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彤
(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四川雙龍±800千伏換流站工程是溪洛渡左岸電廠電力外送的配套工程,也是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800 千伏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工程的送端站。該送端站位于四川宜賓市宜賓縣雙龍鎮鐵村,總占地面積147205m2,東西長295m,南北寬499m,換電站北面是東西走向的山脊,其高程為582m,南側承接山體處有一小溪,西側有一條規模較大的沖溝陽田灣,場平均高度為510.2m~511.9m,最大挖方高約26m,最大填方厚度約17m。受地形、地貌和水文條件的影響,±800 千伏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工程的送端站施工過程中,需要采用強夯施工技術進行施工。
強夯施工技術一般會用8~30t的重錘通過落下沖擊路基,使路基填料能在沖擊力的作用下產生較大的應力和沖擊,將路基土和其他填料孔隙壓縮,改變填料結構,使填料之間密實,以提高路基強度、降低壓縮、改善路基均勻性和加速路基沉降,最終為工程施工奠定堅實基礎。
強夯施工技術特點:(1)強夯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對填料粒徑要求較為寬松,對于填石路基,要求其填石路徑不能超過填石層厚度的2/3,但填石粒徑可在50~60m之間。(2)施工中用強夯法進行夯實,夯機重、沖擊高條件下,其沖擊功能相對較大,能使填料和原地面結合,確保填石路基施工質量。(3)強夯施工技術能加速填石路基施工速度。強夯施工技術除了具有上述優勢外,也存在相對劣勢,如機具笨重,前期施工便道在不能及時打開情況下進場相對困難,機具施工中也不便于移動等。
首先,要測量放線,在此基礎上對樁進行控制,將控制基準點設在固定不易改變的位置,用石灰線標出第一遍點夯夯點位置,明確的標出每一夯點地面外圍輪廓線,夯點布置為正方形,夯坑中心間距(1000kN·m間距為3.0m、5000kN·m間距為5.0),并測量出場地標高。
然后,起重機就位,將夯錘調至夯點石灰線內,先測量夯前錘頂相對高程,再將夯錘起吊至預定的高度,使夯錘脫鉤自由落下,放下吊鉤,測量錘頂相對高程。如果發現因坑底傾斜而出現夯錘歪斜狀況,需要及時將坑底整平,之后重復起吊到預定高度和測量錘頂相對高程,并根據標準夯擊次數和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再重復起重機定位到測量錘頂相對高程這一過程,完成1000kN·m~5000kN·m點夯的夯擊。
最后,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再次測量場地高程,并根據上述步驟按照設計規定次數,逐次完成全部擊遍數,之后再進行低能量滿夯,將場地和表層的松土夯實,測量夯后場地高程。
(1)施工前,應先對場地內所有的管線轉移走,清除場地上空和地下障礙物,做好場地整平工作。夯點定位允許偏差為±50mm,明確夯點位置和標記編號。夯擊時夯擊點的中心偏移不能大于150mm。
(2)起重機設備應選用起重能力不小于錘重的1.5~2.0倍且帶有自動脫鉤裝置的履帶式起重機,以滿足提升高度的需求。工程中對夯錘、脫鉤裝置、吊車臂桿和起重索具等關鍵部件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后應該及時采取可行性措施。
(3)夯實土層過程中,如果天然含水量不大于10%時,要將其增濕至最佳含水量。
(4)開夯前需要對夯錘重和落距進行檢查,并對單擊夯夯擊能量進行檢測,以確保其與設計要求一致。
(5)施工中,為了避免夯點放線出現問題,每一次夯擊前,都要對夯點放線進行核查,夯完之后對夯坑位置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偏差或漏夯現象,要及時進行糾正。同時也要將施工中產生的各項參數、夯擊沉降量和施工情況進行記錄,以備不時之需。

圖1 強夯試夯工藝施工流程圖
(6)因強夯過程中,會有土塊、石子飛擊現象,要求現場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并做好與之配套的安全措施,劃出影響區域,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現場。
3 強夯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在對±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變工程施工程質量進行控制時,需要做好施工前期質量管理工作,施工期間質量控制工作,以及切實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
