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往來
剛剛收到2013年第2期雜志,發現在第76頁征文獲獎名單中成人組一等獎是《寫給十七歲的你》,作者陽璐,真的是我嗎?我想說,我要睡不著了,如果這個第一名是我的話,我真的可以夢想成真,可以奢望成為簽約作者了。哈哈,這是在做夢吧?恩念編輯回復:
咬自己一口,疼不?為了保險,再咬一口。姑娘,不用咬了,確實是你。除了獲得榮譽和獎金,還會有評委為你點評文章,具體是哪一位現在保密。關于簽約作者,需要說明的是,那可不是每年交上若干篇稿件那么簡單,還有質量要求,而我們的審稿標準足夠苛刻,經常逼得很多簽約作家在深夜揪頭發。所以這不僅是榮譽,還是責任。姑娘,你任重而道遠。
我居住的小區私家車日漸增多,地下停車場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業主需求,每晚8點,停車位就已停滿,晚到的車輛只能自己找空兒,有人干脆將車子停在通道中。如此一來,地下停車場擁擠不堪,進出車輛難免會有刮蹭。前幾天,有業主在小區門口貼出啟事,稱自己的車在停車場被撞,車尾受損嚴重,希望肇事者能夠承擔責任。在我看來,肇事者既然一走了之,就別指望再站出來,加上地下停車場的攝像頭形同虛設,損失恐怕只能由車主自己承擔。所以讀到《一場火災》這篇文章非常感慨,肇事之后,面對巨額賠償,男人不逃避,有擔當,是真漢子!
木鐸
期待已久的《讀者·原創版》終于到了。特別報道“放牛班的孩子”讓我很是吃驚和溫暖……讓我想起剛上大學時做志愿者,有一天很冷,而我們騎著自行車幾經波折才找到國權后路,踏進“久牽”的門時,那支美妙的歌曲帶給我感動。還有善良安靜的張老師……半年很短,以后卻常掛念,真想再做點啥。
爭彥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