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洋 常 誠 劉彥楠 陳 宇
(1.駐沈陽黎明發動機制造公司軍事代表室,遼寧 沈陽 110003;2.中航工業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動機試車廠,遼寧 沈陽 110003)
振動測量的方法很多,如機械測量、光學測量、電測量等。此次RJ-***燃氣輪機振動測試采用的是用途廣泛的電測方法。其系統組成為:測量傳感器→放大環節→測量分析環節→最終顯示
(1)測振傳感器 把被測機械振動參數(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輸出。常用的傳感器有電磁式和壓電式兩種。前者測量振動速度故亦稱速度計;后者測量振動的加速度故亦稱加速度計。
(2)放大環節:放大測振傳感器的輸出信號以便計量與記錄。
(3)測量分析環節:根據不同的監控目的進行線性放大、頻率分析等。目前,多使用頻譜分析儀對所測振動信號進行分析,把振動的動態參數所包含的不同頻率分量分離出來,并由記錄器記錄為頻譜圖(幅值-頻率曲線)。
(4)顯示:顯示或記錄測量分析結果。
在振動監控技術中,圖譜分析是進行監控、診斷的一種重要手段。機件故障引起的振動變化必然是導致其譜圖變化,因而通過與其正常譜圖比較可迅速判明故障原因并加以修復。

圖1 RJ燃機測振總圖

圖2 RJ燃氣輪機振動測試曲線
為保證燃機的安全運行,作為長期監視項目的振動監測也被應用于機組聯調,測點的選擇如圖1所示。
k1: 低壓壓氣機入口(Ⅰ截面)機匣安裝邊上水平方向布置加速度計,監測燃機壓氣機的振動加速度;k4:高壓渦輪出口(Ⅳ截面)機匣安裝邊上垂直方向布置加速度計,以監測主機渦輪的振動加速度;k:動力渦輪后機匣的水平安裝邊上布置加速度計,以監測動力渦輪的振動加速度;A:動力渦輪的止推軸承座上安裝的電渦流位移傳感器 ,以監測動力渦輪軸的軸向位移。
根據《RJ燃氣輪機長期監測參數的報警值》之規定,振動參數限制值K1為 3.5g, K4為 4.5g,K 為 1.5g,AZ為41m。其中振動g值均為有效值 ,AZ在這里是指軸向振動的量級。
由于各次開車的振動值有較好的重復性,振動曲線示見圖2。
其中:n2為主機高壓轉速;T*4為主機渦輪出口平均溫度;N3為動力渦輪轉速。
看圖可知,各點的振動加速度峰值均小于換算后的振動允許值。K1大多數情況下工作在4.0g以下;K4在穩定狀態下的振動量級僅為2.0g;K的最大振動值也僅為1.2g左右。說明RJ-***燃機機組具有良好的振動特性。
(1) 燃機在啟動到慢車的過程中,即當n1=2500rpm﹑n2=5300rpm﹑n3=180rpm的轉速附近,K1出現明顯的振動加速度峰值 ,通常高達4.2g左右。分析認為是轉子系統的臨界轉速所致。但由于它在工作轉速以外,且持續時間較短,所以在實際運行中,不會危害燃機的正常運行。
(2)壓氣機的振動K1始終偏高,最大振動峰值曾達4.5g。同時在高轉速還伴有不穩定的現象,即當轉速在某一狀態穩定時,振動值或緩慢上升或緩慢下降,其差值一般在2.0g左右。初步認為這都是主機外部支撐改變所致。與原準航機不同的是,它的壓氣機前端為軟聯結,而主支點也僅靠一鉸支點支撐,因此使整個主機近似為一懸臂梁,故可能引起其振動特性的改變。當然,確切的結論還待進一步的驗證。
(3)關閉旁路閥門影響較大。關閉V1閥門過程中, K1和K的振動均未出現波動,始終較平穩。而K4的振動卻隨著時間的延長,呈上升趨勢,其振動量從2.2g上升到5.0g。經過對各次振動監測結果的對比分析,認為旁路閥門的位置緊隨K4其后,它的打開與關閉使通過主機渦輪的氣流的壓力﹑流量不斷發生變化,從而直接影響到4截面振動的改變。
(4)動力渦輪的振動平穩,且隨轉速的上升而上升,在整個工作轉速范圍內,未發現明顯的臨界轉速現象。但現場的頻譜分析結果表明,燃機在運行過程中,大都以動力渦輪轉子的二倍頻為主頻,說明其轉子系統的同心度較差。因此,02次分解再裝配,良好同心度的保證是在此基礎上降低振動量級的保證。
需要說明的是,動力渦輪上的電渦流位移系統是為測量渦輪軸軸向位移所配置,嚴格說,在這里的K是軸向竄動位移和軸向振動振幅的總和。這是因為動力渦輪止推軸承在裝配時要求保留的初始間隙,當動力渦輪開始運轉后,渦輪軸即做水平位移運動,又做軸向振動運動。而前面給出的限制值,經核實是指單一的軸向振動而言。因此就出現了振動測量值大于限制值的現象。
盡管如此,依據與軸承機匣振動加速度的綜合分析結果來看,動力渦輪不存在破壞性的振動,其振動特性能夠滿足燃機機組安全運行的要求。
[1]H.B.凱巴.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技術診斷[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1990.
[2]孫海東,傅強.航空發動機振動監測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