生室,隨時為村民看病治病,解決了村民看病不便的后顧之憂。村委會辦公室也將于近期裝修。工作組還計劃籌建村民活動廣場,將協調相關單位,為活動廣場配備健身器材等。我們聽完工作組的情況介紹,跟隨他們到村民的地里察看工作組給村民購買、新植的葡萄苗。走在布爾堿廣袤的田野里,郁郁蔥蔥的莊稼、果樹等一下子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工作組的同志告訴我,布爾堿夏天非常涼爽,而且這里從不刮風,即使縣城狂風大作。這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避暑納涼的好去處。走在布爾堿的田野里,呼吸著新鮮空氣,滿眼都是綠色,頓時感到心曠神怡。布爾堿村適宜栽種核桃樹,眼下田野里一株株的核桃樹枝繁葉茂,枝頭已掛上了手指頭大小的核桃。還有,那套種的一行行葡萄苗,已綻放了新綠。套種的孜然苗齊苗壯,綠茸茸的,遠看像綠色的地毯鋪在田野上。地頭的防護林像一堵堵綠色的高墻,一株株高大的白楊樹幾乎將天空遮蓋住了。走在樹下的林陰路上,即使烈日當空,也感到清涼無比。
走進布爾堿,我們仿佛走進了綠色的海洋。這里雖然偏僻,像是被人遺忘的角落,但景色迷人,民風淳樸,寧靜祥和,真乃世外桃源啊!
布爾堿,我們還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