首先,施工單位應以質量為第一宗旨,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好人、機、料、法和環等多環節管理工作,并重視施工原始資料,真實、準確、可靠的記錄材料和保存原始資料,確保施工資料的完整性和科學性。
其次,沒有設計圖紙的施工方案應不予以施工,建筑材料無合格證或不按照安全規定進行檢驗、檢驗不合格的材料,不準使用。
再次,用于工程施工的工程規范、標準、操作規程配備率必須達到100%,為工程施工提供標準依據。
最后,要對主材料、半成品、工序成果進行標識和記錄,減少混用或使用過期產品,測量器具、計量儀器必須送到專業部門進行檢測,確保其檢測率,從而保證計量器具的精準性。
首先,施工中要嚴格依據施工技術措施和《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進行,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對每一道工序進行管理,以達到全面創優的目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每一道工序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確保各工序的施工質量能滿足設計要求和標準規定。對于不符合工序質量的,拒絕接受并向工程負責人進行匯報,直至滿足設計需求為止。工程技術人員要負責原始資料記錄和收集整理工作,明確每一個夯點的標號,記清夯擊數和夯擊深度,不應出現漏夯、漏記現象,出現問題及時與上級部門取得聯系,及時解決問題。
其次,夯錘的質量必須與設計一致,滿夯過程中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搭接;強夯過程中,夯點中心距偏差不能大于100mm,強夯坑必須用石灰畫出,不得用“+”代替;夯坑底部不平時,要及時墊平;夯錘的排氣孔要保持通暢,如被堵塞,應立即疏通,避免產生氣墊效應,影響施工質量;夯錘落錘時要保持平穩,如發現偏移或坑底傾斜,要重新就位或整平夯坑;夯錘就位時,起桿將龍門架大致置于夯點中心位置,推開龍門架,提錘離地約300mm,將錘放下,確認夯錘是否在白圈范圍,如果有偏差,司機操作吊車少許轉向,再次將夯錘提起、放下,直至將錘完全對中,指揮人員方可指揮起錘,以確保夯點中心位移在允許誤差以內。
再次,如果現場出現耕植土或淤泥集中的情況時,必須進行置換和采用其他施工方法進行處理;各工序要執行質量自檢、互檢和專檢三級檢測,合格后,通知業主和監理工程師驗證放行;主動接受業主、監理和授權的質量監督站的檢查。
首先,施工過程中,需根據施工實際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在施工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機械設備選好后必須對其進行校正和維護,確定無問題后再用于施工,減少安全隱患率。
其次,設備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安全培訓,獲得上崗證后方能上崗,也要避免酒后設備操作。
再次,施工人員施工中應需在不小于30m區域,強夯試驗施工作業點外50m處設置安全區,強夯試驗施工作業點外100m范圍設置警示區,200m范圍進行噪聲、振動監測,并對施工影響進行進行評價,減少噪音,避免不必要的施工糾紛。同時要盡量避免夜間施工,即便夜間施工其聲音分貝應控制在55dB,白晝施工控制在70dB。
強夯施工技術在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變工程中應用,能減少工程因地理、水文條件而造成的路基不平和路槽高程不穩固問題,對填石路基進行補平,加速填石路基沉降。經工程實例證實,強夯施工技術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施工質量問題,確保工程安全、按時、保質完成。
[1]王慶齡.淺談強夯法基地處理技術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12(15).
[2]季玉海.強夯法加固地基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8(27).
[3]楊印旺.強夯法在黃土地區某高填方工程中的應用[J].施工技術,2012(07).
[4]李春牛.強夯法地基處理技術在皖南地區某工程中的應用[J].安徽建筑,2009(05).
[5]熊雙全,彭建軍.強夯法在地基處理工程中的運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