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惠霖
(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廣西 南寧 530022)
圖書館館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決定著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高低,因此,業務培訓不論對于館員個人還是圖書館整體的發展而言,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各級“圖書館評估標準”中也對各級公共圖書館年培訓次數和年人均學時提出了不同要求。
自2012年開始,筆者陸續參與圖書館業務培訓的教學工作,接觸了來自市級、縣級公共圖書館以及中小學圖書館(室)的館員和鄉村“農家書屋”的管理員,對廣西圖書館業培訓的現狀有所了解,也發現了不少問題,在此作一思考,以期改善現狀,促進廣西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隨著國家對公共文化的重視和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作為社會公共文化標志之一的公共圖書館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階段。硬件設施的日臻完善使得館員職業素質逐漸成為制約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提高的短板。2012年,廣西圖書館學會曾對教育培訓轄區內(南寧市、玉林市、崇左市、貴港市、欽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百色市)相關公共、高校及科技系統圖書館館員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62%的被調查者認為所有工作人員都應該接受業務培訓。2012—2013年,筆者參與了“廣西公共圖書館運行現狀及對策”的課題調研,對柳州市、來賓市及其下轄市、縣公共圖書館進行了實地考察。在交流中,以上地區圖書館館長或文化主管部門領導都向調研組表達了要求加強公共圖書館業務培訓的強烈意愿。
另外,隨著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經費的逐級落實,以往困擾著基層圖書館參與省、市級業務培訓的經費問題得到緩解,參訓人員的積極性極大提高,許多圖書館甚至自主辦班并邀請專家實地授課。
廣西地處我國南部,經濟發展水平與中部及沿海地區相比差距較大。圖書館作為社會公共機構中的“弱勢群體”,“積貧積弱”更是嚴重。在從業人員素質上,許多來自基層或中小學圖書館的館員學歷普遍偏低,僅掌握簡單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外語水平甚至圖書情報專業知識更是無從談起,無法滿足現代圖書館的發展要求。此外,大多數館員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工作上大多沿襲前人做法,不求甚解,導致一些錯誤的專業知識或不科學的工作經驗長期存在,影響了自身發展和圖書館服務質量。
授課專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培訓的效果,這包含兩個方面:1)專業水平。主要是與圖書館有關的圖書情報學知識,既有理論方面(如圖書館學概論、目錄學、信息管理等),也有實踐方面(如分類法、機讀目錄等)。2)講授水平。授課者的思維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在授課過程中對學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思維連貫、邏輯清晰能使學員更易接受所學內容,而語言生動則使學員在面對枯燥的專業知識時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
目前,廣西圖書館學會基礎業務培訓授課專家中有三位分別畢業于山東大學、武漢大學、湘潭大學圖書館學專業,從歷年的培訓效果看還能滿足學員要求。但是,未來若是要打造科學系統的培訓體系,僅依靠省級圖書館少數幾位專家是無法滿足的,擴充和壯大師資力量勢在必行。
傳統的圖書館業務培訓不外乎中文圖書分類、MARC數據著錄、連續出版物管理等,這也是公共圖書館的常規工作。然而,近年來學員們對于課程的設置也有了一些新的需求。例如,隨著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深入,館員每天要面對更多的讀者。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有的學員建議開設《讀者心理學》課,以便換位思考,從讀者的角度規范自身的行為。2012年7月4日,廣西公共圖書館館長高級研修班上,廣西藝術學院陳建國副教授的《圖書館空間設計要素與方法》受到了學員們極大好評。目前,廣西圖書館學會基礎業務培訓班除了以上提到的傳統課程,還增設了《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與《服務禮儀》兩門新課程,從教學效果來看基本達到預期。學員對培訓課程需求的多樣化體現了他們對自身職業有了新的認識和追求,另一方面也對授課者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大多數的業務培訓采取短時、定點集中授課的方式,應該說,這種方式較好地解決了“時間”的問題,體現在兩方面:1)參加培訓的學員大多為各單位業務骨干,基層圖書館人員一向緊張,若培訓時間過長則會影響其所在圖書館日常工作的開展。2)授課專家時間、精力有限,若邀請省外專家到本地授課更是難以協調。因此,在短時間內只能向學員盡可能多地傳授專業理論知識,而把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實踐部分一再壓縮。對于學員來說,他們最想掌握的是實際工作中的標準與規范,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而定點培訓使他們大多遠離各自的工作崗位和熟悉的工作環境,無法滿足因人而異、因“館”制宜的要求,不少學員培訓結束后工作方式、方法沒有任何改變,使得培訓效果打了折扣。
