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亞玲
(浙江省杭州建德市工業(yè)技術學校 311612)
目前,在我國的電力系統(tǒng)中,柔性交流輸電設備和高壓直流輸電設備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在這些輸電設備中,會經(jīng)常使用到晶閘管器件。隨著電力設備開發(fā)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現(xiàn)在有關晶閘管技術的研究已經(jīng)成為電力設備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
晶體閘流管簡稱晶閘管,一般也被叫做可控硅。1957年,它首先由美國通用公司開發(fā)生產(chǎn)出來。晶閘管可以在高電壓、大電流的條件下工作,其工作過程很容易被控制,因此晶閘管被采用于高壓電路的整流、調壓、開關和各種電子電路中。隨著大功率半導體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功率較大的晶閘管已經(jīng)成為高壓輸電電路中重要的電力設備設施,它對電力設備的可靠性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整個輸電系統(tǒng)的安全。晶閘管由于在較大的電流下工作,因此會散發(fā)出大量的熱能,如果要保證晶閘管能夠長期穩(wěn)定的工作,就需要晶閘管的結溫溫度不能超過規(guī)定的溫度,以避免溫度過高導致晶閘管性能下降,甚至被燒毀,影響到整個電路的安全。晶閘管的物性通常是由其所使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藝決定的,它的電氣特性和使用壽命與結溫溫度有很大的關系。而晶閘管的結溫溫度又與晶閘管的阻抗有直接關系,因此,降低晶閘管的阻抗,提高晶閘管結溫溫度,對增加晶閘管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晶閘管發(fā)熱的部位主要發(fā)生在其內(nèi)部的PN結處。工作中電路的通態(tài)、開關、正反向轉換等,都會造成電能損耗,使晶閘管溫度升高。其中通態(tài)的損耗又是晶閘管發(fā)熱的最主要原因。這些熱量首先會先傳輸?shù)骄чl管的管殼處,再傳導給散熱器,然后再通過散熱器將熱量擴散到空氣中,起到散熱降溫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晶閘管的結溫溫度,需要設法降低以上三個方面的阻值。
首先要降低PN結處至晶閘管管殼的阻值。這部分阻值被稱為結殼阻值,它與晶閘管的生產(chǎn)工藝有密切的關系,它是晶閘管中最主要的技術指標之一。一般,生產(chǎn)廠家都會對其阻值進行標識,以便使用者根據(jù)需要進行選擇。其次,要降低晶閘管管殼至散熱器的阻值,這部分阻值被稱為接觸熱阻,它與晶閘管和散熱器的壓接工藝有關,它是一個可以調整控制的阻值。可以通過提高連接介質的導熱率,增大接觸面積等來調整。第三,要降低散熱器表面到空氣間的阻值,這部分阻值被稱為散熱器熱阻。在晶閘管生產(chǎn)過程中,散熱器的選擇對晶閘管的結溫溫度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當晶閘管被封裝后,要想提高晶閘管結溫溫度,就只能通過調整散熱器熱阻,如增加散熱器的尺寸和冷卻速度等來調整。對于大功率晶閘管,最主要的還是通過降低接觸熱阻和散熱器熱阻來提高結晶溫度。
晶閘管與散熱器的接觸表面,不管精度要求多么高,都會存在一些空隙。如果不在這些空隙中加入一些結合劑,就會使空隙中存有一些氣體,增加接觸熱阻的阻值。因此,在大功率晶閘管中通常都會填充一層介質,降低接觸熱阻的阻值。
在晶閘管和散熱器的壓接過程中,隨著壓接夾具壓力的增大,壓接面的空隙會減少,接觸熱阻的阻值也就會隨之減小。但當壓接力大到一定程度時,接觸熱阻的阻值就不再減少反而增加。通過材料力學理論分析:材料在受到外力時,會發(fā)生彈性變形,此時變形量與外力大小成正比。當外力大小超過材料承受的臨界值時,材料就會產(chǎn)生塑性變形。這時,材料失去彈力。因此,當晶閘管壓合力過大時,晶閘管很容易被損壞。所以,要設定固定的壓力值,使阻值盡可能低,以提高晶閘管的結晶溫度。另外,晶閘管與散熱器之間的空隙需要填充介質,如下圖。不同的介質之間接觸熱阻相差很大,不同的介質加注方法也會對阻值產(chǎn)生影響。因此,一定要選擇合適的介質和加注方法。如圖1;

