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北京工商大學,北京100048)
對能源供求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國內外學者由于研究角度、研究思路的不同,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差異。綜合來看,對能源供求分析預測可以歸結為趨勢外推法和情景分析法。其中趨勢外推法是基于研究者對所研究對象發展趨勢的認識,推測未來可能的狀態,包括彈性系數法、時間序列分析、多目標線性規劃法、投入產出法、RBF神經網絡模型、混沌動力學模型、人工智能仿真模型等等,本文采用了兩種方法的結合。
交通運輸部門能源消耗量與多種因素相關,總體而言,某個區域的交通能源消費與該區域的經濟增長方式、能源技術效率和人口數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并且交通運輸方式中客運方式與貨運方式的影響因子稍有區別。本文將首先介紹江蘇省人口與經濟增長的趨勢,為下文預測交通運輸能耗需求打下基礎。
根據江蘇省統計年鑒,截至2010年末江蘇省人口總數接近7870萬人,2001~2010年每年的人口增長率保持在0.5%~0.9%范圍內。2001~2010期間幾何平均增長率為0.75%,其中2001~2005年幾何平均增長率為0.77%,2006~2010年幾何平均增長率為0.69%。
對于未來2010~2030年江蘇省人口變化的趨勢,筆者參照江蘇人口普查辦公室2002年出版的《江蘇省人口預測資料匯編》,由于后來人口的基數發生了變化,但基本趨勢應該與該匯編預測的一致,即江蘇省人口總數應該在2015~2020期間達到峰值,具體的區間指標見表1。

表1 江蘇省人口預測
根據江蘇省統計年鑒,按照2005年價格指數為基準,可以計算出,1990~2010年期間江蘇省人均GDP的各年具體數值。從1990年的4026元/人到2010年的44603元/人,20年內人均GDP增長了約10倍。

圖1 1990~2010年江蘇省人均GDP
那么有關未來20年左右的時間內,GDP總量的變換趨勢是什么呢,對于至2015年期間內,筆者主要根據江蘇省“十二五”規劃中確定的年均增長率10%為計算依據;由于到2020年目標要達到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那么在2020~2030年期間內,根據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經濟增速將全省經濟增速定格在年均5%左右;2015~2020年是江蘇省實現全面奔小康后的5年,根據目前北京和上海的經濟增速,將該期間江蘇省的經濟增速定格在年均7%左右。這樣就可以作出表2的預測。

表2 江蘇省GDP和人均GDP的預測(2005年價)
根據國際能源署發表的《能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報告,一個國家的貨運周轉量是度量貨物運輸活動與GDP關系的最重要指標,也就是說GDP的貨運周轉量強度(t·km/元)對于每一個國家或地區是相當穩定的,與領土有關系,也與產業結構有關。
根據2005年和2010年的數據可以計算出江蘇省貨物運輸周轉量強度約為0.17t·km/元,隨著經濟的增長和產業結構的變化,今后江蘇省產業結構中工業和農業的比重將下降,服務業的比重將上升。而貨物運輸只是對工農業產品進行的,因此這種產業結構的變化將使GDP的貨運周轉量強度逐漸下降(表3)。

表3 江蘇省未來貨運周轉量構想
從江蘇省最近幾年的貨運運輸結構來看,鐵路在貨運方式的占比方面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公路和輸油管道占比總體是上升趨勢,而水運占比則處于平穩波動狀態(表4)。

表4 江蘇省2005~2010年貨運結構%
按照預期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2020年江蘇省基本實現現代化、以及2030年將要達到屆時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從西方國家的發展歷程看,當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時,運輸結構趨于穩定。基于此將運輸方式的構成考慮兩種情景。
情景一:按照目前江蘇省運輸結構的現狀,結合“十二五”規劃和交通方面的規劃,來預測未來交通運輸結構的變化趨勢。
情景二:在基準方案的基礎上,利用4種運輸方式的運輸能源消耗強度對我國未來的運輸結構進行調整,優先發展能耗強度較小的運輸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大的運輸方式的發展速度(表5)。

表5 江蘇省貨運結構預測 %
要計算出能耗的大小,還需要知道綜合能耗(kg標準煤/103t·km)的值,根據悅彩(2011)在其碩士學位論文中提供的各種運輸方式的能耗強度,作出如下整理:鐵路(8.7kg標準煤/103t·km)、公路(50.5kg標準煤/103t·km)、水運(8.7kg標準煤/103t·km)、輸油管道(7.3kg標準煤/103t·km)。
然而結合貨運運輸的結構,可以算出未來貨運能耗的狀況(表6)。

表6 貨物運輸能耗需求預測
根據發達國家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旅客周轉量與一國的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非常顯著的關系。一般情況下,一國國民的收入水平越高,購買私人轎車的數量、商務旅行和外出游玩的次數就會越高,由此帶來的能源需求也就越高(圖2)。

圖2 1990~2010江蘇省人均GDP與旅客周轉量
在Eviews6.0中,運行人均GDP(AGDP)和旅客周轉量(TP)之間的關系如下:

R2=0.926,常數項和系數的T統計檢驗都比較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比較顯著。從而可以推算出未來旅客周轉量的數值(表7)。

表7 江蘇省客運周轉量預測值
對于未來客運情況的變化,仍然參照上文貨運結構的情景設計方案。總結如下(水運方式占比很低,在此忽略)(表8)。

表8 江蘇省客運結構變化趨勢 %
筆者仍然根據悅彩(2011)在其碩士學位論文中提供的各種運輸方式的能耗強度,通過整理作出旅客運輸的能耗強度:鐵路(10kg標準煤/103t·km)、公路(10.5kg標準煤/103t·km)、民用航空(45kg標準煤/103t·km)。
然而結合旅客運輸方式的結構,可以算出未來客運能耗的狀況(表9)。

表9 旅客運輸能耗需求預測
由于交通運輸部門能源消耗的影響因素比較復雜,需要區分貨運運輸和旅客運輸兩類,根據不同影響因素,并通過合理的情景設計,預計到2030年江蘇省貨運能耗在1917~2564萬t,客運能耗在754~816萬t標煤,合計交通運輸能耗在2671~3380萬t標煤。
由于交通運輸系統的復雜性,相關數據的獲取很有難度,本文的研究范圍只包括承擔營運汽車的公路運輸,以及鐵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的省內城際交通運輸系統。本文根據歷史趨勢與政府規劃文件來預計一些指標,并在這指標基礎上預測了未來能源消耗情況,但受時間和個人研究水平等的限制,對交通運輸系統節能問題的量化分析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1] 江蘇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江蘇省歷年統計年鑒,2000~2011年[R].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2] 江蘇省發改委.江蘇省“十二五”時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R].南京:江蘇省發改委,2012.
[3] 江蘇省發改委.江蘇省“十二五”時期能源發展規劃[R].南京:江蘇省發改委,2012.
[4] 江蘇省發改委.江蘇省“十二五”時期軌道交通和中長期發展規劃[R].南京:江蘇省發改委,2012.
[5] 國家統計局.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06~2011[R].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6] 悅 彩.交通運輸節能問題的初步探討[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1.
[7] 陳衛東,顧培亮.能源時序相空間重構及其混沌特征分析[J].天津大學學報,2002,35(2):293~297.
[8] 傅 瑛,田立新.江蘇能源消費Logistic模型的統計檢驗估計法及預測[J].江蘇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17~19.
[9] 寧云才.煤炭需求預測的復合小波神經網絡模型[J].煤炭學報,2003,28(1):108~112.