圖書館業務培訓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要提高培訓質量,首先要正視客觀存在的問題,弄清楚哪些是短期內無法解決的困難,哪些是可以進行改善的方面,只有揚長避短,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才能切實發揮業務培訓在人才隊伍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3.1.1 長:時間上有周期性,確保學時。有能力組織圖書館業務培訓的省級、市級圖書館或學會應該將培訓工作作為一項常規項目在每年的工作計劃中確定下來。短時、定點集中授課是當前培訓的主要方式,應該固定在每年的某一時間段內,方便學員提前安排時間參訓。如考慮到基層公共圖書館人員緊缺,年頭或年尾工作比較繁重;教育系統圖書館7、8月為暑期休假,因此可以將培訓時間定在每年5月或6月,使盡可能多的學員能夠參加。另外,學時的安排要適宜,時間過短學員難以將大量知識及時消化,時間過長學員容易產生疲勞、厭學等不良情緒,皆于培訓效果無利。
3.1.2 效:培訓效果有保障,形成上下順暢的指導與反饋渠道。學員的自我感受是評價培訓效果的唯一標準。每一次業務培訓結束后,組織方都應該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學員意見。廣西圖書館學會在每次培訓開始前都要求學員將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包括課程設置應做哪些調整、老師的專業水平如何、后勤保障是否到位、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改善等,通過與學員的交流和溝通,爭取下一次培訓工作精益求精。另外,短時、定點集中授課的培訓方式無法一勞永逸地提高學員的專業水平和技能,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許多臨時、突發或特殊的問題也無法一一在課堂內呈現,因此,學員與專家之間的溝通也很重要。通過網絡在線即時咨詢或電話咨詢,減少中間環節,幫助學員及時解惑;專家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圖書館日常工作中各種瑣碎的問題進行搜集、整理,以便在往后的教學過程中集中講解。
3.2.1 基本條件不同,因材施教。學員的基本條件包括個人的受教育程度、知識儲備、思維方式、心理狀況等方面,每個學員之間都存在著差異。培訓方若不進行甄別和統籌安排,“一刀切”的效果難以達到預期。2012年,廣西圖書館學會針對新出版的《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五版)舉辦過兩個業務培訓班,其中一個主要講授《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的基本知識,包括5個基本部類和22個基本大類,以及一些簡單的復分技術,面向的是對圖書標引和分類沒有系統了解和認識或者剛剛接觸這項工作的新入館學員;另一個重點講授《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五版)與第四版對比所進行的修改以及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可稱為高級研修班,其學員大部分已掌握分類法基礎知識,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對于培訓組織者來說,雖然增加了成本,但是因材施教使培訓更具有針對性,學員也更容易根據自身情況做出選擇。
3.2.2 領導與一般員工區別對待。
(1)一般員工常為負責某一具體業務(如圖書編目、數據著錄、參考咨詢等圖書館核心工作)的技術人員。對他們進行培訓,應以務實為標準,減少甚至不設理論色彩較濃的課程,著重于其專業技能的訓練與提高。
(2)業務培訓的對象除了一般的工作人員,還包括各圖書館的領導。如今,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內外環境與過去相比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內部,公共圖書館各部門結構向與企業類似的扁平化趨勢發展,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業務流程面臨重組的壓力,免費開放后服務理念和方式需要迅速做出調整,等等。在外部,國家加大對公共文化事業的投入,公共圖書館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事業單位人員編制與績效工資改革為圖書館發展帶來的不確定影響,等等。這些變化都需要館領導通過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來積極應對。自2010年開始,廣西圖書館學會聯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廣西公共圖書館館長高級研修班,邀請國內知名的圖書情報學領域學者作專業學術報告,或邀請文化部公共文化領域的專家作相關政策解讀。與針對一般員工的業務培訓班相比,高級研修班傾向于從更大的視野、更廣的角度和更深的層次,引領館長們共同思考、尋求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新契機、新動力。