圖1
晶閘管在工作狀態(tài)下產(chǎn)生的熱量,主要是通過管殼與散熱器接觸后傳導到散熱器,然后由散熱器傳遞到周圍空氣。因此,要將熱量快速的傳散給空氣中,就必須選擇合適的散熱器。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散熱器,它的熱能容量也有差異。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散熱器的熱能容量是與其接觸空氣的面積成正比,但如果散熱器過大,不利于散熱器的開發(fā)和安裝,也會與晶閘管不匹配。所以,選擇散熱器時,要根據(jù)晶閘管的要求、特征來考慮選擇匹配的散熱器。
通常情況下,晶閘管散熱器都是通過空氣的流動來散發(fā)熱量、降低溫度。因此,風速的大小會對晶閘管的降溫效果會起到非常大的影響作用。開發(fā)人員在設計時,需要考慮散熱器的風速應達到一定的速度。另外,還要考慮風壓產(chǎn)生的影響。如果風速過低,風壓不夠,冷卻風就無法吹到散熱器的接觸面上,就達不到散熱降溫的效果。因此,可以在進風口散熱器與風道間加裝擋流板,增加風速和風壓,使風可以從散熱器的翼片間流過,增大散熱器與空氣的熱交換效率。

圖2
相關理論認為,氣體在以湍流形式從散熱器表面流過時,會比層流形式傳遞熱量要高許多。因此,可以通過調整部分風的風向來使進入散熱器縫隙的氣體形成湍流,增大傳熱效率。比如,可以在進氣處設置激流板或激流絲,使部分風的流向產(chǎn)生改變,如下圖?;蛘呖梢园焉崞饕砥谜鄯譃閹锥?,增大風阻,使氣流通過時產(chǎn)生湍流,提高散熱效果。如圖2
某電廠機組功率柜在運行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溫控開關動作的現(xiàn)象。些時,晶閘管的溫度達到70度,迫使功率柜只能限電運行。經(jīng)過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散熱器風機的壓力過小,該風機散熱器翼片處的風壓經(jīng)測試只有一百帕左右,比功率柜散熱器壓頭處的壓力損失了近三分之二。它的風道設計的也不合理,空氣沒有產(chǎn)生湍流,熱交換效率比較低。因此,對其進行了技術改造。首先,把風機加大功率,換成四百帕壓力的風機。第二,更改了風道,將風道設計為喇叭狀,在風道口處加裝擋流板,使進入的空氣產(chǎn)生湍流,增加熱交換效率。技術改造完成后,對其效果進行了評估,測試結果表明,功率柜投入運行后,晶閘管溫度最高只達到51度,非常穩(wěn)定。
在另一電廠中,功率柜在進行大電流失驗時,發(fā)現(xiàn)晶閘管溫度升高較高,最高達到一百度左右。而散熱器溫度卻比較正常,沒有超過規(guī)定標準,溫控開關也沒有進行動作。將晶閘管組件拆開后,發(fā)現(xiàn)由于壓接時受力不均勻,使導熱介質只涂裝了接觸表面的三分之二。重新壓接后,測量晶閘管結溫溫度,趨于正常。
綜上所述,要提高大功率晶閘管的結溫溫度,一定要在降低晶閘管的結殼阻值、接觸熱阻和散熱器熱阻等三個方面入手。在這三個熱阻中,由于結殼阻值是由生產(chǎn)廠家來決定,很難再去改變。因此,開發(fā)設計人員更多的是要從后兩者中想辦法。降低接觸熱阻可以通過提高壓接工藝和使用優(yōu)質的接觸介質來實現(xiàn)。降低散熱器熱阻可以從增大散熱面積,提高風速風壓,改變風流狀態(tài)等方面來實現(xiàn)??傊?,開發(fā)設計人員要根據(jù)晶閘管的實際需求和特征盡可能的選擇更經(jīng)濟、合理的方案來提高晶閘管的結溫溫度。
[1]王爽.關于提高晶閘管結溫的途徑[J].中國科技投資.2013(3)
[2]李漫;項建華.提高晶閘管結溫的途徑[J].半導體技術.2005(12)
[3]張德駿等提高功率晶體管封裝性能的技術措施[J].半導體技術.2001(8)
[4]胡永雄;常忠廷;;一起換流閥晶閘管非周期觸發(fā)試驗事故分析[J];華北電力技術;2010年11期
[5]雍巍偉;晶閘管觸發(fā)控制和多路實時檢測系統(tǒng)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6]萬和勇.李小國;提高大功率柜晶閘管散熱效果的主要途徑[J].電力電子技術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