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哲 (江蘇省常州市中醫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江蘇 常州 213003)
顱腦損傷在臨床中是腦外科比較常見的病癥,大部分的患者都會有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患者在心理上以及身體上處于緊張狀態,這就需要加強對顱腦外傷患者的心理護理,這對治療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1]。本次研究主要對顱腦損傷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進行探討,并采取分組護理的方式,對兩組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從2009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52例顱腦外傷患者,將所有患者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均有26例患者?;颊呤軅脑?,有15例患者為墜落傷,有30例患者為車禍傷,有7例患者為跌打傷。觀察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齡25~78歲,平均(49.5±15.7)歲。對照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齡26~77歲,平均(48.8±15.3)歲。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的方式,也就是常規的疾病護理。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且要對患者的意識進行監測,鼻飼管以及引流管的護理要符合患者的實際病情。觀察組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心理護理的方式。具體方法有:讓患者多與其他患者進行交流,并向患者介紹同類病癥的康復經驗,讓患者了解疾病的有關知識,使患者對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使患者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樹立患者的信心,使其能配合治療[2];醫護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交流,然后鼓勵患者進行發音的練習,使患者能盡快恢復語言功能。多與患者談話,能使患者的溝通能力得到加強,同時要適當肯定與鼓勵患者,避免患者出現消極情緒。讓患者的家屬與患者進行交流,患者的孤獨感能得到緩解;對于抑郁的患者,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多關心患者,同時也要充分尊重患者,通過不同的方式,使其能將心理的真實想法訴說出來,進而緩解抑郁的情緒;對于有恐懼心理的患者,醫護人員要尊重患者本身的要求以及意見,并且介紹同類患者手術的具體信息,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情緒得到穩定。
1.3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患者在臨床中所表現出的癥狀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嚴重者死亡,這時判定為無效;患者在GCS評分以及臨床所表現的癥狀方面,與住院之前相比,都有所改善,這時判定為好轉;患者在臨床中所表現出的癥狀消失,GCS評改善的較為明顯,這時判定為治愈。
1.4 數據分析:數據的分析與處理使用SPSS 18.0軟件,SAS評分與SDS評分都用正負平方差表示,分別采取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有效率為88.5%,對照組有效率為46.2%,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例(%)]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臨床中進行基礎的常規護理,并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障礙有針對性地采取心理護理,能夠使患者的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得到改善[3],使其能積極地配合治療以及護理,這有助于治療效果的提升。
綜上所述,醫護人員采取科學的心理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使患者負面情緒得到緩解,這能提高患者應對疾病能力,進而使患者的心理狀況得到改善,提高治愈率。
[1]寧劍偉,馬亞莉.舒適護理模式對顱腦損傷患者康復期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5(2):122.
[2]李雪貞,李秋平,張群英,等.輕型顱腦外傷患者的焦慮分析及其心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0,8(6):233.
[3]張健冰,余潔明.中醫情志護理對顱腦外傷康復期患者心理狀態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