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榮,齊洪渡 (陜西省蒲城縣醫院,陜西 蒲城 715500)
糖化血紅蛋白主要是指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而成的一種產物[1],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是一種不可逆反應,并且會與血糖的濃度成正比,血紅蛋白的英文代號為HbA1C,糖化血紅蛋白測試一般可以反映患者12周內的血糖控制情況。在本組研究資料中筆者對101例糖尿病患者和101例健康體檢者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觀察比較兩組臨床情況,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與健康體檢者共202例,將101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中男59例,女42例,年齡45~76歲,平均(60.5±14.5)歲;將101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中男57例,女44例,年齡42~73歲,平均(56.5±14.5)歲。兩組患者性別和年齡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清晨空腹時采用K2EDTA抗凝管采集靜脈血2 ml,再采用肝素抗凝管采取靜脈血2 ml,采用Nyco Card ReaderII多功能全定量金標檢測儀和HbA1C試劑進行檢測,自動計算百分率,采用貝克曼LX-2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空腹血糖FPG。
1.3 糖尿病診斷標準:具有典型癥狀,空腹血糖≥7.0 mmol/L或者餐后血糖≥11.1 mmol/L,可確診;不具有典型癥狀,空腹血糖≥7.0 mmol/L或者餐后血糖≥11.1 mmol/L,重復1次,指標仍然達到標準,可確診。不具有典型癥狀,空腹血糖≥7.0 mmol/L或者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試驗2 h血糖≥11.1 mmol/L,可確診。
1.4 統計學方法:數據都是采用專業的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所有計數數據采用χ2檢驗,結果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空腹血糖、HbA1C 4% ~6.5%、HbA1C 6.5% ~10%、HbA1C≥10%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結果比較[例(%)]
糖尿病主要是指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導致的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紊亂,會導致全身組織器官功能障礙和功能衰竭,嚴重時會導致患者失水,發生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等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昏迷[2]。糖尿病臨床表現分為典型癥狀、不典型癥狀、急性并發癥表現和慢性并發癥表現四種,典型癥狀為三多一少癥狀,多尿、多飲、多食和消瘦;不典型癥狀為頭昏、乏力等;急性并發癥的表現為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和腹痛等;慢性并發癥的表現為視力下降、尿中泡沫增多、四肢麻木、皮膚感染等[3]。糖化血紅蛋白4%~6.5%代表血糖控制正常;糖化血紅蛋白6.5%~10%代表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注意飲食及運動;糖化血紅蛋白≥10%代表血糖控制很差,需要密切注意,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總之,對觀察組101例糖尿病患者和101例健康體檢者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可以準確反映血糖控制情況,不受血糖升高的影響,可更加準確地反映血糖控制情況,在糖尿病的診斷中有很重要的價值。
[1]唐松濤,王長江,吳泰相,等.糖化血紅蛋白對中國人群糖尿病診斷價值的 Mata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2013,52(1):21.
[2]張興宗,施雄飛,周映東,等.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藥前沿,2012,2(3):263.
[3]李嵐嵐,涂干卿,但加容.糖化血紅蛋白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2):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