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虹,李 涵,郭增娟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感染控制辦公室,吉林 長春 130021)
為了解我院醫院感染的現狀和病原菌分布情況,我院于2010年11月進行了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現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2010年11月4日0~24點期間所有住院患者,包括當天的出院患者,不包括當天新入院患者。
1.2 調查方法:按每50張床位配備1名調查人員,調查人員由醫院感染控制專職人員和各病區主治及以上醫師組成,調查前統一培訓。采用床旁調查與病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填寫調查表。由感染控制辦公室負責資料的整理、統計、分析工作。
1.3 診斷標準:按照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對醫院感染病例進行診斷。
2.1 一般資料:本次應調查2256例,實查2234例,實查率99.0%。共查出醫院感染130例,141例次,醫院感染現患率5.8%,例次現患率6.2%。
2.2 科室分布:ICU的現患率最高,其次為康復科、兒科。各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見表1。

表1 各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
2.3 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為主,占55.3%;其次為血液、泌尿道,分別占13.5%和7.8%。醫院感染部位的分布見表2。

表2 醫院感染部位分布
2.4 病原菌分布:本次調查共檢出病原菌55株,以鮑曼不動桿菌居多,為12株(21.8%);其次為銅綠假單胞菌10株(18.2%),光滑假絲酵母8株(14.5%),肺炎克雷伯菌4株(7.3%)。
本次調查醫院感染現患率為5.8%,與全國調查水平基本一致[1]。現患率最高的科室為ICU,這與患者病情重、住院時間長、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長期使用抗菌藥物等因素有關。醫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為主,占55.3%,與國內相關報道一致[1-3]。因此,下呼吸道感染應成為今后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點。
在醫院感染病例中共檢出病原菌55株,排前三位的依次為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和光滑假絲酵母,今后需重視這些病原菌引起的醫院感染。
本次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我院醫院感染情況,為針對性地開展目標監測提供了可靠依據。今后應每年開展一次現患率調查,了解我院醫院感染的動態趨勢,及時采取干預措施,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1]任 南,文細毛,吳安華,等.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結果的變化趨勢研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7,6(1):16.
[2]崔揚文,胡必杰,高曉東,等.2009年上海市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結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2):1667.
[3]韓艷萍,李小珍,張代惠,等.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