以廣西為例,因為廣西有兩個省級圖書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廣西桂林圖書館),所以對市級以下公共圖書館的業務輔導和培訓可以進行分工,主要分為兩部分: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南寧)主要負責桂南片區,包括南寧市、崇左市、百色市、玉林市、貴港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廣西桂林圖書館(桂林)主要負責桂北片區,包括桂林市、柳州市、來賓市、梧州市、河池市、賀州市。從有利的角度看,兩個省級館分工明確,減小了工作壓力,可將更多精力投入各自負責的市級、縣級圖書館;從不利的角度看,兩個省級館對于對方負責的片區缺少關注。未來應加強培訓綜合平臺的建設,使培訓工作更加周密、全面。
培訓形式上,目前主要采用上級館集中主辦、下級館自愿參加的方式。隨著免費開放經費的落實,各館經費緊缺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緩解,許多圖書館開始嘗試邀請廣西有關專家到當地現場授課的培訓形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自2012年開始,北海市圖書館、玉林市圖書館、梧州市圖書館、欽州市圖書館、象州縣圖書館相繼舉辦了此類型的業務培訓班。2013年1月6—11日,百色市圖書館為迎接新館建設開放,派出7人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進行為期6天的跟班學習。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研究輔導部根據百色市圖書館新館籌建業務的需要,設計了課堂講座、實地參觀、到業務部門實習等多種培訓形式,全方位滿足百色市圖書館籌建新館的學習需求。2012年7月7—23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技術裝備中心承辦、廣西圖書館學會協辦的“2012年自治區級教師培訓計劃:全區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人員培訓班(區圖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成功舉辦,來自廣西14個地市的639名學員分三期參加了培訓,進一步推進了廣西中小學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跟班學習”與“聯合辦學”這些新穎的培訓方式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也是廣西圖書館學會對圖書館業務培訓工作進行的新嘗試。
采用“省—市—縣—鄉鎮(村)”逐級展開、由點及面的方式,擴大業務培訓的效果及覆蓋面。因各級公共圖書館業務范圍和工作量不同,培訓的內容從上到下呈“由難到易、由精到簡”的特點。業務培訓考核合格的學員回到工作崗位后可以帶動周圍的同事共同提高業務水平。在目前師資緊缺、培訓體系欠完善的情況下,這樣的方式可以盡可能地向最基層的圖書館工作者傳播專業知識與技能。
3.5.1 發動學員一起參與。培訓組織方應多傾聽來自各級、各類圖書館的學員的聲音,了解他們在培訓方向和具體課程設置上的需求。通過調查問卷或日常交流反饋的方式,從學員的角度出發,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整個行業內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3.5.2 貼合實際。培訓組織方在課程設置上要避免模式化。1)對于圖書館來說,圖書采編、讀者服務、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等屬于核心業務,也是培訓的重點課程。2)要增加實踐(實習)的課時。以筆者講授的《中文圖書分類》一課為例,學員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基本掌握分類標引技術,因此授課以學員動手實踐為主。通過案例教學法,在學員完成習題后進行重點講解,更能加深他們“理論練習實際、理論指導實際”的學習心得。3)一些新課程應該進入培訓組織方的視野,如禮儀、行業心理、行為學、各種安全知識等。這些內容從來都不是傳統圖書館學所關注的方面,但是在如今圖書館“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和用戶體驗越來越重要的社交環境下,是十分有意義的。
業務培訓對于任何行業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許多領域采取職業認證的方式對培訓提出要求,從而實現對從業人員專業素質的控制。然而,來自圖書館界的聲音還略顯微弱,業務培訓僅作為一項受《公共圖書館評估標準》指標約束的日常工作來開展,依靠的也多是學員的自愿參與或單位領導的“強制”安排。期待未來圖書館界也能實行資格準入制度,從職業發展的高度,對圖書館業務培訓的模式、機制、內容、手段、渠道、技術、考核等各方面進行系統、科學地規范和創新,為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1]文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縣以上公共圖書館第五次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EB/OL].[2013-06-04].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shwhs/shwhs_tsgsy/201212/t20121210_268889.html.
[2]賈 瑩,甘 新.廣西圖書館學會業務培訓班需求調查與效果分析[J].圖書館界,2012(2):51—53.
[3]陳亞東.圖書館職業認證取向下業務培訓的創新[J].圖書館學刊,2006(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